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

发布时间:2023-05-15 21:14:53 发布人:hao168

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了《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专题

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了《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

《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地方报告、附录四部分。总报告系统分析了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明确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应重点关注城乡均衡发展、区域协调进步以及残疾人理论创新等问题,提出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建议。

专题报告以残疾人就业创业为主题,分析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不足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持续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政策与保障体系、创新就业培训、提升残疾人自身素质等措施与建议,并对推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西部地区残疾人就业以及盲人按摩和残疾大学生就业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系列措施与建议。

地方报告选取了广东、浙江、福建、江西四个省份,分别总结了这四个省份的残疾人事业领导工作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权益维护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未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区域协调进步和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在京发布《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主编郑功成(中),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左)为蓝皮书揭幕。中国残联供图

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就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面不断扩大,就业比例持续提升,就业质量逐渐提升。

报告提到,我国不断创新残疾人就业措施。一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扩大残疾人就业面。为构建残疾人就业长效机制,政府通过产业助推、扶贫基地建设、非遗带动以及辅助性就业和多种形式就业等措施,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持续扩大残疾人就业面。

如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三区三州”为重点确定了10个重点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培养非遗扶贫带头人。2020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各地依托非遗项目,带动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稳定就业。

报告披露,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另据2017~2021年残疾人就业统计分析,知识技术型就业岗位数量在逐渐增加,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数量在逐渐减少。

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达6.9万人,比2012年增加2.53万人

在特殊教育方面,为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权,2017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保障教育机会平等。

报告披露,2021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达6.9万人,比2012年增加2.53万人,增幅达57.89%;特殊教育学校由2013年的1933所增加到2021年的2288所,在校学生数由2013年的36.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91.98万人。

同时,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由2013年的19.1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43.58万人,增长128.17%。十年来,我国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报告提出,中国残疾人教育涵盖了当前教育全阶段,建立起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普特结合的融合教育体制,建立起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残疾儿童和残疾学生资助体系。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实现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12年免费教育。

2017~2020年,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共为全国6.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2013~2021年,特殊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由58.24亿元持续增加到149.55亿元;自2014年开始,中央特教专项补助经费提高到每年4.1亿元,支持范围由中西部地区扩大到除京津沪以外的所有省份。

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关注城乡均衡发展、区域协调进步、理论创新等三方面问题

报告指出,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城乡均衡发展、区域协调进步和理论创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报告指出,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村残疾人事业一直未得到全面发展;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尚待提高;残疾人家庭相对贫困差距日渐扩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城乡一体化统筹;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严重不足,重度残疾人护理照料水平与生存质量普遍偏低,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亟须完善;残疾人居住环境较差,家庭无障碍改造难度大;残疾人权益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这些地区普遍存在残联基层组织薄弱、社会参与度不高、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目前,虽然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残疾人专业机构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组织服务与残疾人自助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体系;但是,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报告还提到,中国残疾人理论研究滞后,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水平亟待提升。建议加强残疾人理论研究工作,总结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经验,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建残疾人理论的“中国体系”,为国际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立军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