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最后一天:嘱托三件事,说完就含上夜明珠,傍晚慢慢咽气

发布时间:2023-05-17 09:59:51 发布人:hao168

慈禧的一生毁誉参半,但是骂名远扬。晚清的衰败自有自身原因,但不是没有改进之机,只不过被晚清统治者自己阉割。而这个自废武功之人就是慈禧,不仅中断洋务运动,废除戊戌变法,妄图与世界开战,最终造成八国联军侵

慈禧的一生毁誉参半,但是骂名远扬。晚清的衰败自有自身原因,但不是没有改进之机,只不过被晚清统治者自己阉割。而这个自废武功之人就是慈禧,不仅中断洋务运动,废除戊戌变法,妄图与世界开战,最终造成八国联军侵华,晚清惨败。

签订城下之盟,《辛丑条约》直接使得晚清成为帝国主义的奴役工具与代言人,而慈禧就是这个祸国殃民之人。同时她有不甘心被人掌控,也在进行自己的革新,只不过效果不大,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只不过方向不对,或者说是政治眼光有限。所有一切的变革必须在其掌控之中,否则宁愿毁掉,也不让其成功。正如她的名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这可能是他的真实人生写照。在其人生最后的一天,也还是试图进行最后的布局。

为防止光绪帝报复,直接终结光绪生命,断绝复辟之心。其安排大清帝国的三件事,对于她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但对于晚清与后续发展来说,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此时情况不同,她的安排救不了大清最后的末日。她则是安排完后事,直接含上夜明珠,最后黯然离世。

一、主宰晚清命运近半个世纪的妖孽

慈禧登上政治舞台,对于晚清的政局影响很大,可以说这届改变满汉权力结构。其通过辛酉政变,与恭亲王奕欣联手,打败保守派肃顺等八大顾命大臣。紧跟着撤掉掌握废后遗诏的慈安皇太后,这是咸丰帝为防止后宫干政的后续反制手段。

结果没有想到会被慈禧轻易破局,紧跟着搬倒自己的盟友恭亲王,实现自己的大权独握。对于自己的儿子同治帝不服从自己的掌控,进而因天花而死。而扶持自己的妹妹儿子,以便于自己的掌控。

但是没有想到,光绪帝长大后,也想要进行变革,进而重新掌握皇帝大权。最终被其发动政变,囚禁终生。直到自己晚年时期,自感大限将至,又安排溥仪继位,暗中动手脚,使得光绪帝提前一天死去。

可见慈禧是个对于权力欲望很贪婪的女人,只不过其有政治手腕,打败一系列对手,却唯独不会治国。这就是国家的不幸,其利用曾国藩对抗太平军,平定内乱后,就开始限制湘军势力。为此肢解湘军势力,提拔淮系李鸿章,对抗湘军的一家独大局面。

直到湘军瓦解,淮系独大之时,有扶持楚系左宗棠,进行对抗。一切的结果就是玩政治平衡手段,以使得地方实力派为其掌控。尤其是甲午之战,为彻底削弱淮系势力,进行多加阻碍。使得淮系海陆皆败,日本获得战争红利。

而慈禧趁机打压淮系势力,重新获得大权,打败李鸿章势力。并且肢解淮系势力,李鸿章也退出权力中心。这一系列手段不难看出。慈禧对于国内政治势力玩得很溜,也很清楚各种力道。唯独对于与列强关系处理,与大局把握度太次。这是一个内干内行,外干外行的矛盾体,也是国家的悲哀。

二、最后三件事的安排透露的政治眼光有限

慈禧在庚子国祸之后,也开始痛定思痛,进行全方面变革。只不过一切已晚,先是新军整顿,再进行近代化改制;再是鼓励工商业发展,而后进行宪政改革,其实也是想要延续晚清的统治力,只不过最后也因为汉人权力太大,而有所中断。

在其离世前,对于晚清的安排,可能也是有感于自己的问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就是扶持溥仪继位,继承大统。第二就是后宫不得干政,第三就是太监不擅权政。这是对于他一生的总结,为防止后人效仿,不得不进行提前限制。

结语:

慈禧安排的这三件事,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让溥仪登基,本是为自己更好掌控局势。只不过自己的大限已到,没有办法,只能让孩子他地摄政王载丰主持大局。而女人不得干政,就是限制隆裕皇后仿效她,再次祸国殃民。

同时太监的问题,本身就是她带动,起到不好的结果。为此对于太监的问题,不得不进行防范,否则容易架空君权。这一切的安排,都是对于自己的总结与防范,开单时对于清朝打的方向何去何从,却没有安排。而夜明珠只是为其保住容颜,却改变不了晚清灭亡的命运。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