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近代圣人的曾国藩,为何被史学家不齿,只因这事做得太过了

发布时间:2023-05-16 08:40:51 发布人:hao168

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的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射雕英雄传》郭靖1851年,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村兴起,短短几年时间就占据了南京,成了清朝的心腹大患。

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的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射雕英雄传》郭靖

1851年,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村兴起,短短几年时间就占据了南京,成了清朝的心腹大患。为了“戡乱”,咸丰皇帝下诏各地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曾国藩趁着机会办起了“湘军”,出师之际,曾国藩按照惯例发布了一份《讨粤匪檄》,罗列了太平天国三大罪状,一是以残忍残酷的方式胁迫民众,二是以外夷秩序代替人伦礼仪,三是毁学宫庙宇。

为了号召太平军归降,曾国藩在檄文中,明确承诺不会杀降,甚至还会给归诚立功的人封官授爵。“倘有久陷贼中,自找来归,杀气头目,以城来降者,本部堂收之帐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胁经年,发长数寸,临阵弃械,徒手归诚者,一概免死,资遣回藉。”

但在与太平军的对阵中,曾国藩等人杀降、屠城成性。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

在江西九江、抚州、建昌等地方,曾国藩的湘军相继获胜,太平军节节败退,曾国藩对待这些地方的态度是“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

天京(今南京)陷落时,城内的太平军全部战死后,曾国藩不但没有安抚百姓,反而默许纵兵抢掠,结果接连几天,天京城内成了人间炼狱。湘军肆意焚掠,挨家挨户地劫掠,一夜之间瓜分了太平天国积累了十余年的财富,个个都赚得钵满盆满,为了抹掉证据,湘军所到之处,还会故意纵火。据当时的人统计,仅曾国荃一个人,就“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其余悉辇于家”,一时间,往来于天京湘阴的船只往来不绝,都在忙着搬运抢来的“财物、女色”。

除了此外,曾国藩的湘军还进行了残忍的屠城,繁华的天京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瓦砾废墟,“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其中十之八九并不是太平军,而是没能逃出天京城的老幼妇孺。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他经历了天京陷落的全过程,也在日记里感慨“天京城内连一棵树木都很难找到了”,劫掠之后,满目荒凉。

跟曾国藩一样,他的门徒李鸿章,也是一个杀降的能人。在太平天国后期,李鸿章的淮军围困苏州,虽然太平军颓势已显,但苏州城仍很坚固。后来,太平军中出现了八个叛徒,他们杀了主将谭绍光,跟李鸿章谈好献城投降,李鸿章也允诺给降将封官。结果,李鸿章却设了鸿门宴,趁这八个太平军降将不注意时,一进门就招呼门卫乱刀砍死了,而苏州城内的太平军群龙无首,也遭到了屠戮,史书一般认为李鸿章在苏州杀降超过2万。

杀降不祥,这是古往今来的名言,曾国藩被称作“千古完人”“圣人”,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但是谁都不愿意提起曾国藩杀降屠城的事实,毕竟自古以来,杀降者都遭到了报应,更不该称为圣人。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