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跟列强交战时,为啥不组织夜间进攻?时代变了,兵法跟不上了

发布时间:2023-03-10 11:45:41 发布人:hao168

清朝军官他们晚上不是没组织进攻,他们确实进攻了,都在争先恐后地进攻,也在奋不顾身地进攻,不过进攻的方向不是列强驻军的方向,而是酒桌上、烟花巷中。一、清朝落后在制度上。清朝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清朝军官他们晚上不是没组织进攻,他们确实进攻了,都在争先恐后地进攻,也在奋不顾身地进攻,不过进攻的方向不是列强驻军的方向,而是酒桌上、烟花巷中。

一、清朝落后在制度上。

清朝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队有百万之多,后勤保障充足,要是横下心来跟侵略者斗争,岂有不胜的道理。如果动员上亿的群众,发动全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点燃大家的爱国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甚至可以把囚犯放出来精忠报国嘛。

真的要那样做了,侵略者离本土那么远,在中国语言不通、水土不服,要不了多久就也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他们很快就会玩完,像美国在越南,苏联在阿富汗,法国在阿尔及利亚那样灰头土脸撤军。

可是满清政府不相信人民,把人民当作潜在的敌人,因为他们是异族统治,他们的权力没有正当性,他们害怕人民胜过害怕侵略者。所谓的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在满清统治者看来,中国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给洋人一点也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根本就不在话下。主子都不在乎,奴才着的哪门子急?如果列强不是要土地而是要钱,那就更好办了,要再多的钱也不用皇帝老儿掏腰包,大不了多征收点关税、大烟税、盐业税、农业税,茶叶税和烟花行业服务税,凑齐就好。

只要洋人不是要满清的江山,不削弱满清的权力,一切好商量,对洋大人,大清一向是友谊第一,赔款第二。抵抗是玩样子、走过场让自己的奴才们看的。保家卫国、反抗侵略不过是个口号。而且只要说前线打仗了,后方就可以多收税了,老百姓也都没有意见,就是勒紧腰带也心甘情愿。

什么夜战,风险太大,吃苦受累还会丢性命。还是在酒楼戏楼烟花巷中夜战吧。皇帝不急太监急。

二、满清落后在科技上。

小曲好唱口难开,夜战好说难做来。

夜战说到底拼的还是武器和装备,大清占领中原为了更好地奴役人民,他们推行八股应试教育,培养只会服从的奴才,他们焚书坑儒,禁锢人民的创新精神,把科技人才扼杀在摇篮里。满清统治者害怕失去江山,害怕人民掌握知识,害怕人民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所以满清统治时期是华夏文明的萎缩期,中国历史的倒退期,中国最黑暗的年代。

这样一来,人民都成了不会质疑的顺民,满清的统治倒是牢靠了,但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却远远滴落在了时代后面。闭关锁国的政策也让外来技术进入不到国内,让人才不能交流,国内连山寨的机会和条件都没有。科技、军事都技不如人,只能被动挨打,别无选择。

三、夜战是个技术活。

谁都知道夜战得劲,可以利用我们是主,敌人是客的便利把侵略者打疼打怕打回老家。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从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夜战很过瘾,看得人热血沸腾、拍手称快。

可是现实中夜战并非那么简单。夜袭是个高难度的活,是综合实力和指挥能力的有机结合。

电影是艺术,拍摄的时候现场还有灯光照,所以我们看到的敌我分明,人物清晰。

其实到了晚上漆黑一片,人站在你对面都不会察觉。何况战斗是动态的,敌我都在远动,怎么分辨敌我,怎么能保自己杀伤敌人,怎么能配合友军,如何去掌握火力分寸,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火攻的时候天气的预报,风向的把握也是非常关键的。

进攻路线的设计,撤退路线的安排,意外情况的预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要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谈何容易?

换句话说,即使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而侵略者的预警技术也是非常先进,他们不但在多处设置用暗哨,而且有曳光弹,望远镜,单纯有望远镜倒不是那么可怕,如果两者结合就很恐怖了。

而且列强军队的军人文化素养很高,指挥官都上过军校,具备专业的军事知识,部队都经过各种场景下的训练,即使在夜战中也是有条不紊,应付自如,这样即使夜战他们也不会吃亏。

满清统治者都是高智商的人,他们怎么会没有想到夜战,等过了一百多年让我们想?而列强的指挥官也不是白痴,他们也早就对各种作战方式进行了设想和防备。

清朝军队还真的是借鉴过三国演义的夜袭桥段,拿着一两千年的民间各路兵法在京郊陆地上和广州海面上搞过偷袭,没想到轻而易举被敌军击溃,打回原形,让人看足了笑话,打那时候起,总算才认识到了,时代真的是变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