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年逾古稀,为完成三大使命,远赴法国

发布时间:2023-05-19 09:43:15 发布人:hao168

在巴黎短暂休整几日后,李鸿章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劳碌,履行他此次法国之行的三大使命:借款、洋务、通商。为完成向法国借款的重要使命,李鸿章于1896年7月18日亲自前往巴黎银行。到了巴黎银行之后,李鸿章

在巴黎短暂休整几日后,李鸿章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劳碌,履行他此次法国之行的三大使命:借款、洋务、通商。

为完成向法国借款的重要使命,李鸿章于1896年7月18日亲自前往巴黎银行。

到了巴黎银行之后,李鸿章不断询问自己不太明白、不太理解的地方,事无巨细。

到了保险金库,银行总办拿出俄国代中国保借国债的票据请李鸿章一阅,李鸿章虽然并不认识法文,但是一看到上面盖有中国驻俄罗斯的印章,马上提出自己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带一张回去。

但李鸿章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银行总办当即表示说,这是他人寄存之物,所以不能擅自相送。

参观结束后,巴黎银行在银行大厅为李鸿章准备了茶点,予以款待。

李鸿章见气氛、环境都不错,就不失时机地向总办探讨起清朝政府向外国银行借款的相关事宜。

很显然,李鸿章不愿意在清政府向西方国家的银行借款时被强行捆绑上一些政治条件,然而,他得到的巴黎银行经理总办之回复,却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意愿。

这位总办虽然口口声声说愿意做成这笔生意,而且所要利息也很低,但是却不能没有双方事前商定的某些“规条”,并且还要告诉众人,以便吸纳存款,使银行和储户都能获利。

因为清朝政府偿还能力有限,李鸿章也十分担心假如举借巨额外债之后不能按期偿还或无力偿还时,法国政府会不会派兵去中国替巴黎银行向清政府讨还这笔国债。

对于这一切,巴黎银行的总办也不置可否。

李鸿章意识到,他此行恐怕难以达成法国借款的使命,遂‘’一笑而别‘’。

然而,此时其内心深处的酸楚,不言而喻。

尽管筹建巨款之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遭遇某种挫折,但是李鸿章在法国访问期间,对洋务的观察却颇有收获,这令其深感不虚此行。

虽然李鸿章一向以“懂洋务”著称,但是他先前对于西方事物的了解,依靠的大都是间接经验,难免有一部分属于“道听途说”的性质,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为期两周的法国访问乃至整个欧美之行,虽然时间短暂,却令他眼界大开,获得了很多亲历、亲见、亲闻的实际体验。

7月18日下午,李鸿章及其随行人员在法国军官的陪同下,参观了武备学院,观看了学生们操演的阵法。看完表演,李鸿章对于表现颇为尽力的学生们心生怜悯,特别请求该院院长给学生们放假一天作为纪念,赦免当天受罚的学生,以示体恤。

19日,李鸿章前往植物园参观,院长设午宴款待他及其随行人员。

对于主人的盛情款待,李鸿章十分感谢,可是对法国大餐他却不敢恭维。

李鸿章因为长着‘’中国胃‘’,每次赴宴都无法消受主人精心准备的西餐美味。饿了只能由随行人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中国食品,供李鸿章大快朵颐。

21日,李鸿章前往著名的大织造局参观,在绸局参观织绸的生产过程中,他非常兴奋。

下午,李鸿章前往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院内藏有很多中国的宝物以及佛教珍品。

看到这些漂洋过海、被劫掠到异国他邦的中国珍宝,李鸿章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24日,李鸿章乘车前往克鲁沙,参观采煤、炼铁等矿工,为方便年迈的李鸿章出行,法国政府还特意调派上等火车供他使用。到达参观地点之后,地方官员备专车迎接,还派导游陪同并设宴款待李鸿章及其随行人员。

27日,李鸿章破例获得了允许参观造枪局。

除了深入细致地观察洋务之外,李鸿章还就中法通商事宜反复与法国政府进行磋商。

法国通过外交谈判等方式,力图使该国在中国西南地区通商顺畅。

而李鸿章的言谈话语传达出的信息,就是与法国商议照价加税问题,同样是他此次出访之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鉴于此,法国借机在谈判桌上开出各式各样的条件,如要求将越南陆路边界、铁路修建和通商税等问题一并解决,让法国人参与福建马尾造船厂的重建。

志在必得的法国外交官们甚至还以‘’必须各国皆允‘’为由,逼迫李鸿章及其随行人员就范。

对此,李鸿章虽然并不满意,但还是不得不给予这样的回应,“允许公式承办铁路,必尽力”。

随后,他通告总理衙门,算是总结了在法国谈判通商税则的部分成果。

李鸿章就税则问题所进行的外交交涉并未令法国得偿所愿,一些法国的新闻媒体认为法国政府笼络李鸿章的种种努力,必将和德国一样徒劳无功,便对此事大放厥词。

8月1日,李鸿章离开巴黎继续西行,来到哈费尔。该地商贸发达,李鸿章来到这里,正是为了考察商务,说服当地商人来中国投资。勒哈费尔的商人,听说李鸿章要来,也‘’聚于车站之旁‘,一睹这位中国使臣的风采。

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李鸿章的法国之行接近尾声。

除履行借款、通商、税务这三大使命外,李鸿章还就先前访问中未尽处理的外交问题,与不同国家的代表交换意见。比如他在法国期间,曾与来访的俄国银行总办罗启泰共同商讨中国东三省筑路的合同问题。谈判结束后,李鸿章即电告总理衙门。

李鸿章回顾此次法国之行时,不断强调自己在考察洋务、谈判通商等方面的收获,更说自己对西方‘立国政教‘’的方式有了新的体认和感知。特别是看到西欧最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欣欣向荣之发展活力时,他感触尤其深刻。

后来的历史也充分证明,来自东方古老君主制国家的李鸿章与西方民主制国家亲密接触所擦出的火花,不仅影响着他个人的生命轨迹,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晚清时期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