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5座古墓,为何墓穴全部朝向东方?只因清政府做了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3-05-01 09:49:37 发布人:hao168

要是提起对国家发展进步有一定帮助的人群,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当然他们大都是在国内作战,为了胜利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死后也都被安葬在国内。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一部分人之外,大家

要是提起对国家发展进步有一定帮助的人群,大家首先能够想到的就是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当然他们大都是在国内作战,为了胜利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死后也都被安葬在国内。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一部分人之外,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因为政府的安排去外国学习,但是又死于异国的人群呢?

在英国纽卡斯尔某一个墓地之中有五个带有中国汉字的墓碑,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他们都属于清政府时期的年轻人。除此之外,这些墓穴也有比较整齐划一的方向街都朝向东方,暗示了对于国家的忠诚。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人去了解这背后的故事,但是在2016年国家突然重视这五个墓碑,同时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修整。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们还得从清政府的政策以及对于年轻人的扶持角度来考虑。

当时清政府虽然闭关锁国,但也还是做了一些事情,毕竟一些有志之士也接触到了外国的先进文明以及先进技术,他们必然也会对这些具有强大能力的国家产生一定的敬佩之心,甚至有想要去深造、学习的欲望。毕竟对于当时各个方面较差的清政府来说,和外国列强之间的差距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出现这样的情况,清政府也在想办法缩小差距,清政府派出一些年轻人让他们去学习当时英国的一些工业技术,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一定便利,促进产业发展。

在1881年的时候,差不多有200多名的水军被派往英国,当时英国工业发展势头正猛,工业制造能力强大。而航海必备的船舶等其实我们是较为稀缺的,所以这些水军就被派出学习同时运回订购的船舶,促进海军事业发展。只是因为水土不服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这些士兵大都比较容易生病,之后仅仅留下了两名士兵。

过了几年后,清政府自然而然不愿意放弃学习造船技术的机会,在1887年又派差不多200多名士兵在学习的同时将清政府定下的军舰带回国。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环境还是让这些士兵无法快速的适应。加上船只本来还没有建造好,也必须有一定的人在这里守候,所以就留下了三位士兵直到去世。

我们上面分析1881年以及1887年的事件就可以了解清楚,当时在英国留下了5名士兵,按照我们国家丧葬的礼数,必然而然会选择入土为安。当时就有人将他们埋葬于当地的公墓,也算是留下了当时学习造船技术以及运输船舶的痕迹。只是他们的身份并不值得清政府以最高礼仪对待,自然而然仅仅只是在公墓之中。所以即使当时发生了这些事情,也没有比较明确的历史进行一定的记载告诉后辈,在英国纽卡斯尔有中国人的墓。

当然除了上面所说的理由之外,其实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清政府最后也走向灭亡的道路,又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士兵?当时墓碑倒塌、无人看管,他们也在逐渐的被历史遗忘。只是现在华侨也遍布世界各地,大家对于华人都有莫名的尊敬。就在2016年时,一名辽宁人发现了这个墓碑,同时将其报备给使馆。对于那段历史的尊重,所以国家开始考虑修整墓地。墓地本身的产权也是属于中国,所以修整毫无难度。

根据一定的资料,发现在1881年留下的两名士兵名袁培福和顾世忠,在1887年留下的三名士兵叫陈受富、陈成魁和连金源。他们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之中,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被留在英国。之前墓碑确实也极度残缺,显得杂草丛生。而现在我们国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也有想法、有能力将他们的墓地进行一定的修整。既对先辈的付出给予肯定,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清政府本身想要向外学习的想法。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