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九王夺嫡”事件的阶段性终结,《雍正王朝》中架空历史演绎的“逼宫事件”将该剧推向了另一个高潮,雍正帝胤禛和廉亲王胤禩之间的恩恩怨怨有一个较为合理的交代。“王道行之”的雍正帝、“假意贤明”的廉
导读:作为“九王夺嫡”事件的阶段性终结,《雍正王朝》中架空历史演绎的“逼宫事件”将该剧推向了另一个高潮,雍正帝胤禛和廉亲王胤禩之间的恩恩怨怨有一个较为合理的交代。“王道行之”的雍正帝、“假意贤明”的廉亲王,按照自古以来的正统思想,君臣之间,尤其是盛世王朝的君臣之间,这是必然的结果。
拉拢隆科多,将京城守备和皇宫宿卫完全掌握;拉拢四位旗主王爷,让关外八旗参将共管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将京郊军备掌握。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再加上四位旗主王爷,按照胤禩的设想,“八王议政”制度如果恢复,光是“八爷党”就能占据其中七个席位。如果“八旗议政”成为决策机构,那么雍正皇帝的皇位危矣;皇三子弘时的皇帝之位更无可能。
从廉亲王胤禩的“周密安排”和雍正皇帝的冷汗直流来看,如果没有皇十三子胤祥的擎天保驾,“历史”似乎就会被改写了!
《雍正王朝》中对于“九王夺嫡”事件的演绎,明显有着侧重和偏失,就具体的演绎桥段来看,就政治智慧和势力对抗而言,皇四子胤禛的真正对手,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八子胤禩。从江南募捐、追比国库欠款、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花钱买命案、血洗江夏镇、《百官行述》处理事件等等“九王夺嫡”事件中的具体组成,说到底都是胤禛和胤禩之间的对决。就算最后的死鹰事件,虽然表面上看是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间的内斗,但其本质仍是胤禩和胤禛关于皇位最后争夺的人为政局设定。
皇四子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以后,廉亲王胤禩仍是雍正皇帝最大的威胁,将其任命为总理事务王大臣乃系当时具体政局环境决定,更是雍正皇帝为了彻底铲除“八爷党”政治势力集团而麻痹对手、赢得时间的无奈选择。
等到胤禩等人串通四位来京“共议旗务”的旗主王爷,发动“逼宫事件”,用以强迫雍正皇帝交出统治权时,雍正帝胤禛和廉亲王胤禩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爆发。
从雍正皇帝由兴致勃勃、自信满满的状态转向冷汗直流、恍然大悟的神态转变,雍正皇帝对于廉亲王胤禩等人串通旗主王爷发动的“逼宫事件”似乎并不知情,甚至一度认为大清王朝马上就要变天。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雍正皇帝十几年统治以来的成就就是无法面对一个亲王级别的逼宫?如果怡亲王胤祥没能及时赶到,或者胤祥已经被胤禩等人暗害,雍正皇帝面对胤禩真就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会!
