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书生写了4个字,能让清朝打赢鸦片战争击败英国,可惜没人听

发布时间:2023-05-18 11:29:29 发布人:hao168

努尔哈赤是清朝开国皇帝,他生前雄才大略、智勇双全,敢以弹丸之地、数万之众挑战强大的明朝,并且连战连胜,创造了无数的战场传奇,堪称一位不世出的一代枭雄。然而努尔哈赤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子孙却如此不争气,大

努尔哈赤是清朝开国皇帝,他生前雄才大略、智勇双全,敢以弹丸之地、数万之众挑战强大的明朝,并且连战连胜,创造了无数的战场传奇,堪称一位不世出的一代枭雄。然而努尔哈赤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子孙却如此不争气,大清朝竟会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窝囊也最为凄惨的一个朝代。面对西方列强张牙舞爪的蚕食鲸吞,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一筹莫展,连吃败仗,又是割地又是赔款,令人叹息无语。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西方强国第一次大规模武力侵略清朝。可以说,这一战对清朝和英国都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清朝如果胜利,则可以有效震慑其他对清朝怀有野心的欧美强国,一仗打出十年甚至几十年太平,英国的侵略进程也会被迫中断,只得放弃舰炮国策,重新回到正常交往的轨道上来。

但如果清朝败了,那么不仅英国会对清朝进行变本加厉的掠夺压迫,更为严重的会引起恶行连锁反应,招来其他欧美强国的围攻,从而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遗憾的是清朝在家门口依托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还是窝窝囊囊地输掉了鸦片战争。清朝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清朝君臣对外国情况的无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开战之前,清朝君臣都对英国的情况一知半解,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无知。就连当时力主抗英的英雄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说:“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认为英国兵只会开船开炮,肉搏拼杀不行,连走路都成问题,腿足不怎么会打弯,一旦上了岸就成了废物。还认为英国战船质量不行,“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束手待毙。

事实证明这些看法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臆想之词,完全不符合事实。英国兵不但能跑会跳,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新式军队,战斗力极强,他们的战船更是当时世界一流。试想连林则徐对英国的情况了解都如此匮乏,不败待何。

不过,清朝不是没有人才,一个穷书生就找到了击败英国的办法。此人名叫萧令裕,江苏淮安人,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满腹经纶。为了尽早能养家糊口,他没能参加科举,而是到淮安榷关、两广总督府等处担任文案。他负责办理外国商人的纳税事宜,与外国人打交道多年,对于欧美各国情况了如指掌,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记英吉利》,详细记载了英国的地理方位、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武备实力等关键情况,因此他是当时少有的真实确切了英国情况的中国人。

萧令裕记载,英国“战舰逾百,胜兵十余万,号令严整,无敢退缩”,且英国人根本不存在腿不会打弯的情况,他亲眼看见英国人“登山亦矫捷,涉浅水则一纵而过,此所目验也”。英国的武器水平远胜清朝,开炮时“以铳尺量之,测远近度之,无不奇中”,堪称劲敌。且英国人对清朝虎视眈眈,“十年之内,患必中于江浙,恐前明倭祸,复见于今日”,结果被他料中。

他认为,对付英国,力敌不是办法,只能智取。他在书中写了四个字能轻松挫败英国:“以夷伐夷”。这四个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当时欧美强国蜂拥而上想瓜分清朝,彼此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矛盾重重,谁都不愿眼看着竞争对手捷足先登,抢先攫取丰厚利益。因此清朝完全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尖锐矛盾,合纵连横,虚与委蛇,翻云覆雨,让他们彼此牵制彼此争斗,依靠他们来制衡英国,使得其野心无法付诸实施。

第二则是学习、引进西洋人的武器和战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萧令裕的看法可谓真知灼见,完全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此后十多年,另一个思想家魏源才提出了类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但已经是马后炮了。可惜的是他人微言轻,根本没人关注他这个穷书生的观点,清朝最终大败亏输,令人惋惜不已。

参考史料:《林则徐传》《记英吉利》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