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禁令,从统治者眼中看来,这些禁令只会带来好的结果,而事实上却并没有带来好结果,反而成了一些可笑的事情。满族确立政权之后,要求人们剪发,甚至要“留头不留发,留发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禁令,从统治者眼中看来,这些禁令只会带来好的结果,而事实上却并没有带来好结果,反而成了一些可笑的事情。
满族确立政权之后,要求人们剪发,甚至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制推行满族人留的“金钱鼠尾”辫,要汉人从头发开始,接受满族文化,其实就是要对汉人实行文化同化,文化统治。统治者认为,换一个发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至于为了头发而舍弃性命。可是,他们不知道明朝遗留下来的中原文化影响深远,以至于在推行“金钱鼠尾”辫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于是开始挥舞屠刀,强制推行。为此而丧命的人不在少数,也曾因此引起剧烈的反抗。经过镇压之后,满族人把那些敢于反抗的明末移民驱逐到边远地区,就算是实现了天下的大一统。只是,为了推行发型而造成了屠杀,也造成了退步,并非是统治者预料到的。要是不强制推行发型,而是实现慢慢同化,或者实行乾隆时期的“满汉一家亲”,重启科举制度,似乎可以大大缓解社会矛盾,甚至可以让很多汉族人做官,帮助满族人治理天下。
现在的人看来,强制推行发型根本无所谓。没必要为了改变发型去死,毕竟发型并不代表什么,有人甚至为了崇洋媚外而弄一个外国人的卷发,还有的为了标新立异,弄了鸡冠头、锅盖头,还要染发,染成绿色,染成金色,染成白色,即便弄成“金钱鼠尾”的鞭子,也没人说什么。现在的文化已经趋于多元化,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多元文化,并不在乎什么发型的统一,也不会认为发型一定和性命联系在一起。倘若让他们穿越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年代,他们恐怕都要“留头不留发”了。
清朝的“文字狱”比较厉害,有庄延龙文字狱案、查嗣庭试题案、胡中藻案、戴名世案、徐骏案等。康熙年间,浙江吴兴县巨富庄延龙以重金购得原明朝相国朱国桢所著的《明史》,请人刊刻。其中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没有写清帝年号,而写南明年号,多有指斥满清之语。案发后,庄廷龙已死,朝廷下令开棺戮尸,株连七十多人。不问出处就要问罪,确实比较可笑,还真验证了当时的清朝政府官员没有多少文化的事实。查嗣庭是康熙朝的进士,经过隆科多推荐,官至礼部侍郎。雍正即位后,搞掉了隆科多,查嗣庭也就岌岌可危了。查嗣庭在江西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选了《诗经·商颂》上的一个句子做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命题。不料却被人告发借出题名义用“维”、“止”二字影射“雍正无头”,讽刺时事,居心叵测。结果查嗣庭被革职问罪,死在狱中。子辈受到株连,家属被流放。胡中藻是雍正宠臣鄂尔泰的门生。乾隆继位以后,对鄂尔泰等前朝遗臣在朝中的势力有所顾忌,于是便着意兴起胡中藻案,以打击鄂氏朋党。乾隆二十年,朝廷命人暗中收集胡中藻所出的试题及诗文,以其任广西学政时所出的试题中有“乾三爻不象龙说”七字,指责诋毁乾隆年号;以其所写《坚磨生诗钞》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指责故意在清国年号加“浊”字等,因为这样的种种罪名,胡中藻被判处斩首。无论是查嗣庭案还是胡中藻案,都是政治斗争,也都是通过文化引起的政治斗争,有着雕章琢句、扒着字缝找证据的意思,也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而这些打击并非朝臣的指责,而是在皇帝的授意下进行的,就显得有些小气,甚至有些小肚鸡肠了,完全不符合海南百川的胸怀和气象。
戴名世案也是康熙年间的一起“文字狱”案件。戴名世在康熙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去赴任,漫游在燕、赵、齐、 鲁、越之间。康熙五十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南山集》案爆发,也称为戴名世案。戴名世被逮捕入狱,后来被斩杀。牵涉到的亲友有三百多人,都受到了株连。翰林徐骏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音bì)字,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于是判断“清风”就是指清朝,“清风不识字”就是讽刺清朝统治者没文化,是有意反清。于是,徐骏也被杀掉。无论是戴名世案还是徐骏案,都是扒着字缝找证据,牵强附会,仍然是要打击文人,甚至打击对立面。于是,“文字狱”就成了文人头上的一把枷锁,令很多文人不敢随便发表作品。
“文字狱”本身是可笑的,不过是清朝统治者玩弄权术,搞一些愚民统治而已。康熙和雍正时期,民间学校还有一些,到了乾隆时期,根本不允许民间私自办学。要是有人私自办学,被查住之后,就会被治罪。于是,很多人都没有文化,就更别提写诗作词了。如果说“文字狱”只是造成了清代文人钻进考据之学中无所作为的话,那么还是太狭隘了,更大的影响是愚民统治,让绝大部分的人都无法获得知识和文化,也就让国家逐渐走向衰落了。可笑的并不是“文字狱”本身,而是清朝统治者的专横和政治打击。
文化本来应该朝着多元化发展,越禁止就越狭隘,也就越可笑。试想,清朝的文人写文章的时候,不能含有“清、维、止、狴”等字,更不能写皇帝的姓名中的字,还有很多和时政相关的字都不能用。如此这般,他们还能用什么字?要是被人构陷,却解释不清楚,还不如钻研考据之学,用字小心,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大的社会影响了。考据学大兴之后,清朝的文学就出现问题。不是禁止,就是删削,就连《红楼梦》都只是留下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被“借阅者迷失”,连脂砚斋都评了三个“叹”字。
可笑的结果在当时并不可笑,甚至是血淋淋的事实。还是鲁迅说得对,翻开古书,满纸都是“吃人”二字。从清朝的禁令开始颁布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且会摧残文化,甚至会导致经济落后,社会停滞不前,而这些都不是他们考虑的,只是考虑稳固统治而已,至于人们生活的苦难,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乃至国民整体的生存处境,也不在考虑之列。
找茬侦探家和谐的一家 找茬侦探家和谐的一家攻略找茬侦探家是最近非常火爆的一款侦探解...
为你提供vr直播软件源码的攻略信息,本文目录一览:1、开发直播APP有哪些难点2、搭建直播...
为你提供保卫萝卜4的攻略信息,在保卫萝卜4中,今天作为十月份的最后一场比赛,难度也是...
《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是任天堂新推出的一款顶级作品。里面有超丰富的各种系统供玩家...
《三国志战棋版》形机军略战法是游戏中的一个特殊的技能,这个技能的稀有度是很高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