这次“逼宫事件”,不但从刚开始就牢牢掌握在雍正皇帝手中,其对事件的发展、延伸乃至最后结果都早已经预算成熟,对这次事件的处理更是雍正皇帝集中体现帝王心术的一次巅峰表演。
01、对胤禵的“特殊关爱”
“八爷党”的强大势力,对于雍正皇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个威胁严重到可以一举颠覆雍正皇帝的皇权统治。所以,对于“八爷党”势力集团的铲除计划早在登基之初就开始谋划。
仅就《雍正王朝》中的人设设定和桥段演绎来看,雍正皇帝绝对不是一个手足相残、辣手无情的冷血帝王。他刚一登基,就命令胤禵将军权交出,主要有三方面的打算:
1、胤禵手中掌握的西北大军对雍正皇帝的皇权统治根本就形成不了实际的威胁,康熙皇帝对于隆科多的临终托付;胤禛对于年羹尧川陕总督的官职安排,已经能够确保胤禵就算手握军权,也断不会、也不能发动兵变,颠覆政权。雍正皇帝真正担心的是胤禩会对胤禵百般引诱、暗中撺掇,将胤禵架在一个“不兵变便对不起康熙皇帝、便对不起原本属于自己的皇帝之位”的位置上下不来。
真要那样,以胤禵的莽撞和冲动,他肯定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时候不但是胤禛和胤禵两位亲兄弟之间的仇恨加深,更是对于大清王朝军事实力的巨大削弱,雍正皇帝初一登基本就不稳固的帝位就会变得更加举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
所以,他必须将胤禵先召回京城,只要夺掉他的兵权,上述担心便不复存在。至于,他的回京是对“八爷党”势力的增强,这对于雍正皇帝而言,根本就不足为虑。
2、胤禵和“八爷党”其余三位皇子毕竟有着亲属关系的区别,而且有太后在,雍正皇帝也不会像对付胤禩、胤禟等人那样,如此冷血、如此决绝。所以,雍正皇帝在消除胤禵对自己威胁的同时,还必须保证胤禵的生命安全和爵位等级,以在太后面前全了自己的“仁孝”之心。
而且,因为胤禵和雍正皇帝乃系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如果按照处理胤禩等人的手段对胤禵严加惩治,那么雍正皇帝所背负的“残害手足、冷血无情”等负面形象会更彻底、更牢固。所以,雍正皇帝必须单独对待这个亲兄弟,既要架空他又要保护他。
守护皇陵就是最佳安排。
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胤禩虽然被雍正皇帝暂时重用、暂时麻痹,但在胤禩心中对于皇位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雍正皇帝清醒的知道这一点,也就是从雍正皇帝任命胤禩为总理事务王大臣的同时,雍正皇帝对于胤禩等人肯定会发动的“政变”就开始防范。
将胤禵强行从“八爷党”中剥离出来,就是雍正皇帝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和皇十三子胤祥一样,胤禵也是带兵出身的阿哥,更是康熙皇帝亲自任命的抚远大将军王,其在清朝军队中的威望和号召力绝对不亚于甚至远超胤祥。
胤禩等人想要发动政变,就只能通过隆科多控制京城防务、控制皇宫守卫;也只能通过拉拢别人来控制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既然这些人能被胤禩等人拉拢,那么肯定也能被级别更高、能给其带来更好前程的雍正皇帝拉拢,所以雍正皇帝对于隆科多等人并不担心。
但胤禵则不同,从“九王夺嫡”事件开始,胤禵和胤禛就始终站在对立面,虽然在举荐大将军王的时候,两人曾经有过短暂的合作和默契,但这也只是“大将军王”和“川陕总督”之间的利益交换。而且,在皇位继承只能从胤禵和胤禛之间选择的时候,两人又彻底的站在了对立面,成为矛盾尖锐的政敌。如果胤禵留在胤禩身边,那么胤禩仅通过胤禵就可以掌握足以推翻雍正皇帝皇权统治的军事力量,而雍正皇帝则对此无可奈何。所以,雍正皇帝必须早做准备,必须让胤禵彻底远离胤禩。
在雍正皇帝对胤禵的“特殊关爱”下,胤禵已经对胤禩毫无帮助。没有了胤禵的“八爷党”,发动政变时,如果胤祥在,胤禩等人就会立马被秒成渣。如果胤祥不在,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都是雍正皇帝和胤祥的心腹之人,就算被关外参将共管,也只是“共管”,不能保护京城但也绝不会挥师进京,协助巅峰政权。
02、对隆科多的“既打又拉”
没有了胤禵,没有了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的协助,能够帮助胤禩等人的就只有一个隆科多!
隆科多是雍正皇帝的威胁吗?
