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誓死守孤城,本应留名青史,但在面对列强压力时下竟临阵脱逃

发布时间:2023-05-06 08:47:54 发布人:hao168

近代时期的中国,不仅仅是面对列强的欺辱,在设法处理好与洋人关系的同时,国内还要面对频发的天灾人祸,据统计晚清时期全国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354起,每年约有18个省区遇到各式各类的灾害,也就是说当时几乎

近代时期的中国,不仅仅是面对列强的欺辱,在设法处理好与洋人关系的同时,国内还要面对频发的天灾人祸,据统计晚清时期全国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354起,每年约有18个省区遇到各式各类的灾害,也就是说当时几乎每年都有大半个中国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侵扰,而要注意的是当时洋人们已对中国虎视眈眈,对清政府施于了极大的压力。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中国人民,依然挺了过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秋之后,古城开封的居民因为黄河决口,经历了长达8个月惊心动魄的“非常之险”。据赵钧《过来语》载:“六月初八日,黄河水盛。至十六日,水绕河南省垣,城不倾者只有数版。城内外被水淹毙者,不知凡几。”对于今天的我们的来说,很难理解在印象中干旱的北方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大的水灾。面对这次水灾,道光皇帝除了得处理当时正在进行的鸦片战争之外,还得审阅从河南灾区递出的奏折,心力可谓憔悴。

除了道光皇帝真实体验了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压力之下,还有一人也亲身经历了这两件事。并且他可都是这两次天灾人祸的第一线的体验者,他就是在祥符决口几个月之后被提拔为两江总督的牛鉴,在开封城治水的牛鉴,可谓是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帮助大家度过了这次灾难,本应该留名青史的人,可在之后的历史走向之中为自己抹上了黑,成为一大污点。

他曾据守在开封城头,力排他议,为保护开封城这座历史名城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但是牛鉴的保守开封,是以牺牲河南广大的州县灾区为代价的,最终才保住了这座历史名城。但当他在升任两江总督,作为一方封疆大吏,奔赴长江下游的鸦片战争的战场时,竟然连据守孤城,舍身御难的精神都没有了,在这次面对列强的大炮时,他将自己性格里丑陋的一面真实的展露了出来,很许多其他清朝大臣一样,在面对列强时一开始就败下了阵。

1842年夏,他和两江总督陈化成奉命扼守吴淞炮台,阻止英军战舰驶入长江。但在6月的吴淞战役中,牛鉴闻风丧胆,临阵脱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陈化成英勇作战,击沉三艘敌舰之后捐躯让人对牛鉴的人物形象更加质疑。而之后的牛鉴一退再退,躲进了南京城里,之后不久他就和赶到南京的耆英、伊里布商讨怎样与英军议和了,完全没有了当时守开封城的勇气了,更不用提什么留名青史了。

关于晚清时期的灾荒,我们之后会有更详细的介绍,当时黄河决口、长江水患等在中国大陆上此起彼伏,还有1877-1878年的“丁戊奇荒”,更是让人们见识到了灾荒的可怕。当时的中国人民不仅仅是要面对坚船利炮的外国列强,还要应对不断的天灾,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当时的清政府因为要赔付巨额赔款,对于灾区的赈灾自然会有不足的地方,进而也导致了各地起义的不断爆发。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