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爵位制度基本承袭于明朝,但是与明朝又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清朝的皇室封爵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区别,最典型的封爵就是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两个级别,下面就来说一说
清朝的爵位制度基本承袭于明朝,但是与明朝又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清朝的皇室封爵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区别,最典型的封爵就是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两个级别,下面就来说一说清朝的封爵中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区别。
其实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封爵都是清朝的皇室封爵,清朝的外姓功臣和蒙古贵族封爵则与皇室封爵不同。
清朝的皇室封爵共分为十二等,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再加上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这两个附属于亲王和郡王之下的爵位,也就是共有十四等。
从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往下都属于不入八分的封爵,而分设出入八分爵位和不入八分爵位还都得从清朝的皇室封爵制度说起。
清朝的皇室封爵制度虽然基本承袭于明朝,但是在传承规则上又与明朝不同,清朝为了防止皇室宗亲的权力地位过高威胁到皇权,还为了节省给皇室宗亲封爵开支的财政成本,因此清朝采用的是世袭递降的传承规则。
比如在清朝父亲是亲王,那么父亲死后,儿子想继承爵位就只能继承郡王,再往下继承就是从贝勒以下依次递降。
当然,在清朝共有十二家亲王和郡王家族凭借功劳不需要遵循世袭递降的爵位传承制度,获得了世袭罔替的待遇,这十二家亲王和郡王在子孙后代承袭爵位时可以不用降级袭爵,世世代代总是亲王和郡王,因此民间也戏称他们为铁帽子王。
通常在清朝如果始祖是和硕亲王家族世袭递降到奉恩镇国公为止;多罗郡王家族世袭递降到奉恩辅国公为止;多罗贝勒家族世袭递降到不入八分镇国公为止;固山贝子家族世袭递降到不入八分辅国公为止;奉恩镇国公家族世袭递降到镇国将军为止;奉恩辅国公家族世袭递降到辅国将军为止;不入八分镇国公家族世袭递降到奉国将军为止;不入八分辅国公家族世袭递降到奉恩将军为止。
所以从这个世袭递降承袭爵位的规则能看出来,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这四等爵位都属于是高级封爵,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都属于是中级封爵,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都属于是低级封爵。
从这些承袭封爵规则也能看出来,入八分的封爵都属于是中高级封爵,不入八分的封爵都属于是中低级封爵,因此不入八分的封爵实际上就是为了配合世袭递降的封爵规则而设立。
实际上入八分封爵和不入八分封爵主要区别除了收入不同之外,还有外在的八种特殊待遇不同。当然,在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四个爵位上收入都是相同的,所差的就是八种特殊礼仪和待遇。
这八种特殊的礼仪和待遇分别指的是朱轮、紫缰、宝石顶、双眼花翎、牛角灯、茶搭子、马坐褥和门钉。清朝的身份等级制度比较森严,不同身份的人衣食住行的礼仪和待遇也不同,所以这八种特殊礼仪待遇在清朝被称为八分待遇。
朱轮指的是出行的马车用红色的车轮,在清朝明黄色属于只有皇帝可以使用的颜色,因此明黄色也是清朝最为尊贵的颜色,在各种颜色中除了明黄色就以红色和紫色最为尊贵,因此在清朝普通人不能随便使用红色车轮,只有像获得入八分封爵的皇室成员才可以使用。
紫缰指的是紫色的马缰绳,就像上面说的除了明黄色就以红色和紫色为尊,因此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紫色马缰绳的,只有获得入八分封爵的皇室成员才有资格使用,朱轮和紫缰都属于和出行待遇的区别。
