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才冯汉卿:被扣押至东京也坚决不降,散尽家财办大学

发布时间:2023-04-28 15:21:23 发布人:hao168

世人皆知张作霖的长子,一代民族英雄张学良,字汉卿。其实在民国时期的东北,还有一位字汉卿的公子哥,他就是冯德麟的长子,冯庸冯汉卿。冯德麟,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早年此二人同在奉天城一个是二十七师一个是二十八

世人皆知张作霖的长子,一代民族英雄张学良,字汉卿。其实在民国时期的东北,还有一位字汉卿的公子哥,他就是冯德麟的长子,冯庸冯汉卿。

冯德麟,张作霖的结拜兄弟,早年此二人同在奉天城一个是二十七师一个是二十八师,此二人虽然有过不少冲突但是终究还是没有撕破脸兵戎相见,而后冯德麟因支持张勋复辟在天津被段祺瑞部逮捕,在张作霖的周旋下,将冯德麟救出,但是从此下野,开始工商建设,创办医院,成立冶铁工厂等等。自从冯德麟下野之后,几乎不再踏入沈阳,但是一旦去沈阳见张作霖,袖子里必然藏一直枪,内心防范可见一斑。

父辈之间既是至交又在暗中较量,那只是父辈之间的事,可对这些小辈们没有丝毫的影响,张学良和冯庸这两位公子哥,都是光绪二十七年生,两人一起长大,一起去东北讲武堂学习,不但结拜兄弟,更是一同取字"汉卿"。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冯庸冯汉卿。

冯汉卿一生,最著名的有三件事,担任东北的空军司令,在九一八事变被日军扣押至东京也坚决不降,还有就是以一己之力创办大学。

1920年,19岁的冯庸从北京陆军讲武堂毕业,回到东北军任职,在东北航空处先后任数职,后出任了东北空军少将司令,由张学良直接领导。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接参与其中的冯庸深深体会到了内战殃民,又深感民生疾苦,又在父亲冯德麟的影响下,冯庸开始逐渐脱离军界,冯德麟去世后,冯庸拿出几乎全部的家产,毁家办学,创办了冯庸大学,立志于教育兴国。在当时冯庸的眼里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本原因是工业的落后,于是"工业兴国,先育人材"变成了冯庸创建冯庸大学的主旨。

1927年8月8日,冯庸大学成立,这所大学不仅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而且由于冯庸在东北空军任职的经历,冯庸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拥有军用教学飞机和飞机场的大学。不但这些,冯庸大学还是完全免费,是一所公益性的学校,这番散尽家财教育兴国的举动令当时很多人所折服,曾有诗称赞他为"翩翩浊世佳公子"。

冯庸大学分为工学院、法学院和教育学院三个学院,在九一八事变前夕,冯庸大学学生总数达700人(别觉得少,当时的清北东大也不过几千学生而已)。当时冯庸提出三个教学思想,其一是八德八正,其二是人人都能接受到教育的机会,其三是工业救国。而八德八正,是为了抵制日本人在东北的文化渗透和奴化教育。

九一八事变,冯庸大学受到严重破坏,冯庸被日本人扣押在沈阳大和旅馆,而后又将它劫持到日本东京,想要劝降他出面代理张学良的位置主持东北,说白了就是当汉奸。在此等大是大非面前,冯庸立场十分坚定,坚决投降,在多方的运作下,又得益于一位日本朋友的帮助,冯庸才得以逃出虎口。辗转数地回到北平,继续主持冯庸大学的相关事情,并在同年11月,冯庸组建了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

1933年,冯庸大学以一家之财力独立支撑冯庸大学6年以后,无力支撑,在张学良的同意下,冯庸大学并入东北大学,直到七七事变后才解散停办。而后,冯庸任东北抗日联军的第七路总指挥,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期间先后任第三战区昆山戒严司令、武汉卫戍区中将军法执行监、第九战区中将处长等职。

1948年,冯庸赴台,1981年,80岁的冯庸在台北去世。

冯庸虽出身奉系军阀之后,但仅凭他为办大事为国家振兴敢于毁家办学这一义举,就不知道比那些有些民国大师强了多少倍,我不知道为何现在很多人都对有些民国大师都备受推崇,可是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民国大师的作品,除了无聊矫情和空洞之外,就只剩下那点花前月下和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可在他们的身后,是一个随时处于倾覆之间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连枪炮都造不好的农业大国,是一个众虎环伺危机四伏的中国。

可在这些所谓的教授知识分子的作品里,却读不出那个时代的厚重感,读不出国难当头的紧迫感,再看看这些所谓大师的私生活,三妻四妾出墙出轨何其糜烂难以入目。

相比于这些人,毁家办学的冯庸,到如今藉藉无名的冯汉卿,才是真正想要拯救中国的那批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