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将亡,必换首相:特拉斯辞职,为何会让人想起崇祯和慈禧?

发布时间:2023-05-05 09:17:37 发布人:hao168

#英国首相特拉斯辞职#咱们今天只谈历史不涉时政,来聊一聊明清内阁首辅,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首相,他们“上表乞骸骨”,也就是辞职的时候,那真是要多可笑有多可笑,要多可怜有多可怜。社会割裂,政出多门,朝令夕

#英国首相特拉斯辞职#咱们今天只谈历史不涉时政,来聊一聊明清内阁首辅,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首相,他们“上表乞骸骨”,也就是辞职的时候,那真是要多可笑有多可笑,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社会割裂,政出多门,朝令夕改,内忧外患,大厦将倾,朽木为梁。听到英国首相辞职的消息,半壶老酒脑海里蹦出了这样几个名词,同时隐约还闪过了崇祯和慈禧的身影,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疑问:是不是国之将亡,必换首相?首相换得越勤,帝国是不是就崩得越快?

很多人都说特拉斯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上任四十多天就丢了乌纱帽,成了有史以来最短命的首相。翻阅史料就会发现,该国的体制,跟明朝和清朝有些相似之处,明清两朝的末年,也是频繁更换首相——当时的首相叫“内阁首辅”或“军机处领班大臣”、“首席大学士”。

将明清两朝末年的首相更迭与特拉斯辞职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令人高兴的事情。

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十七年,换了十九任内阁首辅,干得最长的是周延儒,两次拜相,相当于间断性干了两任,加起来六年左右。

不到一年换一个首相,还换了五十四个内阁大臣(大学士),其第一任内阁成员,居然是抓阄决定的。

在大明(不包括南明)灭亡的三年前,也就是崇祯十四年,朱由检在朝堂上大哭:“就算是气数,人力也可以补救,这么多年了,补救何用?”

李自成很赞成朱由检的说法,他发布了只有八个字的檄文:“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明史》对崇祯皇帝也充满了怜悯之意:“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

党争并不起源于欧美,东汉有“党锢”,唐朝有“牛李党争”,明朝的党争最为激烈,影响力最大的为东林党人。

党争的特点,就是党同伐异不问对错,只要跟我不是一伙的,他做什么我都要反对,即使是一伙的,为了争夺首相之位,也可以撕得头破血流满脸开花。

特拉斯就任首相,也是开撕的结果,她的前两任,也就是特蕾莎·梅、鲍里斯·约翰逊都是在党争中被撕掉的,主动请辞,在古代有一个比较体面的说法:“上表乞骸骨。”

历朝历代辞职都是一个技术活儿,搞不好就会身败名裂,所以首相们的辞职,在史书中都被记载成“乞骸骨”,我们透过白纸黑字都能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我认怂了,你们饶我一条老命吧!

在党争中失败,一般有两个选择:其一是上表乞骸骨,其二就是尸骨无存——轻则弃市(在街头斩杀后展示若干天不许收尸),重则凌迟,还附赠抄没家产、诛灭三族。

特拉斯的辞职,基本相当于明末内阁首辅的“上表乞骸骨”,可以用交出权力来换取政敌的秋后算账,免得像泡菜国的首脑那样,出了青瓦台,就进首尔诏狱。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明末崇祯年间,五十多个内阁大臣,二十来个内阁首辅,就没有一个能干事儿的吗?答案很简单:能干事儿,但不干正事儿!

特拉斯上任四十五天,除了吹大气放狠话,还真没干成啥事儿——她吹的那些大话,有一部分是针对我们的,套用清朝内阁首辅的一句话,应该是这样的:“老佛爷,种花家的铁甲战舰已经开进苏伊士运河,大英要亡了,我们得宣战了!”

说到宣战,我们不禁想起了向十一个国家宣战的慈禧,她的宣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战争行为”也仅限于攻打大使馆,数万“精锐”摸不到围墙的砖头,只好送进去西瓜示好。

清末跟明末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一个就是频繁更换首相,正因为你方唱罢我登场,以至于我们根本就没办法统计“慈禧老佛爷”换了多少首相,甚至不知道清末有没有真正的首相。

光绪朝比较有名的内阁大学士,也就是李鸿章荣禄等少数几人而已,李鸿章还算有点本事,荣禄就人如其名,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庸碌之辈。

温体仁和周延儒你方唱罢我登场,荣禄和李鸿章交接首相之位,都改变不了明朝和清朝的命运——内忧外患无药可救,能续命的就是好首相,绝大多数人上来,都不过是在大厦将倾的时候又推了一把。

李鸿章也好,荣禄也罢,他们都救不了垂死的晚清,所以不管换谁当首相,都只能叫焦头烂耳惨淡收场。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了:都知道首相这活儿不好干,为什么还把脑袋削尖了往上钻呢?这就叫“看花容易绣花难”。

没当首相之前,总觉得坐在内阁首辅位置上威风八面颐指气使很风光,坐上去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天壤之别,屁股底下全是钉子。

吹牛谁都会,治国安邦却需要大智慧,打嘴炮填不饱肚子,饿肚子的老百姓,肯定要找个出气筒,于是李鸿章毁誉参半,荣禄遗臭万年。

清朝之亡,既怪不得李鸿章,也怪不得荣禄,袁世凯也不必负完全责任,因为清廷已经危如累卵,即使管仲乐毅复生,也承受不住世界大潮的冲击。

帝国末日,残阳如血,首相不过是一缕余晖,眼瞅着就灭了。

明末和清末走马灯似的换首相,谁上来都知道自己是临时工,下面的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也知道首相干不长,其结果自然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儿,谁也不听谁的,国策忽左忽右,没有人在意持续性发展。

我们纵观五千年文明史,就会发现社会越稳定,首相的椅子也越稳固,一到了乱世,首相就会成为驴肉火烧:一边是皇帝,一边是文武群臣,把他夹得喘不上气来。

宁为太平犬,不为离乱相。当首相成为高危职业的时候,帝国的气数就尽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