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空间、重点区域整治,相关负责人解读全年北京“疏整促”要点

发布时间:2023-04-27 18:57:27 发布人:hao168

闲置空间将被利用,“犄角旮旯”将变为儿童休闲空间……近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永引桥将迎来不小的变化,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即将开工。通过合理的功能设置和节点布局,未来,永引桥桥下1.2万平方

闲置空间将被利用,“犄角旮旯”将变为儿童休闲空间……近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永引桥将迎来不小的变化,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即将开工。

通过合理的功能设置和节点布局,未来,永引桥桥下1.2万平方米的闲置“灰色”空间,将增设公共体育设施、儿童活动设施、城市家具等,成为全年龄友好、充满活力的便民开放空间。

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建成效果图。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北京“疏整促”工作中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今年,除了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将进行改造提升外,北京还将完成183处桥下空间的整治工作。

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只是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一环。北京市发改委“疏整促”专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23年工作计划,今年,北京市将安排45项“疏整促”具体任务。

今年,“疏整促”工作与往年有何不同?该负责人解读称,今年的任务重点主要在提升方面,致力于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绣花功夫”做好相关工作。

全年安排45项“疏整促”任务,新纳入桥体绿化、城市家具治理提升等5个专项任务

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疏整促专项办获悉,今年,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要求,2023年北京“疏整促”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共确定4个方面、45项具体任务。

其中,既有持续推进的40项延续任务,主要侧重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时期疏整促实施意见既定的10个方面的工作部署,也有新纳入的推进“一绿”地区建设、桥体绿化、城市家具治理提升等5个专项任务。

2023年1月5日,西城区天宁寺桥下,市民体验游乐设备。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具体来看,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包括10项任务。今年,北京将加强全市教育资源布局优化,推进中心城区6所市属高校持续向外疏解,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新校区实现开工;同时,加大市属医疗资源向外布局力度,落实新老院区“增减挂钩”机制,推进中心城区14个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外布局,实现朝阳医院东院区开诊运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基本完工。

在重点领域区域系统治理方面,包括14项任务。按照计划,今年将治理违法建设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不低于2000公顷,6个区建成“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完成全市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目标;分类治理各类围挡1200处;完成100个“无违法群租房小区”创建和80个重点小区治理;“一绿”地区新增绿地12.6公顷;围绕京津城际等铁路沿线开展436.62公里综合整治、669.17公里绿化提升。

在优化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方面,包括19项任务。按照计划,今年,北京将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养老助餐点169个,研究解决失能及外出不便老年人的助餐问题;完成153处人防工程的功能恢复和再利用,补充社区配套便民服务;开展城市家具综合治理提升;强化生态修复和生活功能融合,实施留白增绿379公顷,完成揭网见绿1074.09万平方米。

“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更讲究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超大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办好百姓身边的事,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该负责人表示。

2020年9月14日,西城区铺陈市胡同35号,老人在老年餐桌用餐。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打造城市“金角银边”,今年再完成183处桥下空间整治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桥下空间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们利用桥下空间织补城市功能,为城市发展作贡献,为公众生活需求提供服务,把城市‘边角地’利用起来,打造成城市的‘金角银边’。”该负责人说。

自2021年起,桥下空间整治便列入了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任务。据了解,经过几年的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65处桥下空间基本完成清理整治。

今年,按照计划,北京将完成183处桥下空间的整治。

同时,将按照“一桥一策”推进部分桥下空间改造,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等工作联动实施,提升永引桥等桥下空间品质。

永引桥桥下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总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地处北京西五环,南邻永定河引水渠,西侧与永引渠水系景观提升二期工程相呼应。

未来,通过运动、游乐、休闲功能的提升,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以促进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为理念,这处桥下闲置的“灰色”消极空间将华丽转变为活力、运动的“彩色”积极空间,点亮桥下滨水空间。

“桥下空间,尤其是核心区的桥下空间,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形象,更是体现着首都的形象。”该负责人说。

过去多年来,北京城市道路、公路、轨道交通兴建了大量桥梁,随之也形成了千余处桥下空间,有大量被用作公交场站和环卫、交管等城市运行部门的保障点。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桥下空间也成了城市的“灰色空间”。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报告,桥下空间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利用低效、功能单一、行人可达性不足、与城市环境不协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为公众所诟病的私搭乱建、违规停车、违规堆料和堆垃圾、摆摊设点等问题。

2022年8月25日,东城区雍和宫桥下启动空间改造提升工作,预计增加停车位20余个。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那么,桥下空间该如何利用?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让城市“边角地”发挥功能、焕发生机?

