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盖棺论定”,一个人无论生前多么权势滔天、不可一世,可让后人评价他的标准却是死后的“谥号”。所以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等地位高的人死后,朝廷会根据他的生平功绩、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俗话说“盖棺论定”,一个人无论生前多么权势滔天、不可一世,可让后人评价他的标准却是死后的“谥号”。所以在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等地位高的人死后,朝廷会根据他的生平功绩、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或褒奖或批评或同情,也就是“谥号”。
对于文官而言,最崇高的谥号是“文正”。所谓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文正合在一起,就是说一个人生前无论个人修养还是对国家朝廷的贡献都首屈一指,才能给予“文正”这一谥号。自唐朝以后,文人就梦寐以求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
北宋的大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就曾经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认为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极值、人臣谥号的顶点。两宋三百多年,仅有九人谥号文正,就包括司马光和范仲淹。就连王安石这等出类拔萃的人物,也仅仅谥“文”,而不是“文正”。
宋朝之后,元朝有五人获得文正谥号,明朝仅有4人。且方孝孺的几百年后的追谥,李东阳的是自己临死前求得的。可到了清朝,居然有8个人获得了文正的谥号!难道清朝真有这么多人功绩大到了顶点了吗?
清朝谥号文正的大臣中,确实有四个人是功绩极大。第一个人是汤斌,汤斌是清初的理学大家,继承并调整了明末以来的王学,具有强烈的务实精神,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第二个是刘统勋,是雍正乾隆二朝的股肱之臣,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三部尚书,劳苦功高,他的长子就是“宰相刘罗锅”刘墉。第三个曹振镛则是为官52年,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以平定喀什噶尔功绩晋封太子太师、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名副其实的人臣之极。第四位则最富盛名,是击灭太平天国、挽救了大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对大清可谓是再造之功。
可是另外四个人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虽然也是地位高功绩大,但相比曾国藩他们而言,却又明显不足了。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文正谥号,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好学生——未来的皇帝,也就是他们的身份都是帝师:朱珪为嘉庆帝师,杜受田为咸丰帝师,李鸿藻为同治帝师,孙家鼐为光绪帝师。
嘉庆在为皇子时,乾隆宠信的是大臣和珅,嘉庆也一度被和珅打压,全靠老师朱珪从旁保护。所嘉庆登基上对朱珪极为感激,特意在他去世后赐予文正。
咸丰的经历则和嘉庆有相似之处,咸丰幼年丧母对老师杜受田感情很深。他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奕訢,无论文才武功,都在咸丰之上。但咸丰用杜受田之计,表现出自己仁孝过人,让道光大为感动,于是才在正大光明匾后立咸丰为太子。
也就是从此而起,帝师获封文正成为了一个惯例。所以,后来的同治的老师李鸿藻、光绪的老师孙家鼐,作为大臣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功业贡献,但因为自己的学生是皇帝,所以运气好就获得了其他文人梦寐以求的文正谥号。
奔跑吧少年是一款以机器人作为主题的战斗手游,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和其他的飞行机器人或者...
大家好,小编推荐的私密浏览器看片视频免费观看是一款专属所有男生晚上免费看片的视频播...
血糖高最怕三种早餐,很多人最近因为血糖的标准而烦恼,但是还是有很多网友不知道血糖高...
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通过每天的课堂小问题能够让用户获得更多的小鸡饲料,通过答题的对...
《生化危机4重制版》阿什莉对比原作区别一览 阿什莉改动介绍生化危机4重制版将在3月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