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发现清朝书信,推翻一桩百年公案,引清军入关者并不是吴三桂

发布时间:2023-05-15 08:44:05 发布人:hao168

历史的迷雾总是让人们对过去的真相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的灭亡似乎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天灾人祸交织,使得明朝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最终走向了分崩离析。然而,这些只是表象。历史

历史的迷雾总是让人们对过去的真相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的灭亡似乎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天灾人祸交织,使得明朝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最终走向了分崩离析。然而,这些只是表象。

历史学博士张宏杰在其著作《千年悖论》中,揭示了明朝灭亡背后的真相: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柱已经垮了。

这种精神支柱是纲常名教的道德约束,这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伦理规范中天然的缺陷,在明朝后期被无限放大了。

儒家提倡“人之初,性本善”,但这是否定了人的自然天性,它没有为人性的软弱丑恶留下可弹的空间,甚至不承认人的生存的自主权利

在明朝之前,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软约束发挥作用的,但是在明朝这种软约束越来越僵硬,最终使得这一伦理陷入了困境,进而使得整个社会无法正常运转,进而拖垮了明朝。

张宏杰博士的观点深入浅出,让人豁然开朗。他的历史书籍成为了不少历史爱好者的枕边读物,当然也包括我。在《千年悖论》中,张宏杰博士以点入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明末清初的吴三桂。

在我们的印象中,吴三桂是不忠不义之人,但韩国发现一封信,推翻了这种已定公案,引清军入关的不是吴三桂,而这也正好印证了张宏杰《千年悖论》中的吴三桂。

吴三桂在天启末年,刚满18岁,就走上了政治舞台。他的舅舅是祖大寿,这个名字我们需要重点圈一下,因为他是吴三桂心目中钦佩的英雄,而他后来所做的事情,深深影响着吴三桂。

《千年悖论》中有这么一个故事,着实能表现吴三桂的英勇: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是祖大寿手下一位总兵,有一次他带500名士兵出城巡逻,可是在城外却遭遇了皇太极率领的四万骑兵。吴襄很慌,赶紧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可是还是在城下被皇太极给包了饺子,既然逃不掉,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祖大寿听闻吴襄被包围,便去城上观看军情,顺便还带上了吴三桂。祖大寿看到吴襄遇到的情况,只得连连摇头,毕竟此时城中也仅仅只有3000人,根本不够皇太极塞牙缝。所以当吴三桂请求舅舅去救父亲时,祖大寿直接拒绝了。

皇太极本就没想着吃掉这500人,而是想着围点打援,等到城门一开,直接先解决掉援兵,进而入主锦州城。可是他没想到,等来等去就等到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带与他带的20多位家丁,没错,是吴三桂带着家丁直接冲入了皇太极的包围圈。

吴三桂骑在马上左右冲杀,愣是冲到了吴襄身边,然后带着他从包围圈中给冲了出去,皇太极很震惊,但又怀疑这是明军设下的圈套,所以任由吴三桂嚣张的返回城中。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吴三桂心中埋下了坚持对抗满清的种子,那么为何他又会投降满清?

就个人情感而言,吴三桂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成为不忠不义之人,他爱大明,也想着为大明奋斗终身,最起码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没有想过要做一个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叛徒。可是吴三桂最后还是降清了,并且当上了清朝的平西王。

至于吴三桂投降的原因,很多人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这更是没有的事,陈圆圆虽然美艳,但吴三桂也从来不缺女人。

张宏杰博士在《千年悖论》中的观点尤为让人记忆犹新,可以说他的观点抛开了以往的论调而仅仅从人性方面作为切入。

他认为促使吴三桂降清,除了大明王朝已经烂到了根子的原因外,还有两个比较著名的人物降清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是祖大寿,其二是洪承畴。

崇祯元年,身为名将的祖大寿被派去了宁远,因宫功升任为前锋总兵官,后跟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袁崇焕入狱后,祖大寿逃出关外,在袁崇焕的招抚下,返回明朝。在对抗满清中,祖大寿一直不遗余力,在被清军抓获后,也曾誓死不降,但最终祖大寿还是投降了,甚至成为了皇太极招抚汉人的一面旗帜。

面对祖大寿的投降,吴三桂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没有想到,那个在朝廷诸公中最让他敬重的洪承畴也会投降。

洪承畴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甚至可以说是明朝的最后一颗稻草,吴三桂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胸中自有圣道天理的偶像会投降。松锦之战后,洪承畴成为了满清的俘虏,所有人都等着洪承畴殉国的消息,甚至崇祯皇帝还在北京设好了祭坛。

可是洪承畴却投降了,这着实打了众人的脸,而就是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吴三桂的民族情怀,最终让他也走向了这条路。

或许很多人会说,洪承畴也好,祖大寿也罢,他们投降是在走投无路,成为了俘虏后才做出的决定,而吴三桂不是,他本能反抗一下,本可以不引清军入关。

正是由于这点,才让他成为了不忠不义之人,但是在韩国发现了一封书信,让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说成为了欲加之罪,进而让《千年悖论》中的吴三桂更加贴近真实的历史。

在韩国有一部《燕行录》,这是朝鲜使臣来华所见所闻的记录,其中有一封《贝勒尚善寄吴三桂书》的书信。这封信是尚善在岳州前线写给吴三桂的,这封信中详尽写了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行为,其中还有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指明了吴三桂在当时清军入关时,仅仅只是一个总兵,在明朝灭亡的时候,他并没有投降李自成,而是想着“请兵灭贼”来报仇。

这里“请”的自然是清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馊主意是吴三桂想出的,当我们再看其他史料时,便能发现借兵灭贼这主意是童逵行提出的,而下命令是蓟辽总督王永吉,至于吴三桂,他只是执行了这条命令,毕竟只是总兵的他,根本没有能力否决上级的决定,这也就意味着,吴三桂不是引清军入关的人。

只不过他们都没想到的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李自成被打败后,明朝并没有因此复兴,而他们请兵灭贼的愿望最终埋葬了大明朝。

而在尚善看来,吴三桂虽然降清了,但他对明朝还是忠心的,至于说为何吴三桂会成为人人喊打的坏人,自然是少不了史书对他诋毁。毕竟连那个被满清竭尽全力美化的洪承畴最终也在清朝中叶成为了人人喊打的佞臣,更别提自立为帝不服满清统治的吴三桂了。

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如果您想追寻历史背后的真相,一定要读读张宏杰博士的《千年悖论》,其中很多历史都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正如莫言对他的评价那般:

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吴三桂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被历史定性为“不忠不义”,但实际上,他的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动机。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也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参考资料:《千年悖论》、《明史》《清史稿》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