近年来,北京市为桥下空间量身定制了“八有八无”标准,“有环境卫生责任制度”“有日常巡查检查制度”“无废旧机械存放”“无车辆乱停乱放”“无垃圾杂物乱堆乱放”等都被列入其中。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文件也相继出炉。去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使用管理办法》,规范桥下空间使用行为,强化桥下空间使用安全,净化桥下空间使用环境。去年12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明确桥下空间提升利用的原则、路径和模式。

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北京完成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及公路国道桥下空间的专项治理工作,让565处桥下空间实现安全、整洁、有序。其中,对海淀区金沟河桥下停车场长年停放的“僵尸车”进行清理,并将封闭式围挡更换为通透护栏;对西城区北太平桥下的桥台进行重新粉刷、清除地面淤泥,解决了环境脏乱问题;五环路闵西桥桥下空间存在洗车、物流分拣情况,目前已清理完成。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桥下空间的整治,最开始是从核心区重点着手的,二环、三环路的部分桥下空间目前已经变为面向周边居民的停车场,还有多处开始谋划打造公共空间。伴随着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桥下空间整治工作慢慢向外围扩大,目前已基本遍布全市范围。到年底,北京市将推动桥下空间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从“面子”到“里子”,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提升解决公众“急难愁盼”问题

前门三里河、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等一批网红打卡地亮相,什刹海西海湿地6000米邻水步道全面贯通,崇雍大街重现“京韵、大市”的古都风貌……近年来,越来越多“疏整促”区域治理样板呈现在公众眼前,重点区域面貌有了显著改善。

在今年的“疏整促”工作中,重点区域综合治理提升仍然是一大重点工作。

“一座城市,可能存在一些小散乱的地方,一个一个地治理需要耗费很多心思,但如果把整片区域‘连成一片’,进行区域的集中治理,这将是更加有效的方式。”该负责人说。

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提升,能够有助于提升超大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水平。

2023年4月19日晚,朝阳区亮马河夜景。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那么,针对重点区域的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该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我们就是要从‘面子’到‘里子’进行推进,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介绍,今年,北京将聚焦优化提升核心区首都功能、首都机场等重点功能区周边环境品质,增强城南、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的综合承接能力,拟安排天坛周边、什刹海、长安街延长线(京通快速路沿线)、模式口文保区等27个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提升工作。

在提升中央政务保障能力方面,将围绕核心区、“两轴”及沿线、三山五园地区等区域,助力中轴线申遗,支持南中轴路周边、天坛周边、什刹海地区等5个区域开展整治提升工作。

在重点功能区提升方面,将围绕城市副中心、丽泽金融商务区、首都机场周边、雁栖湖国际会都、怀柔科学城、生态涵养区等重点功能区,支持行政办公区周边、丽泽商务区、模式口文保区、怀柔科学城中心区域、密云水库一级二级圈等11个重点功能区的综合整治提升工作。

在重要廊道沿线提升方面,将围绕长安街及延长线、京通快速路等重点廊道沿线,支持京通快速路、京张铁路遗址、京沪高速、西三旗大街等6个重要廊道沿线开展环境整治,提升沿线的城市景观品质。

在提升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的承接能力方面,将围绕增强承接能力,支持顺义区通怀路、大兴区市场路腾退区域、平谷区滨河街道(腾退空间利用)等5个区域进行提升,提升承接核心区保障房周边区域的环境品质,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提升承接核心区的养老服务能力。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