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官僚政治是我国古代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官员个人品质上的参差不齐,贪污腐败也成为长久困扰各王朝统治者的严重治理问题。论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反贪斗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其反贪力度之强,刑
引言
官僚政治是我国古代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官员个人品质上的参差不齐,贪污腐败也成为长久困扰各王朝统治者的严重治理问题。
论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反贪斗士”,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其反贪力度之强,刑罚严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其所采用的残酷刑罚,却并未能解决明初的贪腐问题。
除贪如何除净?困扰整个明王朝的难题,反而在一百年后,由清朝的统治者雍正帝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
一、 除恶务尽,严刑苛责的明初反贪
明初立法,规定凡官员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即处斩。即便在百废待兴的明洪武初期,六十两也并非巨额赃款,仅是朝廷二品官员一年的薪俸。
后来,朱元璋更是修改法律,称凡贪污者,只要接到举报,全部处死。除了法律规定,明太祖还专门为贪污官员设立骇人听闻的刑罚。
明初所有酷刑几乎全部用在贪污官员身上,剥皮抽筋,铁刷凌迟,凡涉贪者,比谋逆叛国还要严重,均处极刑。
当时的地方衙门中堂,还设置特殊的“土地祠”,地方官员贪腐被抓,则剥皮示众,悬挂于祠堂,以儆效尤。
相传,明初宗室亲戚朱亮祖与他的儿子朱暹包庇恶霸,涉嫌贪污,最终竟被活活鞭死于朝堂之上。
明初著名的“空印案”与“郭桓案”被列为洪武四大案中的前二,为治贪官,朝廷伏尸数万,流血千里。仅空印案一案中,全国一千多个县的所有主印官员被杀,案件牵连总人次达到几千人。
郭桓案牵连更是高达三万余人次,据说杀戮人数之多,导致朝廷上下较为富庶的官员之家全部家破人亡。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在职的官员早晨都要与妻子告别,交代土地财产,甚至购置棺材,然后才敢登堂办事。
最终还是在马皇后的极力劝阻下,朱元璋才收敛了自己的杀戮行为。
二、 阻不如疏?耗羡归公与“养廉银”
尽管制定了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酷的反腐法律,明朝贪污问题还是未见收敛。贪官越杀越多,犯罪行为不见收敛,酷刑甚至带来了严重的人员缺口。
洪武四年,通过科举录取的候补官员共三百六十四人,一年后,六人因贪污问题被判处死刑,还有三百五十八人亦因作风问题被处戴死罪,流徒罪。
所谓戴死罪,便是因为人员不足,而让犯罪的官员戴罪办案,案件结束后再行发配处死,出现了“堂上戴枷审堂下”的尴尬场面。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的严刑约束下,贪官不减反增,在洪武四年这一年内,三百六十四名新官,竟然无一清白之身。
新帝登基,贪污盛行,朝廷难治……在朱元璋之后,此等难题在明王朝历代君王之间循环转递,但从未得到真正合理化的解决。
直到清雍正年间,为肃贪腐,实施改革,才真正以相对积极的手段处理了贪污问题。
汲取前人经验,雍正帝深刻意识到,治官如治水,比起严刑恐吓,不如开流疏通,用更加温和有效,直指根本的策略。
他所采用的肃贪手段,主要包含两大部分:
其一,是所谓的“耗羡归公”。
与科技发达的现代不同,古代税收,依靠的是官府收取粮食,粮食转为银钱,银钱再铸官银。由于收取实物,在运输铸造过程中就难免会有“损耗”,这些所谓损耗产生的差额,就给了官员们可乘之机。
例如,有的地方官在收取赋税时,会采用一种叫做“淋尖踢斛”的手段,即通过用力踢击装粮食的容器,洒落粮米,将掉下的部分归为损耗来从中获取“好处”。
官府在收取银钱赋税时,也会多收一些,称为“火耗”,即纹银铸造过程中会有一定亏损,因此要老百姓多交赋税,为官府的火耗买单。
雍正帝上台之后,第一时间解决的便是火耗问题。雍正帝提出“火耗归公”,将所谓的附加税额当做正式收入,专设机构统计,派税收专员督察,对每个地方每年的火耗进行统计。
然而,在当时,官员出现“火耗”、“淋尖踢斛”等行为,主要是由于朝廷开给的工资太低。
清初承明旧制,官至极品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州县官员要养官府师爷,还要购置出入车马,其工资难以承担日常开销。
因此,其二便是随之出台的与“火耗归公”制度绑定的“养廉银”制度。这些被充入公库的银钱在国家统一管理下用于官员表彰,发给那些清廉优秀的文官。
官员待遇提高,贪污途径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清初贪腐,得以遏制。
三、 反贪除根,明清反贪的成败对比
明初反腐何以使用此等酷刑?若要解答这个问题,需从个人情感与现实需求两方面原因入手。
其一,是朱元璋政策中的强烈个人感情色彩。
太祖朱元璋出身农户之家,自幼时起,全家便饱受元王朝贪官污吏的坑害。
《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决堤,河流沿岸数十万百姓沦为难民,又逢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元王朝的官员腐败问题,导致大量难民饿死,朱元璋的家人便在这场灾难中不幸罹难。
短短半月之内,所有至亲血脉死于饥饿,让朱元璋自幼年起便极为痛恨官员腐败行为,儿时经历带来的怨愤,在朱元璋登基之后化为了明初严刑反贪的情感基石。
而导致明初严刑反贪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明王朝初立,百废待兴,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
在元朝渲染之下,官场贪腐已成习性,而经过二十余年的混战,此时的民间已是饿殍遍野,田地荒芜。
恢复生产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控制贪腐,保障民生,无疑是促进农业稳定的一大重要举措。急迫的现实需求与太祖本人的情感因素,导致了明初反贪的两大败笔:手段急躁,待遇过低。
而出身皇家的雍正帝,在体谅民间疾苦的同时,比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更懂驾驭之术,也更有深刻的眼界,很好地抓住了“官员贪腐无关人性善恶,而是由于收入不足”这一关键点。
解决了根源,贪腐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结语
惩治腐败涉及面广,不可一蹴而就。
以史鉴今,当今反腐工作,应该建立反腐长效机制,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健全监督,在加大对贪腐的惩治力度同时,重视教育,多方面统一,最终实现反腐目标。
#历史开讲#
521数字代表什么意思,520和521是同一个意思。它们是爱的表达。那么,爱的数字521是什么...
有一个技术好的男朋友是什么体验,有个技术很好的男朋友是很幸福的体验,下面就来看看对...
为你提供瞬杀刺客流玩法攻略的攻略信息,《太吾绘卷》游戏中瞬杀刺客流是一个很强的流派...
为你提供五灵秘藏购买建议的攻略信息,六界召唤师五灵秘藏怎么样?值得购买吗?很多玩家...
ROSEMONT,病了。(美联社)——周二,管理大学橄榄球季后赛的会议委员们召开了近7个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