是!而且,如果隆科多实心实意的协助胤禩等人,如果没有胤祥在,雍正皇帝就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隆科多担任着步军统领衙门都统的职位,毕竟他掌管着京城九门、京城守卫甚至从其擅自调动皇宫守卫的举动来看,隆科多似乎还担任着领侍卫内大臣的官职。所以,隆科多手中拥有的兵权足以推翻胤禛的皇帝之位。
但,雍正皇帝自登基之初就已经将隆科多通过“既打又拉”的政治手段,将其牢牢掌握,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大船上。
隆科多举荐一个微末小史担任山西巡抚,雍正皇帝毫不犹豫,立马答应;
年羹尧如日中天的时候,雍正皇帝亲自将年羹尧的儿子过继隆科多,以示恩宠,以示雍正皇帝爱护“左膀”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恩宠“右臂”的拉拢态度。
隆科多的长子长期沉迷妓院,而且敢于干预雍正皇帝处理苏瞬卿一事,虽然雍正皇帝并没有就此事处理年羹尧和其儿子,但却没给隆科多御前请罪的机会,以示敲打。
那么,雍正皇帝这些具体的安抚和敲打手段,奏效了吗?
答应是肯定的!而且,有三个方面足以证明:
1、隆科多为什么支持弘时,而不支持继位迹象非常明显的弘历?
隆科多在剧中不止一次的表示过对皇三子弘时的支持和站位,而对于继位迹象非常明显的皇四子弘历却并没有任何表示。按照隆科多在康熙朝的政治站位表现来看,隆科多对于政治站位的选择和确认能力绝非常人能及,这也是他能够在康熙朝晚年被重用;雍正朝位极人臣的主要原因所在。
那么,隆科多在雍正朝就糊涂了?就看不透雍正皇帝如此明显的传位安排?
肯定不是!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定支持皇三子弘时,甚至在同“八爷党”就“逼宫事件”进行利益交换的时候,仍然坚定拥护弘时继承皇位呢?
因为,这是雍正皇帝的刻意安排。
雍正皇帝虽然不像康熙皇帝一样,拥有24位成年皇子,但皇三子弘时和皇四子弘历之间的皇位之争,较之康熙朝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子之间有对皇位的争夺,就势必会结党朝臣、形成朋党,这就势必会对雍正皇帝的皇权形成威胁,甚至动摇国本。
所以,雍正皇帝就必须平衡和制约两大皇子的势力集团发展,隆科多就是雍正皇帝刻意安排用来增强弘时的政治势力,以达到制衡弘历势力集团的目的。
2、皇十三子胤祥口中的“密探”到底是谁的人?
在剧中,怡亲王胤祥不但是雍正皇帝的擎天保驾之臣,更是雍正皇帝获取民间舆论的重要途径。而且,胤祥在剧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自己的“密探”,那么,这些“密探”到底是谁?或者他们到底是谁的部下?
闲散旗人经常聚集的“伯伦楼”只要有对抗雍正皇帝的思想和舆论出现,便会第一时间被胤祥得知,从而上达天听。胤祥的门人和府中仆人因为地位尊崇而广为人知,没有成为“密探”的条件;雍正皇帝仅从胤祥处得知消息,说明这些“密探”也不是其“粘杆处”的秘密之人;而能随时出现在街头巷尾、酒楼饭店却不被人所注意甚至能被信任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在步军统领衙门长期担任“密探”职能的官兵!
也就是说,胤祥用来收集民间舆论的“密探”就是隆科多派去的!
3、在“逼宫事件”中,和雍正皇帝对抗的态度,为何较之胤禩更胜?
在“逼宫事件”中,胤禩间接表明自己“逼宫”目的以后,雍正皇帝“发现”了隆科多的“变节”。但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注意到,隆科多和雍正皇帝的奏对态度强硬到远胜胤禩等人和旗主王爷们。不论从爵位高低还是官职高低,还是获罪可能性来比较,隆科多就算是坚定支持胤禩等人“逼宫”,也只会气焰远低于胤禩等人才是。而且,作为雍正皇帝深为倚重和恩宠的肱股之臣,隆科多在变节以后,就算因为内心的道德谴责和传统观念影响,也会因为觉得愧对雍正皇帝而主动躲避雍正皇帝的质问。
隆科多非但没有丝毫的羞愧,没有丝毫的躲避,甚至还直面雍正皇帝,用清朝列祖列宗的“祖制”甚至想用“舅舅”的身份来教训雍正皇帝。
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胆量来自哪里?
