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弃妇朱安:为鲁迅守空房41年,死前说:“我应该原谅他”!

发布时间:2023-04-30 09:20:04 发布人:hao168

“伟大的作品,并不代表伟大的人格”,这是后世很多人对鲁迅的评价。鲁迅,一生都在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忙碌的革命者,他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弃医从文”,用文笔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他著作等身,被后世称

“伟大的作品,并不代表伟大的人格”,这是后世很多人对鲁迅的评价。鲁迅,一生都在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忙碌的革命者,他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弃医从文”,用文笔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他著作等身,被后世称为“民族魂”。

但鲁迅在生前死后,都一直被世人诟病,而这一切的根源,在其原配妻子朱安身上。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也迎来了一场千古未有的巨变。在这场巨变中,很多青史留名的民国人物都打着“自由恋爱”的旗号,选择了抛弃发妻。这些人物里,就有大文豪鲁迅。

替换高清大图

1906年7月6日鲁迅在日本被母亲骗回老家与朱安完婚,完婚的第三天,鲁迅就从家中出走,又去了日本。对于这场“包办婚姻”,鲁迅多次对友人说:“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而另一头的朱安,从21岁定下婚约开始就在苦苦等待着鲁迅归来,这一等就是六年。六年后,朱安终于如愿与鲁迅完婚。鲁迅出走后,朱安以为,只要她好好伺候婆婆料理好家事,丈夫终有一天是会回来的。

谁知苦等多年后,朱安还是没有等到鲁迅回来的消息。最后,朱安终于按捺不住,和婆婆一起离了江南水乡远赴北京。这一去,朱安便再没能返乡。在北京的日子,朱安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婆婆和鲁迅一家的重担。

鲁迅肺病时,朱安呵护备至,为了给鲁迅开胃,朱安托娘家小弟买鲁迅最爱吃的盐煮笋和茴香豆寄来。鲁迅病刚好些,朱安又步行80里路去“稻香村”这家南店北开的小吃店,买鲁迅爱吃的糕点。

替换高清大图

朱安像所有传统的中国女性一样深爱着自己的丈夫鲁迅,她任劳任怨,把对丈夫的爱注进生活的点滴里。鲁迅看在眼里,但始终未接纳朱安做他的妻子。

"母亲要娶个儿媳妇,有人在身边陪着,那也好吧!"这是鲁迅提及妻子朱安时说的话。在鲁迅眼里,朱安恰只是一个“沉重的礼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上世纪20年代,鲁迅当着朱安的面开始和女学生许广平来往。朱安看在眼里,却奈何不了。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同居,此后朱安只得默默照顾婆婆直到其离世。

这期间,朱安眼瞅着鲁迅与许广平的孩子海婴出生。她也有过情绪,毕竟自己才是鲁迅唯一的合法妻子。面对丈夫与其他女子同居生子的事实,朱安欲哭无泪,她甚至无处哭诉。朱安是委屈的,但她除了接受现实别无选择:自己年纪已经大了,又没有文化,离了鲁迅只怕连活命都难。

“忍受”,这是当时朱安唯一能做的。在海婴出生后,朱安说服了自己,甚至决心把海婴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育。但这次,他们都没有给她机会。1937年,鲁迅母亲去世后,朱安的日子开始愈发难过起来。

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生存技能又年迈的朱安,晚年只得依靠许广平的接济过活。此后一直到过世,朱安每天一日两餐,都是汤水似的稀饭就酱萝卜.......

“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这是朱安去世前一天,对前来探望的记者谈论时说的。

朱安死前,已寡居了十多年,1947年6月29日,朱安走完了她孤独的一生,离开时她身边甚至没有一个人作陪。“我希望死后能葬在大先生身边,”这是朱安此前无数次公开表达的意愿,但最终,这个请求并没有被许广平接纳。

朱安与鲁迅,虽始终没有夫妻之实,但朱安爱鲁迅,却并不比许广平少。只是,朱安的爱,在鲁迅看来,恰只是负累。

后世在整理鲁迅文稿时发现,这个最擅长用文字表达的作家,在文章里写阿三阿四,却从未有只字提及发妻朱安。鲁迅过世后,人们在鲁迅的日记里发现:根据统计,仅1925-1936年,鲁迅日记就提及许广平771多次;与此相对的是,鲁迅所有日记提及朱安的总计两次。

替换高清大图

一次是1914年11月26日:“下午得妇来书,二十二日从丁家弄朱宅发,颇谬。”

另一次是1923年8月2日:“雨,午后雨,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