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羹尧为例,古代大将为什么被夺兵权后,下属为什么不救?

发布时间:2023-05-10 16:02:40 发布人:hao168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

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在历史上,有不少以年羹尧为例,古代大将为什么被夺兵权后,下属为什么不救?

年羹尧进士出身,从康熙朝晚期逐步获得重用,到了雍正朝时期更是平步青云,达到了权力的顶峰,隆科多喝年羹尧一内一外被称为肱骨之臣。

但是从雍正二年年羹尧进京后,君臣亲密度骤然下降,至于什么原因,因为和题目关系不大,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结果就是年羹尧家破人亡,被雍正赐死。

属下怎么救都救不了被夺权的大将,只有拥大将造反一条路了。影响兵将造反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兵制名分的问题,另外一个是环境因素。

最传奇的夺兵权就是,刘邦夺走韩信兵符的事情。刘邦夜入韩信,张耳的营地,两人正在睡觉,刘邦把兵符拿走,重新分配兵力。韩信,张耳直到睡醒才发现。再比如魏无忌的“窃符救赵”,先秦到汉代主要是用兵符来调兵。

到了唐代开始了“府兵制”,训练和统兵是分开的两种体系。宋朝“重文抑武”,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兵制越来越成熟和规整。

到了年羹尧时期,十四阿哥被夺军权,都没有借口造反,更没有人救,这就不用说年羹尧了。年羹尧后来统领的是十四阿哥的军队和军务,况且还有宗室延信一起统领,年羹尧和他的手下完全没有条件做出一些动作,只能奉旨了。

雍正之重臣年羹尧曾官拜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手握重权,功高震主,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后还是被夺去兵权,赐死狱中。

1、古代封建社会,尊祟儒家思想之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身份有尊贵,级别有高低。遵从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三纲理论是封建社会君王奴化人民的一种方式,维护政治稳定的一种手段。因此,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交权,臣岂敢不交?

五常——仁,义,礼,智,信。统治者以儒家理论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造成对君王愚忠。

2、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九五之尊,皇权至高无上。大将之兵权,乃皇帝亲授,被夺去也是情理之中。

大将被夺兵权,下属为什么不救?其实,下属不是不救,而是不能救!上文提到:皇权至高无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是剥夺军权。下属如果去救,哪怕是求情,都可能扣上谋反或同谋的罪名,推出问斩,诛灭九族。谁人敢救?!因此只能与其保持距离,划清界限,明哲保身。

年羹尧是安徽人,他和隆科多被称为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而且都被封为一等公,但不幸的是年羹尧被雍正处死,隆科多被雍正永久监禁。年羹尧从康熙开始受到重用,雍正登基以后更是备受器重。年羹尧先后平定西藏,郭罗克,罗布臧丹津叛乱。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威震西北,是雍正帝在外省的重要心腹。最后受到雍正猜疑,被处死。

但是在唐朝就不一样。唐朝就亡于藩镇割据,各州牧,刺史拥兵自重。从安史之乱开始到唐朝灭亡,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造成了五代十国这样混乱的局面。所以宋朝杯酒释兵权之后,开始了重文轻武。看元朝即使团结在大汗周围成吉思汗战死和蒙哥汗战死时候,都发生了汗位争夺。而且在唐以前经常有大将军独断专行,外戚专权,夺取王位的情况,比如王莽,杨坚。这种情况兵权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

所以在古代,救不救就看皇权和政策,还有当时军队属于谁,手下将领们如何站队。

年羹尧看上去十分风光,指挥着几十万大军。但他的兵权来自于皇帝的委任。几十万官兵愿意听年羹尧的指挥,前提是年羹尧大将军职位的合法性。

如果皇帝取消了这种合法性,军队再听年羹尧的指挥,那就是造反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