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派幼童留学美国,为何中美报纸的态度截然相反?

发布时间:2023-03-04 17:43:45 发布人:hao168

1872年到1875年间,在曾国藩、李鸿章等开明大臣的倡导下、容闳等人的亲自操持下,清朝派了4批幼童前往美国留学,每批30人,一共120人。这批人在美国努力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回国之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

1872年到1875年间,在曾国藩、李鸿章等开明大臣的倡导下、容闳等人的亲自操持下,清朝派了4批幼童前往美国留学,每批30人,一共120人。这批人在美国努力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回国之后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本来是一个好事情,利国利民。然而,这件好事情,却没有被执行到底。

原本制定的留美幼童学制是15年,然而,由于清朝的短视,4批留美幼童在1881年被全部撤回,只有极少数人完成了学业。

清朝为何要撤回这些在美国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孩子呢?

原来,前往美国留学的这些孩子,到了美国后很快就西化了,他们学会了地道的英语,习惯了吃西餐,很快就融入到了美国人的生活。有一些思想激进的孩子,更是剪掉了辫子,宣布加入基督教。他们不喜欢四书五经,对封建礼节十分反感,都喜欢西方的民主、自由。这些都是大清朝廷不喜欢看到的。

原留学生事务所的主管陈兰彬与容闳分别调任清廷驻美正、副公使,清廷选派了另一个人来担任留学生事务所的正监督,此人名叫吴子登。他对西方文明怀有强烈的偏见。对留学生的各种进步思想更是视若寇仇。他给认真学习自然科学、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扣上“离经叛道”的帽子。他还将留学生各种激进的思想汇报给朝廷,他说:“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局裁撤。”清廷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在1881年,这些学生被全部撤回中国。

这批学生未能按照计划完成学业,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

在对待这批留学生的态度上,中国和美国的舆论,完全是天壤之别。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媒体如何写这批留学生。

《纽约时报》报道说:“大清国在我国实施的教育计划,十年来,我们认为是非常成功的。这些年轻人懂得电报技术,而大清国境内不准许哪怕一英里电线的铺设。他们已经熟知铁路施工程序,而天朝盛国疆域内唯一一条铁路已经被政府收购并拆毁。大清国不可能希望这些年轻人从我们这里引进一些科学知识和工业技艺的同时而一尘不染。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将一无所获。”

大清国内,《申报》这样写道:“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从这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可以看出,两个国家在对待新事物、新文化上的态度。

大清的统治者短视、守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样的统治者,怎么能掌控如此庞大的帝国呢?难怪,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大清朝就土崩瓦解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