宝石顶则是指得官帽上的顶子,清朝一品官的官帽上顶子为珊瑚顶,而清朝的皇室宗亲封爵入八分以上的都属于超品级的爵位,因此这些封爵的人官帽上的顶子都是红宝石顶子,比珊瑚顶更加高贵,而不入八分封爵的官帽顶子则都是配一品官的珊瑚顶。
双眼花翎指的是官帽后面的插的那根羽毛,在清朝的官帽后面的羽毛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一般官员佩戴的都是羽毛,而王公贵族或者朝廷重臣是要佩戴有孔雀的羽毛并且还带有类似于眼孔的花翎,在花翎之中又分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三眼花翎,其中以三眼花翎最为尊贵,通常不入八分爵位的皇室宗亲都是佩戴单眼花翎,只有入八分封爵的皇室宗亲才能佩戴双眼花翎或者三眼花翎。
在清朝一般的外姓朝臣是很难获得佩戴花翎的资格,只有能力强,功劳高的朝廷重臣才会获得佩戴花翎的资格,不过通常朝廷重臣即便获得佩戴花翎资格,也只能是佩戴单眼花翎。
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在清朝花翎有多么尊崇了,康熙时期,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帮助康熙收复台湾,以收复台湾的军功被封为靖海侯。在封爵之后,施琅上书给康熙,拒绝接受靖海侯封爵,施琅居然对康熙称愿意用靖海侯封爵换取佩戴双眼花翎的资格,康熙看到施琅的请求之后,念在他有收复台湾的大功,于是不仅册封他为靖海侯,还特意允许施琅佩戴双眼花翎。从施琅这也能看出来,一个双眼花翎居然值得他去用侯爵换取,可见佩戴双眼花翎在当时属于地位有多么尊崇。
事实在历史上也是如此,纵观整个清朝历史,外姓大臣获得佩戴三眼花翎的人也不过只有七人,佩戴双眼花翎的外姓大臣不超过二十人,毕竟佩戴双眼花翎在清朝是只有中高级皇室封爵的人才能佩戴,象征着身份地位的尊崇。宝石顶和双眼花翎都指的是官帽上的配饰,属于是服冠仪容上的待遇区别。
牛角灯指的是夜晚使用的射灯;茶搭子指的是给水壶保温用的东西,相当于有暖壶的功能;马坐褥指的是骑的马鞍辔下垫的一层褥子,这些都属于是出行待遇上的区别。
门钉指的是家宅大门上的钉子,清朝有着森严的等级身份,身份等级不同,家宅的门钉数目也不同。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中大门的门钉数量都是九行九列八十一颗,亲王家中的门钉数量则是九行七列七九六十三颗,郡王到奉恩辅国公些封爵的人家中门钉数量都是相同的,全都是七行七列七七四十九颗,而不入八分封爵的人家中门钉数量也都相同,全都是五行九列五九四十五颗,而门钉的数量属于在住的方面待遇区别。
所以从这些可以看出来这八分待遇包含了衣食住行中的衣、食、住三方面,也是从这三方面可以直观地区分出爵位地位的高低。
除了这八分待遇的区别之外,还有就是在平时的国家大型典礼上,入八分封爵的人是可以跟随皇帝站队列,直接站在皇帝身边,距离皇帝近一些,而不入八分封爵的人这时候只能跟随本旗旗主站队列,他们是没有资格出现在皇帝眼前的。
再者就是不入八分封爵的皇室宗亲几乎很少在朝廷中兼职差事,他们的权力和没有封爵的闲散宗室几乎差不多,只不过收入要比闲散宗室高得多。入八分封爵的皇室宗亲基本都要在朝廷兼着差事,而且必须住在京城,没有皇帝命令不得擅自离京,而不入八分封爵的皇室宗亲则是可以随意定居,没有要求他们是否必须留住京城。
在清朝并不是所有皇室宗亲都能获封爵位,否则也不会出现没有任何封爵的闲散宗室了。清朝的皇室封爵获封途径主要有四条,分别是功封、袭封、恩封、考封。
功封指的是以军功封爵,比如清朝开国初期的八大铁帽子王,诸如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等人,他们都是在清朝开国初期立下赫赫战功的皇子,所以他们的封爵获得世袭罔替待遇,这就叫功封。当然,即便皇室宗亲立下战功,也得看他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如果血缘关系近,很容易获封入八分的爵位,反之如果是血缘关系远,那基本都是获封不入八分的爵位了。
袭封指的就是父子传承,父亲去世,儿子按照世袭递降的规则继承爵位,但是要知道古代可是妻妾成群,儿子也会生育不少,那么只有一个儿子能承袭爵位,其他儿子想获得封爵就得走功封、恩封、考封三条路了。
恩封就是指皇帝单纯的喜欢你,没有理由的封给你爵位,当然,能获得恩封的人基本都是皇帝近亲,都是皇帝的叔伯、兄弟这些人。而且一般皇帝恩封的爵位都非常高,都是入八分的封爵,毕竟皇帝封一次不可能封这些不入八分的低级爵位。
