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大臣被赐死,行刑前喝3杯酒吃2片肉,乾隆:赶快放人

发布时间:2023-04-29 15:15:55 发布人:hao168

人总是被欲望驱使,中国古代有很多臣子在盛年之时已经位高权重了。但年老了也不知是老糊涂了还是活腻了,总想要得到更多,从而不断地触犯皇权;张廷玉是如此,尹嘉铨也是如此,都差点落得一个晚节不保的后果。尹嘉铨

人总是被欲望驱使,中国古代有很多臣子在盛年之时已经位高权重了。但年老了也不知是老糊涂了还是活腻了,总想要得到更多,从而不断地触犯皇权;张廷玉是如此,尹嘉铨也是如此,都差点落得一个晚节不保的后果。

尹嘉铨一生本来顺风顺水,却在年近古稀之时犯浑了。这一次犯浑迎接他的是一场牢狱之灾。本来乾隆皇帝已经对他下了死刑,但他临死之前的两块肉三杯酒成功将自己解救了出去。背后是什么原因让乾隆回心转意呢?

文字狱在历朝历代都有,只不过分严不严重;清朝的文字狱当然是最为严重的。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就将文字狱看得十分重要了,可能是他出身平民,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也经受了很多的屈辱,所以他对一些文字的使用及其讲究。

对于“偷盗、光明”等字眼他都极度敏感,因为他的过去实在是有些许的不堪。如果哪个文人使用了这样的字眼,那必然是要被斩头的,自朱元璋开始,明清时期的文字狱严苛程度达到了顶峰,很多文人墨客被残害。

清朝实行文字狱的根本原因是加强皇帝的封建专制统治,本质上是一项政治举措。因为清朝建立初期政局不稳,很多乱臣想要反清复明,对清朝的统治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且那些文章使用的字眼或是散发出来的思想也会被统治者看做叛乱。

大兴文字狱带来的危害数不胜数。很多文人志士不敢发表文章作品,也不敢说真话,稍有不慎轻则入狱,重则牵连全家。整个社会也都会弥漫着恐怖的氛围,人们不敢再参加科举,极大地禁锢了当时的思想,也阻碍了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官场实则更加迂腐。部分官吏迎合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做法想方设法的找出其他人“犯罪”的证据,残害他人。很多忠臣为此被冤枉,整个朝廷留下来的多是见风使舵、暗中操作的无用之臣。这也是清朝快速衰败的重要原因。

尹嘉铨是乾隆时期的朝中大臣,他的父亲是尹会一;后来也是因为父亲的事惹怒了乾隆皇帝差点落得个砍头的下场。本来想耍个小聪明,没想到最后把自己搭了进去。

尹嘉铨的一生称不上有多大的风光,但他推崇道学,对其研究在当时是位于先列的;另外在文学著作方面也是颇有建设。对朱熹的《小学》添加了很多自己的注释编撰成《小学大全》,在当时引起了较大反响,乾隆还为此对他提出表扬。

由于本身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便被任命为稽查觉罗学主管一职。这个职位主要是管学问的,换句话说,就是当时各位皇子的老师。大臣能当上皇子的老师要么是位高权重的老臣,教皇子政治;要么就是他这样学富五车的,教皇子学问了。

由此可见,他的学术造诣非同一般。后来一直干到七十岁退休也没发生什么事端,虽然称不上大名远扬或者为国家作了多大的贡献;但也绝对是为了国家鞠躬尽瘁了。本来安稳的一生却在退休之后自己惹出了事端。

尹嘉铨退休回了河北老家养老,颐养天年的他听闻乾隆皇帝要来此处巡游。乾隆就是一个喜爱四处游玩的人,说好听的是微服私访,说不好听的就是吃喝玩乐。

尹嘉铨也是一个好面子的人,想要在老乡们面前得到皇帝的称赞再风光一次。于是他想出为自己的父亲请求谥号以及从祀孔子庙,不仅能风光家门,还能得到乾隆的称赞落下一个孝顺的好名声;但事不遂愿,乾隆听到后很不高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谥号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封的,而且乾隆皇帝是典型的那种不能主动找他要东西的人。他觉得你优秀,顺他眼,他可以给你赏赐;但如果你不知好歹自己厚着脸皮问他讨东西那他就会很不开心。但乾隆看在尹会一的份上没有对他治罪。

不曾想尹嘉铨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一定要找回来。他竟然再次送去了奏章,内容没什么变化,还是为父亲请谥号。这下彻底惹怒了乾隆皇帝,说他是疯狗在乱叫,当即下令将他捉了关押起来。

虽然是皇帝,捉人也还是需要一个理由的。文字狱就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尹嘉铨本就著作万千,要是诚心从中找出几个“罪证”简直是轻而易举。就这样,乾隆派人去抄了他的家,也顺利的找出了文字里的冒犯,尹嘉铨被定为死罪。

直至在牢狱中尹嘉铨才反应过来自己实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事已至此他也没办法多做挣扎了。把该说的一切说完后他就打算在悔憾中等死了。临行前最后一顿饭他吃了两块肉喝了三杯酒,不曾想自己就这样又免除了砍头的刑罚。

其实乾隆皇帝本意并不是非要治他的死罪,只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了乾隆,让他面子上挂不住;所以一怒之下才将他治了死罪。另外,他也知道尹嘉铨一生都很勤劳,为国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著作里的那些东西并非有意冒犯。

思虑片刻听闻尹嘉铨临死前的行为觉得害怕世人骂自己做的不该,留下不好的名声了;而自己放了他还能得一个圣明君主、宽容的形象。于是在皇恩浩荡的恩赐下,尹嘉铨被免除了死刑,他的家人们也没有因此受到牵;但他却已经脸面尽失,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就这样,也不知尹嘉铨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的是没有遭受酷刑和断头之苦,虽然七十多了,但也得到一个寿终正寝的结局。不幸的是本来风光的一生在最后时光被自己作弄的污秽不堪、乌烟瘴气,名声全无,只能郁郁而终。

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是最危险的地方,皇帝的心情飘忽不定,项上人头也不安稳。皇权不可挑衅,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如果遇到的是明君会对你的话再三思虑,保不齐能言之有理;如果遇到的昏君或者暴君,那说出去的话就变成了大逆不道,最后的结果自然难逃一死。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