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京官南逃,为了笼络人心,多尔衮做了哪些事?

发布时间:2023-03-10 12:12:05 发布人:hao168

公元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入关,清军的入关使得京城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原明朝京官,他们很多人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朝,但是转眼间清军又进了北京城,何去何从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选择。在当时

公元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入关,清军的入关使得京城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原明朝京官,他们很多人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朝,但是转眼间清军又进了北京城,何去何从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选择。

在当时,选择并不困难,因为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和大顺政权有着本质的区别,很多人处于民族大义而不愿意投降清朝。清朝吏部左侍郎在奏疏中写道:“大清入来,规模宏大,安民和众,恩已着矣。而京官南去不返,似怀避地之心;高人决志林藏,似多避世之举。”很多原明朝官员在清朝入关后或选择南逃投奔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或者做个隐士,不愿意配合出仕。

清军

人才是一个政权的最重要的资源,而这些明朝的京官虽然其中很多人腐朽不堪,但是却也是清朝所急需的人才,因为清朝刚刚入关,要统治关内如此之大的地方,必须要有一套庞大的官僚系统来支撑。清朝原本的朝廷规模明显不能满足现状的需求,而明朝的京官则是清朝朝廷最佳的人才补充,所以能否笼络这些明朝京官的人选,决定这清朝的成败,“此兴朝第一急务也”。那么作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是如何来笼络这些京官的人心呢?

首先,多尔衮做了一件让明朝从上到下都颇为“感激”的事情,进入北京后的第三天,多尔衮便下令:“官民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著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多尔衮以为明朝崇祯皇帝讨贼复仇为旗号,命官兵、人民为崇祯皇帝服丧三日,还命礼部等部门准备以皇帝的礼仪厚葬崇祯皇帝。这些表面的工作无疑“收买”了很多人心,让很多明朝官民放松了对清朝和多尔衮等的戒备心理,甚至以为清朝真的只是来为明朝复仇而已,并没有占据关内的想法。增加认同感,这是多尔衮的第一步棋,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第二步,继续任用原明朝政府和大顺政权的官员,而且官职只升不降。清军进入北京城之后,多尔衮则不拘一格,四处张贴告示,“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这一举措很好地保留了原来明朝的行政体系,能够帮助满族的官员迅速稳定社会秩序,对弈稳固清朝的统治大有帮助。因为很多在京的明朝官员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都选择了归顺大顺朝,所以为了打消这一部分官僚的心理负担,多尔衮明确宣布:“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不乱原属流贼,或为流贼逼勒投降者,若能归服我朝,仍准录用。”而且这些官员在清朝朝廷之中的官职只升不降,原本在明朝或者大顺朝的任职,在清朝朝廷之中的职位不低于前面两者之高者。

明朝官员

第三步,多尔衮则给予这些官员们实际的经济利益,大顺朝入京后,实施“追赃助饷”运动,很多官员的家庭财产和田产等都被大顺政权收缴,很多人甚至在严刑拷打之下倾家荡产。清军进京后,多尔衮宣布一切田产“归还本主”,“前朝勋戚赐田、已业,俱备照旧”。那些在京官员们在得到了这些实惠之后,怎么可能还不对清朝统治者感恩戴德,至于什么民族大义恐怕已经不在考虑之列了。

多尔衮

在多尔衮的几招之后,在京官员基本已经被稳定住了,他们很多人放弃南逃,也不再隐居,而是选择与清朝统治者合作,在新的朝廷之中任职。1645年正月,吏科都给事中的一份奏疏说道:“去岁(1644年)五、六月间,人心粗定,引避者多,寮署一空,班行落寞。乃摄政殿下宽仁好善之意,播于远迩,暨圣主膺篆御图以后,瑞叶天人,然后东西响应,多士云集,乃有今日,岂易易哉。”

由此可见,当时人心不稳,多尔衮颁布了多项稳定人心的政策,这才稳定住了人心,也稳定了清朝新兴的政权,而这个过程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参考文献:《南明史》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