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中的最后四家铁帽子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都属于是皇帝恩封的。比如初代怡亲王胤祥,他是雍正皇帝的弟弟,由于帮助雍正夺位,因此雍正继位之后对他是非常喜爱,直接册封他为怡亲王,并在他死后给予世袭罔替待遇,则就属于是皇帝恩封爵位。
在清朝不是每个皇族成员都很有好命,没有兄弟竞争直接继承父亲爵位,或者还能到战场上捞军功获封爵,再或者像胤祥这样与皇帝关系那么亲密走恩封的路,通常属于绝大多数皇族获取封爵的途径就是考封。
考封指的是皇族成员通过考试获取封爵,也被称为皇族科举。清朝的考封制度非常严格,主要考察皇室成员的满汉文翻译水平、骑马射箭和步行射箭三项。
而考封也是有着自己独有的规则制度,考封能考到什么封爵是有一个基准值的,这个基准值就是以皇族成员的父亲爵位为参考,按照清朝的规矩,和硕亲王嫡福晋所生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其余嫡子想通过考封获取封爵最高只能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爵位。
而想获封不入八分辅国公爵位,需要这名皇族成员三项考试全优才能顺利获封,如果两优一平,就降一等承袭爵位;如果一优二平或二优一劣,就降二等承袭爵位;如果是一优一平一劣,这就降三等承袭爵位;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劣者,那就不用想着要封爵了,就得直接停封变成闲散宗室了。
如果父亲的爵位是最末等的奉恩将军或者都是闲散宗室,他们通过考封成绩全优最高也就只能获得奉恩将军的封爵,如果成绩差一些则会获得骑都尉或者云骑尉,这两个爵位通常是清朝抚恤因公殉职的烈士子嗣或者给一些立下军功的外姓大臣子嗣封爵,封爵的收入待遇并不高,只相当于五六品官的收入待遇。
清朝入八分以上的封爵都属于是超品封爵,收入待遇非常高,不入八分的封爵从镇国将军到奉恩将军相当于一品至四品官收入待遇,而清朝的闲散宗室在乾隆皇帝之前是没有收入待遇的。
由于这些闲散宗室没有收入待遇,在乾隆时期过得是非常穷困潦倒,因此乾隆觉得他们给皇室丢人,特许他们穿戴从四品武官的朝服顶戴,佩戴黄带子的近亲闲散宗室每年领取36两银子和42斛米的俸禄,佩戴红带子的远亲闲散觉罗每年领取24两白银和21斛米,属于是给这些闲散宗室发放了一笔低保。
但是即便自乾隆之后给闲散宗室发放了低保,这笔钱也不够他们花销,所以很多闲散宗室都努力通过考封获取封爵来提高收入待遇改变生活质量,在清朝很多皇室成员考到四五十岁没考上还在继续努力考试都属于正常现象,可以说考封是清朝激励皇室成员的一种独有制度。
清朝的皇室封爵制度相比于其他朝代还是好了很多,能有效的遏制皇族成员数量过多成为国家财政的负担和累赘。在晚清时期,整个皇族成员中能获封爵位的人仅为总人数的6.3%,这些获封爵位的人中获封不入八分爵位这类中低等爵位的人占比为75%,也就是说有93.7%的皇室成员是没有封爵,只是闲散宗室,即便获得封爵的皇室成员大多数也是中低等爵位,所以这就给清朝的财政节省了很大一笔支出。
相比之下清朝在控制皇室成员封爵这一点上做得要比明朝好得多,明朝就因为没能有效的遏制皇室成员封爵,导致了在明末时期皇室成员人数非常多,其中还有很多人获得了较高的封爵,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导致明朝在军费开支上都捉襟见肘,最终数量庞大的皇室成员封爵开支成了拖垮了明朝的因素之一。
因此从这些可以看出来,清朝设置不入八分封爵就是为了配合世袭递降的封爵传承规则,让中高等爵位可以每一代人往下降级承袭。
要知道获封亲王和郡王这类高等爵位的人基本都是皇帝近亲,他们对皇权的威胁是很大的,他们的封爵不能世袭罔替,就能削弱他们的子孙对皇权的威胁。而不入八分封爵都属于中低等爵位,收入待遇远不如中高等爵位,这就能给国家财政节省一大笔开支。可以说清朝的这种封爵规则是既削弱了皇室宗亲对皇权的威胁,又给国家财政省钱,属于一举两得的高明手段。
为你提供保卫萝卜4的10月18日西游周赛难度适中,不算特别难,有不少玩家还没有是哪里的完...
《辐射76》是一款末日废土风格的角色扮演游戏。核子私酿是游戏中的一个地点,这个地点里...
大家好,小编推荐的豌豆直播一逗要在一起新地址是一款真人刺激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全网各...
为你提供置顶话题帖子方法的攻略信息,最右app里有着许多有趣的话题,而话题下则会出现各...
洛克王国春日小聚怎么玩 春日小聚活动玩法攻略洛克王国春日小聚活动即将上线,这个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