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制定的社会保障,虽没得到根治,但也缓解了当时的贫困问题

发布时间:2023-04-30 11:27:26 发布人:hao168

乾隆帝为解决京旗生计所首创的回屯东北之策,与之前赏赐钱物、回赎旗地、增设兵额相比,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它开始打破朝廷恩养旗人的惯例,使部分京旗得以自谋生路,也活跃了东北地方经济。到同治时期,昔日移居

乾隆帝为解决京旗生计所首创的回屯东北之策,与之前赏赐钱物、回赎旗地、增设兵额相比,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它开始打破朝廷恩养旗人的惯例,使部分京旗得以自谋生路,也活跃了东北地方经济。到同治时期,昔日移居拉林旗户,但大部分京旗仍是不肯放弃京师的繁华而移驻边疆的,即便是回屯东北的旗人,也由于环境不适、不善耕作等原因想方设法逃回北京,因此这项工作远未达到乾隆帝所设想的效果。

乾隆帝一方面采取“开源”之计,令京旗外屯,另一方面又想出“节流”之法,令汉军出旗,以此减少在旗人数,节约开支。此举可以算是乾隆帝原创,但这一政策的出台也透露出八旗生计问题,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不得不使出“甩包袱”的手段。

从乾隆七年开始,高宗频颁谕旨,阐释汉八旗出旗为民之法。七年四月,诏“筹汉军归籍移居”,主要表明了四点意思:第一,八旗闲散日渐增多,却因成例所拘不得另谋出路,;第二,汉军本系汉人,相较于满蒙八旗谋生较易,可“稍微变通,以广其谋生之路”;第三,入关之前就加入八旗的汉军后代,即所谓从龙子孙,不必出旗;第四,对汉军改为民籍或移居外省之事,全凭自愿。

在取得一定成效后,乾隆十九年,汉军出旗为民的政策,由京师推行至全国各地的驻防部队,并将京城满洲兵丁派往补其缺位。各地驻防汉军基本全被指令出旗为民,除转为民籍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汉军转入绿营。

从乾隆帝谕旨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令汉军出旗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满洲八旗嫡系和蒙古八旗不受影响,它的筹划实施经历了由自愿到强制的态度转变,范围从京师到全国逐渐扩大,按照由疏至亲的原则进行,也从侧面反映出八旗生计不断恶化的事实。

汉军出旗是统治者“首崇满洲”思想的体现,在八旗生计出现问题时,便抛弃了当初笼络汉军时许下的只有旗民之分,而无满汉之别的承诺。同时不能否认的是,一部分汉军脱离了八旗制度的桎梏后,得以寻求新的生活出路,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看到乾隆帝,为解决贫困旗人生计已尽了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缓解了八旗的贫困状态。然而由于时代和自身所限,他的思想始终在如何维护八旗制度上,虽然在某些政策方面有所革新,但没有触及八旗制度缺陷的根源,因此,旗人的贫困问题自然不会得到彻底解决,其困扰伴随有清一代,直至八旗体制崩溃、清朝灭亡。

综上所述,乾隆时期的贫困救济措施,较前代有了许多完善与发展,收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在藏富于民的思想指导下,乾隆帝创造了历代蠲免之,减轻了百姓经济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冬月煮赈制度的拓展与完善,使城市贫民和外来流民得到了基本救助。

对贫官和贫生的福利补贴,使基层政权更好地履行职责,笼络了士人阶层,对八旗的几项救助措施,虽不能治本,但在当时亦起到缓和作用,令旗人自谋生路的思想,为八旗制度的变革新生开了先河。此外,乾隆帝还顺应时代潮流,认识到贫困救济,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夺富济贫之手段。

由于国家承平已愈百年,一些地方经济繁荣,民风由俭入奢之势不可逆转,即便是在三代称为善政的均田制,在此时也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乾隆时期的贫困救济总体仍处于较的保障层次。在救助形式上,大多“授人以鱼”却不“授人以渔”,如皇帝希望通过大规模的蠲免,来减轻农民的贫困问题。

终究不过是临时之计,而只减少支出却不思如何增加收入,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贫困状况的;在救助范围上,贫困救济的覆盖面还较窄,如冬季煮赈只惠及了城市及周边地区贫民,对广大乡村重视程度不够;在救助的对象方面,侧重点在于国家工作人员与旗人集团,对他们的帮扶力度也远大于普通民众。

当然,所有这些均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所决定的。总的来说,乾隆时期所进行的贫困救济事业,既是对前代经验的总结,也为此后的统治者提供了参考。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