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克伦威尔为什么没有称帝?

发布时间:2023-05-14 09:50:24 发布人:hao168

1649年,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在英国内战中打败王室的军队,处死了英国的国王查理一世,废除君主制度,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接着克伦威尔借内战胜利的威势,先镇压了国内的农民起义,后再起兵锋,剑指苏格兰和爱尔兰

1649年,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在英国内战中打败王室的军队,处死了英国的国王查理一世,废除君主制度,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接着克伦威尔借内战胜利的威势,先镇压了国内的农民起义,后再起兵锋,剑指苏格兰和爱尔兰,将其列入英国的领土。一时间,克伦威尔的威势达到巅峰,诸国闻名。然而1953年,他又反过来将议会解散,自任“护国公”,确立自己的独裁专制。

对于这段历史,不免让人有些疑惑,掌握军政大权,凌驾于议会之上的“护国公”,与皇帝的权利并没有任何区别,他为何不直接称帝?

一、护国公的诞生

克伦威尔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混乱无比,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争斗不休的时代,当时以议会与王室的争斗占据了主流。议会的成员大多具备另一个身份,清教成员,宗教与政治兼容,两者互为表里。

英国的天主教新教势力自都铎王朝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开始,便脱离罗马天主教庭,自成体系在当时也是左右时局的政治势力之一。清教作为英国天主教势力的代表,在其内部也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代表大资产大贵族的长老派,代表中等资产阶级的独立派,以及代表底层平民的平等派。

克伦威尔正是当时独立派的领袖,也是议会的一员。国王查理一世跟其父亲詹姆士一世一样鼓吹“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国王权独尊。而议会由国内资产阶级贵族组成,为了限制王权的势力,主张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双方的斗争中,议会被多次解散,而国王因为缺乏议会的支持,难以从贵族手中收税,财政匮乏。1629年到1640年这11年里,被查理一世解散的议会没有在召开。1640年,由于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苏格兰人民掀起了大起义,为了筹集军费镇压这场起义,他被迫恢复长期被解散的议会。

这场财政限制王权的胜利,由此开启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次查理一世对议会妥协,没想到议会拒绝与国王合作,甚至还准备控制国王的军队。恼羞成怒的查理一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亲自率领卫队,以叛国罪罪名进入议会抓捕参与此事的5名议员,结果人没抓到,议会从此与国王决裂。

1942年,议会煽动伦敦市民进攻国王,查理一世北逃在诺丁汉集结军队,英国内战由此爆发。议会召集的军队一度在国王军的面前节节败退,1643年,整个英国4分之3的国土都被国王占领,直到克伦威尔的“铁骑军”出现,才止住颓势,克伦威尔从此进入议会视野,成为议会军队的支柱。

1644年,在议会的支持下,他大肆扩张军队,以“铁骑军”为核心,组建新模范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议会军队赢得了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两场决定性战役,战胜国王军。1646年查理一世逃跑,议会获得了英国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内战获得了胜利,此时长老派跳出来准备摘取胜利果实,可克伦威尔的军队引起了议会的忌惮,决定解散在“新模范军”,并且准备通过掌控军饷的方式,来控制军队的指挥权。

这引起了平等派和独立派的不满,双方联合起来对抗长老派,对此,长老派与逃跑的国王勾结,双方再次进行的内战。但在1646—1649年,查理一世又卷土重来,依旧遭受失败,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内战结束,议会获得胜利,确立英国制度为共和制。

然而,克伦威尔获得胜利之后,反过来镇压平等派所代表的底层农民起义,他所在的独立派获得了战争胜利的果实。1650年,克伦威尔又发兵征服英伦三岛,他的声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1653年,克伦威尔他驱散议会,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自任“护国公”。

二、称帝没有必要

在克伦威尔自任“护国公”后,其手下追随他的的独立派成员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克伦威尔更进一步,走上帝位,建立独立派掌权的封建王朝。

1657年,议会恢复了1649年废除的君主制度,通过了倡议克伦威尔建立起公开的君主制度决议,出人意料的是,克伦威尔却拒绝议会让他称帝的请求。为什么克伦威尔不称帝?实则来源于各方面的深刻考量。

1.容易引发动荡

抛开他将军的身份,克伦威尔作为独立派的政治领袖,手下追随他的独立派成员成分复杂,但都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这一理念而走到了一起。

“反帝”一直以来都是克伦威尔这一领导集团的核心,虽然人心思变,有人希望称帝,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成员坚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他假使冒大不韪称帝,必将失掉人心,使得自身领导集团分崩离析,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动荡。

2.无国王之名,有国王之实

自1654年颁布新宪法之后,克伦威尔已经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多方面权力于一身。1655年,他更是强行将英国划分为11个军区,派遣军队驻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独裁统治。

此外,他有权利随意任命议会的成员,随意决定议会的召开和关闭时间。

对他而言,称不称帝已经无所谓,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却和国王的权力没有差别,都是英国的实际统治者,没有必要因为称帝,引发无谓的波折。

3.缺乏群众基础

依靠军队发家的克伦威尔,在早期以反对国王征税,加入了讨伐国王的战争,赢得了许多底层民的支持。然而,克伦威尔获得第二次内战胜利后,为了独享胜利果实,却反过来背刺代表底层民众利益的平等派,镇压了底层民众掀起的龙骑兵起义和掘地派起义。

他反复的行为,无疑背弃了最底层的民众,为他短命的“护国主”制度埋下隐患,因此他哪怕“称帝”,也必将缺乏统治的基础。

三、历史大势所趋

1658年克伦威尔去逝,但是在他死后,因为他的专制独裁,他的尸体被人挖出泄愤,死后三百年里,更是被饱受英国民众争议。

有人认为他是屠夫刽子手,屠杀爱尔兰人的恶行,永远将其挂在耻辱柱上。1650年,克伦威尔进攻爱尔兰,对当地土著居民大肆屠杀,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议会因为年年战争,已经难以发出军队的津贴,因此,他发动屠杀将空出来的土地分给退伍军人,作为弥补。

也有人认为他是英雄,统一英伦岛,在当时“30年战争”后欧洲新秩序下占据话语权。颁布控制殖民地市场的《航海条例》,在1452年的英荷战争中获胜,使得英国在殖民中确立了后来的海上霸权。

对于后人的争议,不管怎么说,他推动英国资产阶级发展的功绩是难以被抹杀的。自从1640年英国发动资产阶级革命以来,17世纪的这趟英国列车正朝着资本主义制度迈进,一切阻碍在这条轨道上的的存在,都将会被这大势碾压。

不论是君主立宪制度还是民主共和制度,只要对方资本主义需要的制度都将会被这趟列车承载,向前逝去。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专制独裁的帝王终将会倒在时代的车轮之下。

克伦威尔本是这列车上的一员,顺应时势而生,与称帝没有差别的“护国公制度”,已经是降低了列车行驶的速度,“称帝”无疑是再开历史的倒车。

克伦威尔没有选择称帝,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资产阶级革命对英国人深远的影响,在时代风口的克伦威尔没有陷入权力的窠臼。

当然,出于历史的惯性趋势下,克伦威尔没有跃出最后一步,也避免了陷入被时代碾压的境地。

数千古风流人物,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就像一个舞台剧,演绎着一部“既定”的剧本。在王权君主专制与议会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克伦威尔应运而生,似乎冥冥中秉持着将君主专制拨乱转正的使命,没有称帝的他又将英国的资本主义向前推进。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