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管理榷关这一征税机构?从清史入手,试析榷关的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10 17:52:17 发布人:hao168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提起清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康乾盛世,但这是清朝鼎盛时期,清初的时候清朝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说国库空虚,每年的官方账目都是赤字。为了改善财政状况,领导人便直接沿用了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提起清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康乾盛世,但这是清朝鼎盛时期,清初的时候清朝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说国库空虚,每年的官方账目都是赤字。为了改善财政状况,领导人便直接沿用了明代的财政制度,其中包括钞关制度,以达到“盖取商贾之纤微,以资军国之需”的财政目的。

清代称这一制度为榷关制度,实际就是由明代钞关制度演变而来,但明朝的时候制度并不算非常完善,榷关制度在清代才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体制,并且逐渐成为清政府长期实行的财政定制之一。

到了顺治四年,改为规定:户工各关,“兼差满洲汉军汉官”,多指派一关多个关差,就是为了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监督,但是关差“忽而三员,忽而两员,每官一出,必市马数十匹,招募书吏数十人”,“以致商贾恐惊不前,百物腾贵”,结果导致官员变多了,百姓也深受其苦,当地的商贾也很烦恼:“既不利于商贾,又何利于州县之民?”于是这一规定不久之后就被废除,此后清代榷关一直实行单差制。

“差遣部员亦应停止”,命各榷关均交地方官管理于是“崇文门归治中,天津关归天津道,龙泉等归井陉道,临清关归东昌道,西新关归镇江道,芜湖关归池太道,扬州关归驿传道,浒墅关归苏昌道,淮安归淮海道,北新归浙江布政使,荆归荆州同知,九江归九江道,赣关归吉南赣道,太平桥归南雄知府,遇仙桥浛光厂归韶州知府,各稽征税课....又裁古北口差归密云县管理,惟两翼张家口、杀虎口如故,只差户部司员”。

这一段时间榷关监督的直接领导权一直在皇帝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力,而且监督的官员不会受到太多的掣肘,所以行政效率比较高。但因为地方官员之间缺乏沟通,官员调度过于频繁,“半系内员,半奉特简”,十分劳民伤财。

雍正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将部分榷关权力下放到地方,之后便有了封疆大臣,目的是“盖有司使民最易,而民情畏惧,有司诸事无不率遵,而锄暴安良更可得行法”,清代榷关不再由中央政府单独管理。到了雍正元年,“敕各省税务悉交地方官监收”,“浒墅扬州、龙江、芜湖湖口、赣关太平桥粤海闽海等九关税务,应照淮安、天津等关例,交与各该抚,令地方官兼管”。

但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各关俱有远处口岸,所委看管之家人,贤愚不一,难免额外苛求及勒取饭钱等弊,稍不如意,则缚送有司,有司碍巡抚之面,徇情枉法,则商民无所控诉矣。”

榷关监督任期都是有期限的,由户部直接管理的是一年,任期结束的时候官员要上奏,写一个相当于工作总结的东西,同时要推荐下一任的监督,人选最好也曾经是榷关的监督,不过如果皇帝觉得你不错的话,也可以继续留任。

监督专管榷关,督抚则有一定的“督查”的作用,地方督抚对管关监督能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地方管理的榷关或由总督或由巡抚委托榷关所在地的道或府的官员直接管理,其中大部分都是守巡道官员,这方面任命比较自由,只要能得到中央首肯就行。

但很多榷关官员并没有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还大肆贪污,于是主管机构再次被改变,山东临清关,之前一直由山东本地的巡抚管理。嘉庆七年,山东巡抚和宁以“该州有征税钱粮之责,恐其挪移滋弊,奏明改派济南,府同知张晋专司其事”,后来因“张任性苛刻,物议沸腾”,清政府不得不“另委泰安府通判稽承群管理”。

山东巡抚铁保上任不久,便上奏:“张接管未及半年办理不善即经革职,现在委员稽查,亦因人地生疏,未能得力,且以他处派往驻扎,地非本管,呼应不灵”,他认为,与其让“佐贰而徒事纷更,不若任印官而仍旧制,于关务较为便益”。于是,临清关监督一职仍由临清知州兼任。相比于清初的动荡,清代榷关官员的委任制度到了乾隆时期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了。

上文中提到过,兼管地方榷关的督抚官员,每年人气结束之后都要向皇帝呈交一份报告,作为自己这份工作的总结。但因为管理制度改变,体管理地方榷关的道府官员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向皇帝直接上折子,所以就改为由管关的道府官员呈交,时间为一年四次,除了督抚的任期报告之外,还要额外加上该关全年的正盈银收入及开支情况,并且说明详细的原因。

因此乾隆帝下令,“将各关部册由头各刷一张通行督抚,嗣后照式刊刷,将一年需用册档本数自行装订成籍,于面页上盖关印鉴差送部,凡送到之日即钤盖部印,给发至在京新放监督原无格式,需用册档本数应令该员具奏,赴领事由册,亦令自行装订,呈送部钤印”。

但榷关官员领取册档后,常常以“遗漏印信,并簿内页数缺少”为由,掩盖自己的贪污事实,所以之后清政府又规定:“各关嗣后送部册档,务于簿内骑缝钤印,注明页数”。就这样,一个较为完备的税收考核制度形成了,只要能按照规定严格执行,税收的奏报就是真实而明了的,大大遏制了贪污风气,不过想要完全杜绝不良风气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能看出,清政府对榷关的管理一直都有一套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不过该制度也是在摸索中逐渐形成的。而且实施过程中吏治的腐败给清政府的执行造成了许多阻碍,许多看似对于民生有利的政策常常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甚至大相径庭,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清政府的最后取得的成效。

虽然屡次碰壁,但清朝皇帝和大臣们不懈的探索精神,让他们拥有了一套能运转两百多年的征税制度,维护了的社会安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人经营和商品经济发展。清代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榷关制度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