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30万重兵占据半壁江山的曾国藩,为何不自立称帝?是不敢吗?

发布时间:2023-05-12 01:18:37 发布人:hao168

曾国藩的晚年不但官居一品,还手握重兵,而且平定一场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期间,就一度传闻他要称帝,推翻清王朝并取而代之。也有人说,曾国藩当时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只要他振臂一呼,必然会改变中国历

曾国藩的晚年不但官居一品,还手握重兵,而且平定一场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这期间,就一度传闻他要称帝,推翻清王朝并取而代之。也有人说,曾国藩当时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只要他振臂一呼,必然会改变中国历史,但他并没有这么做。那么,曾国藩为什么拒不称帝呢?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双峰,他跟其他的书生一样,勤学苦读,28岁即考中进士。从此之后,他开始踏上了仕途之路。

后来。曾国藩在任职没多久,因为母亲的去世,他便回乡为丁忧了,就在这时候,太平天国横扫湖湘,清王朝处于险境当中。

曾国藩为了保卫朝廷,决定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训兵秣马,就是为了平定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同治三年(公元1864),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曾国藩成了有功之臣,不仅任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还拥兵三十万,几乎占据了中国半壁河山,甚至超越了当时清初的平西王吴三桂,足以功高盖主。

据《清代通史》和《清朝野史大观》等笔记记载,当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爱将彭玉玲等人多提议让他称帝,希望他能效仿宋太祖赵匡胤那样,也来个“黄袍加身”

而在曾国藩过生辰之时,他最器重的爱将安徽巡抚彭玉玲曾写信给曾国藩,问这么一句话:“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曾国藩吓得连连摆手,急得不遑择言说:“不成话,不成话。”接着,曾国藩将信件直接咽到了肚里。

他的好友,浙江巡抚左宗棠也赠过他一副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见到这个字条,惶恐无言,悄悄将“似”字改为“未”字,退了回去。

不光部将和好友各种书信劝谨他称帝,甚至太平天国阵营中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门户,比如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就曾表示:10万的兵力随时都可以拥戴曾国藩称帝。

其实,曾国藩要称帝这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主观上,他虽是婉拒了,但客观上,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局面。因为平定太平军以后,摆在曾国藩面前的有几条路:一条是保持现状,继续扩大自己的权势;第二条是拥兵割据,自立为王,和清廷划清界限;第三条是自剪羽翼,安全上岸。

那么,面对如此汹汹的舆情,曾国藩又该如何对待呢?

是洋洋自得顺应民意?还是诚惶诚恐,激流勇退呢?显然,曾国藩选择了后者,据记载,曾国藩衡量之后,便提笔写一行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明知众将的意思,却不点破,只用十四字联语作答,消弭了他们的打算。这一手不着痕迹,实在高明。

随后,还有主动裁撤湘军,多次提出告老还乡,他的意思很明确,我曾国藩对朝廷忠心耿耿,忠君报国,无私心,无称雄野心。其实,这已经表示了他的态度。他愿当中兴之臣,而不为篡位之主。

可有人又要问了,当时大清王朝早已是风雨飘摇,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而曾国藩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只要曾国藩振臂一呼,就可能颠倒乾坤,改朝换代。那么,他为何在离皇位一步之遥之际选择放弃呢?

曾国藩不称帝,认为既有他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换句话说,曾国藩主观上不敢,客观上不能,那曾国藩是什么人?

本质上:曾国藩是个文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典型知识分子。

究其原因则是曾国藩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他坚不可摧的忠君思想使然,当时建立湘军,曾国藩的目的有四:一是保卫儒教;二是保卫清朝;三是保卫地主阶级利益;四是个人追求,做一个中兴之臣。

曾国藩学习循循善诱,夜以继日,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尤其在京参加朝中考试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

曾国藩这个人勤于求教,重视理学,由于广泛涉猎文献,因此,在政治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希望运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就是谨小慎微,一生都在谨慎与艰难当中度过,越是劳苦功高的时候,就越是谨言慎行,克己修身。时刻反省自己,检讨自己,免得遭遇杀身之祸。

就说曾国藩这样的一人,你就算借他十个脑袋,他也不敢起兵造反,也就是说,主观上,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只做中兴之臣。而他所有家书和日记也只字未提。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造反当皇帝是很大的一个风险,搞不好就血本无归,甚至诛九族,这并不符合曾国藩及其家族的根本利益。

客观上:天京被攻陷之后,南方的太平军仍然有着相当的实力,尚有余部30万人活动于各地,江淮一线,还有另一支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蠢蠢欲动,朝廷那边也一直对曾国藩不放心,在曾国藩拿下南京后,湖广总督官文坐镇武昌,从上游威慑,一旦南京事态有变化,即可顺着江直下。

就说驻军扬州、镇江冯子材,主要的扼住了长江下游南京城的咽喉,形成了一个制衡。此外,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早已对南京虎视眈眈。

如果曾国藩趁机称帝,有可能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国统一的前途又多了一层磨难。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藩也算是国家民族的有功之臣。

当时虽曾国藩是有功之臣,但朝廷对僧格林沁更加倚重和信任,他不仅拥有一支庞大队伍的骑兵,而且战斗力极强,是清朝的重要主力,而且虎势东南,曾国藩虽有后盾,但也不敢轻举妄动。尽管曾国荃、彭玉玲等人多次进谨,均被他严词拒绝。

毕竟,曾国藩的湘军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也不完全一条心,而是派别林立,矛盾重重,而且还分散各地,无法统一指挥,这湘军虽然号称30万,但曾国藩能够直接调动的,也就是他弟弟曾国荃的那区区十余万嫡系部队。

还有一点就是,曾国藩操兵练将是以保卫名教,忠君为号召,如果起兵称帝,或许也会落下不忠不义的骂名,读书人主要注重名节,尤其曾国藩这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加上湘军并非铁板一块,称帝条件不具备。

就湘军内部而言,李鸿章虽是曾国藩一手栽培和提拔起来的,但他的名下将士多为淮军,到了关键时刻,局势不利于他,他不一定会像曾国荃、彭玉玲那样对曾国藩死心塌地的,甚至也有可能当墙头草,倒向朝廷,反戈一击。

至于浙江的左宗棠名下将士多为楚军,虽与曾国藩交好,但多半是面和,心不和。还江西的沈宝珍也是如此。更重要的一点是,湘、楚、淮虽有关联,但湘军实已分裂。

在这些不利的条件下,曾国藩要是称帝,简直是自寻死路。好在,曾国藩也没有头脑发热,当然就更不敢想入非非了。

其实,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只作中兴之臣,加上多年的戎马生涯,让文人出身的曾国藩心力交瘁,虽说手握重,位高权重,不仅带来了世所罕见的殊荣,但也会随之伴随着“功高盖主,兔死狗哼”的结局。

这也让曾国藩一直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至于更进一步问鼎中原,改朝换代这样的事儿,压根就不在他的范畴之内,即使有过,想必也只是一闪之念。

不过曾国藩没有称帝的野心,只想做中兴之臣,其实从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曾国藩一百多年来一直被读书人称为大儒!

从客观上说,曾国藩不称帝也是一件好事。当时曾国藩虽掌握重兵,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但曾国藩带领湘军起兵是以“保卫儒教”和“忠君保国”为号召,一旦曾国藩称帝,很可能湘军要成为众矢之的。而且湘军攻陷天京之后,人心思归,战斗力锐减,再说,也没有所谓“友邦”的帮助,曾国藩称帝未必能得到国际承认。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