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有可能挽救清朝的人,被慈禧违制诛杀,曾国藩:自坏长城矣

发布时间:2023-03-04 17:45:08 发布人:hao168

相信所有喜欢读历史的朋友,都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想要穿越回到某个历史时期,去领略一下当时人们所处的风情。尤其是在读到清史的时候,更是不住思索以当时人们的眼光见识,如何才能够应对危机成功解围,而古今人们

相信所有喜欢读历史的朋友,都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想要穿越回到某个历史时期,去领略一下当时人们所处的风情。尤其是在读到清史的时候,更是不住思索以当时人们的眼光见识,如何才能够应对危机成功解围,而古今人们的一个共识是,能够真正解救大清国命的方法很少,而所有方法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肃顺。

肃顺,姓爱新觉罗,是皇室成员,不过与继承帝位的咸丰皇帝这一支血缘已经有点远了,所以他只能够算是皇室外围成员,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因为这个身份而获得太多好处。而是他自己通过科举考试,通过认真为官做事而不停升职,在不到三十岁就已经跻身于大清帝国的高层系列,深受咸丰皇帝的信任,是名闻一时的大权臣。

在他当权的时候,主要有三方面的成就,可以说如果整个大清帝国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够按照肃顺的态度去进行,那么是极有可能走向另一条路的。首先就是对外的态度极为强硬,对于西方列强的屡屡相逼也从来没有过丝毫妥协,哪怕是面对武力威逼也能够直接拍桌子,而对方也无可奈何。

要知道满清之所以被列强认定为软弱可欺,主要是在甲午海战中被原本远不如自己的邻国日本战败,而当时之所以战败并不是自己综合国力与军事实力不如人,其中慈禧、李鸿章等等帝国高层的暧昧态度才是真正致命之处,如果是肃顺当权定然不至如此。

其次就是重用汉人,自从清军入关以来,对于汉族大臣就一直都是严防死守,生怕他们染指权力。但是在肃顺的主导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大量汉人被启用,成功镇压下了太平天国与回乱等事件,稳定了清朝统治,更为后来的同治中兴打下了基础。

再次就是肃贪反腐,清朝自乾隆皇帝后期开始,吏治就日趋腐败,甚至连人才进身之阶科举都能够被满人肆意徇私舞弊,肃顺通过对“戊午科场案”严加治罪,令官场习气为之一清,原本陷入了陈腐暮气中的清朝看上去又有了欣欣向荣的生机。

然而信任肃顺的咸丰皇帝壮年病逝,临死前对弟弟奕䜣与妻子叶赫那拉破网提防,任命肃顺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帮助小皇帝处理事务。然而肃顺在护送咸丰灵枢回京的路上,被叶赫那拉也就是后来的慈禧联合奕䜣抓捕,并且不惜违背“宗师相争不得杀头”的祖训,将其诛杀在菜市口,时年四十五岁。

远在江南与太平天国苦战的曾国藩听说这个消息后,泪流满面:“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大清帝国这艘本已破败不堪的大船,便在慈禧的操控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败亡,后来的人们经常骂清朝,但其实当初它本来还有另一种可能,只是如今一切都只能幻想罢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