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被当作千古第一完人?他这一举动,避免了上百年的战乱

发布时间:2023-05-16 12:15:31 发布人:hao168

在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出了很多数典忘祖之人,同时也出了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人。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首,是清朝唯一一个谥号文正的汉族官员,他起初默默无闻,甚至连科举都一连落榜了六次,却凭着后天

在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出了很多数典忘祖之人,同时也出了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人。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四大名臣之首,是清朝唯一一个谥号文正的汉族官员,他起初默默无闻,甚至连科举都一连落榜了六次,却凭着后天的韧性与悟性,不断修心进取,终于在军事上和为人处世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把洪秀全等人逼上了绝路,同时也成了同时期大多数人的楷模。

对于曾国藩的评价,蒋介石认为他是国人精神之典范,而毛泽东则觉得他是地主阶级里面最厉害的人物,堪称完美。不过,相对这些溢美之辞来说,曾国藩的功绩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今日之中国,没有变成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很大的一部分功劳可以归于曾国藩“以大局为重”。

在此前的文章《此四人劝曾国藩反清,一人给他写12字密信,曾国藩只用四个字回复》中,讲述了王闿运、彭玉麟等四人劝说曾国藩黄袍加身的故事,而曾国藩却始终不为所动。于是,很多人认为曾国藩虽然手里的湘军已经今非昔比,失去了纪律性和组织性,甚至早已被朝廷严密监视了,不仅周边被部署了重兵,而且粮饷也被刻意卡脖子了,由此得出湘军已然日暮西山,难有作为了。

从表面上看来,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却经不起推敲。曾国藩是一个不善于打仗的人,但他善于用人、善于组织,石达开就曾评价他说“不善战,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自从曾国藩办团练以来,朝廷钱财早已亏空,所以曾国藩的粮饷主要靠自己筹措。而且,由于曾国藩学习明朝的戚继光,在湘军中大搞“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起初以500人为一营,各营头领都直接听命于曾国藩个人,因而“湘军”实际上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既有粮饷,又有完全控制军队,曾国藩若要拥兵自重,几乎没有谁能阻挡。

可曾国藩却在刚刚剿灭太平天国时,就上奏朝廷,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请求裁撤近三十万湘军。虽然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曾国藩自己也觉得“大难即将临头,吾辈必须谨慎从事”了,但如果鱼死亡破的话,就算推不翻清朝,至少也能使它元气大伤。既然如此,在今天看来,曾国藩的做法有哪些值得称赞之处呢?

第一,曾国藩顾全大局,而不在乎个人的私利。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之乱,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繁华的江浙一带被战争蹂躏成了一片废墟,人口大大减少,如果再发动一场席卷全国的战争,清朝自然崩溃,而整个民族也经不起这种折腾了。尤为特殊的是,环伺中国的列强正在磨刀霍霍,这些人更希望中国一片混乱,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的新情况,即使曾国藩不顾个人的身后名,也不敢赌上整个华夏民族的前程。

第二,与曾国藩同时存在的还有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虽然这些人都与曾国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都奉“忠君爱国”为圭臬,如果曾国藩贸然发动战事,这些人会不会与他站在一边很难得知,而他却不一定有实力快速统一,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天下大乱,造成五代十国的“合久必分”的局面,而像五代十国这种乱世,每次都可能延续几百年之久,从这一点来说曾国藩也将背上千古骂名。

由此可见,当时曾国藩的裁撤湘军之举,不仅保全了自己,又让朝廷无虑,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国家和民族的完整性,实在难能可贵。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