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为什么成了清朝流放高级罪犯的首选地?

发布时间:2023-05-16 05:04:53 发布人:hao168

经常在古装影视剧,特别是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听到皇帝对罪犯说:“将某某人发配到宁古塔,永远不得入关!”这就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宁古塔是一座什么样的塔?它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清代很少听说像宋江、林冲等被发配

经常在古装影视剧,特别是清朝背景的影视剧中听到皇帝对罪犯说:“将某某人发配到宁古塔,永远不得入关!”这就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宁古塔是一座什么样的塔?它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清代很少听说像宋江、林冲等被发配到江州或沧州,又或者是发配到云南等边远地区呢?这就必须联系到清朝皇族的发源地——东北宁古塔了。

首先明确一点:宁古塔决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或者说是城镇名,它是一个清朝时期向关外流放罪犯的重要场所。宁古塔有新旧两城,相距25千米。旧城位于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塔村。康熙五年(1666)迁建新城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镇所在地。其地原为渤海国故地——上京龙泉府旧址,距今县城35千米(今宁安东京城)。宁古塔旧址属边远地区,清朝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五谷难长,很适合罪犯改造。既然宁古塔不是塔,为何又称此地为“塔”呢?

宁古塔最早见于文献是《清太祖实录》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明代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1661年被流放宁古塔,在《宁古塔山水记》的《宁古台》一文中说:“宁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则曰台,塔与台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台,故名。”此山至今还在海浪河南岸,宁古塔旧城以东二里,仍名宁古台,5年后张缙彦到了宁古塔新城,于1670年死于新城牡丹江边。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另一个流人杨越之子杨宾两次来宁古塔探亲,他在《柳边纪略》中说:“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宁古者汉言六,塔者汉言个。”

后来,宁古塔名字的来历还与努尔哈赤的六位祖宗联系起来,相传这里曾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六个儿子的居住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满语谓六为“宁古”,个为塔,故称“宁古塔”。

清朝政府将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扬善,让犯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朝皇族的家乡“增砖添瓦”。宁古塔作为满族祖先的发源地和清朝皇族的老家,那里需要人气兴旺些,把罪犯送到这里不仅能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朝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能促使罪犯反思罪过,真是一举两得。

那么,到底犯了多大罪的人能被发配到宁古塔呢?据《大清律例》规定,发往宁古塔的罪犯,一般以10年为期,然后考察他的现实表现,如确实悔过自新,改恶从善,又情愿回原籍者则准予回原籍生活。但如果被判处无期徒刑,将永远不得入关,除非皇帝特批。

发遣到宁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外,还有朝廷大臣或者文化名人等。这其中因文字狱被流放宁古塔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当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在宁古塔众多的流人中,文学造诣最高,名气最大的是吴兆骞。他五十四年的生命中,在宁古塔生活了二十二年,宁古塔这个“塞外绝域”的山山水水,风土民情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凝固于他的笔端,他将自己戍居塞外的不同思绪,写成著名诗词集《秋笳集》和《归来草堂尺牍》流传于后世,让今天的人们有幸了解三百多年前的东北和宁古塔。

宁古塔作为清朝边远落后地区之一,因为是清朝皇族祖先的生活故地而得到特殊照顾,清朝政府变相的向这里输送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不但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方式——“倡满人耕而贾”,这正是流人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新观念。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