应该肯定的是,他的底气和胆量并不是来自手中掌握的兵权,而是来自雍正皇帝的授意。
因为,隆科多只有在朝堂上明确表明了对胤禩的坚定支持态度以后,胤禩等人才会有恃无恐,才会敢于直接表明自己“收归雍正皇帝皇权”的政变目的,才会主动将“足以被抄家圈禁”的罪行暴露在朝堂。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就被冠以了“继位不正”的骂名,甚至背负上了“弑君篡逆”的罪行,面对胤禩等人的处处掣肘、时时作对,雍正皇帝如果贸然将“八爷党”尽数铲除,不免再多背上一个“残害手足”的恶名,这于雍正皇帝的正统统治、朝野舆论乃至皇权统治都非常不利。所以,他必须要让胤禩等人的罪行公然暴露,让自己有一个光明正大、名正言顺清除他们的理由。
隆科多的“骄横态度”,无疑让胤禩等人有恃无恐的将罪行彻底暴露在朝臣面前,让雍正皇帝终于有了清除“八爷党”而且足以让朝野内外信服的理由。
03、对胤祥的“性命相托”
两遍《雍正王朝》以后,笔者就产生了一个疑惑:廉亲王胤禩明知道胤祥对于西山锐建营和丰台大营的绝对掌握,知道没有了胤禵的协助,胤祥是自己政变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也是决定其政变胜败的关键人物所在,那么他为何不等到已经病重的胤祥去世以后再行发动“逼宫事件”,胜算岂不更大?
这就是雍正皇帝的刻意安排!
毫无疑问,怡亲王胤祥对于雍正皇帝的护驾作用非常重要,他的护驾并不仅仅在于对雍正皇帝自身,更是对雍正皇帝的皇帝权威、对大清王朝的稳固统治保驾护航。
科举舞弊案以后,深入简出的皇三子弘时逐渐表现出对政事的淡漠和消极,对于皇位争夺更是自觉无望而渐生退出之意。可就在雍正皇帝大力推行各项改革,独独不动旗务整顿的时候,皇三子弘时却主动提出了“整顿旗务”的“积极”建议。
雍正皇帝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财政改革已经明显形成定制和相当规模,但为何却对必须整顿的旗务、军务迟迟未动呢?他在等什么?或者他想通过旗务整顿来达到什么目的呢?
从胤禩等人在“逼宫事件”中的表述来看,除了关外的四位旗主王爷,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子胤俄再加上皇十三子胤祥则是剩余的四旗旗主,这也是所谓“八旗议政”的组成。雍正皇帝知道,一直对皇位并未死心的“八爷党”如果想要发动政变,想要推翻雍正皇帝的皇权统治,就只能趁着“旗务整顿”的大好时机,联合关外的四位旗主王爷,共同举事。
弘时对于旗务整顿的反常积极态度,让雍正皇帝看到了弘时背后胤禩的身影,雍正皇帝知道胤禩等人开始准备最后一搏了。
而彼时的皇十三子胤祥已经病入膏肓、行将就木,所以雍正皇帝必须趁胤祥这个拥有绝对保驾能力的“侠王”活着,才能一举铲除“八爷党”这个对自己皇权的最后威胁。
所以,弘时提出“整顿旗务”的建议后,雍正皇帝一口答应,而且支持其跟随廉亲王胤禩共同就旗务整顿进行商讨,共同担任四位旗主王爷的接待事宜。毫无疑问,这是雍正皇帝在给“八爷党”留出政变的准备时间,提供给他们密谋的空间。雍正皇帝在鼓励胤禩等人早点发动政变!
而对于怡亲王胤祥,雍正皇帝根本不用担心,就胤祥的地位和恩宠而言,他得到的保护丝毫不比雍正皇帝差,而且从胤禟等人对胤祥身体状况的蔑视语气能够看出,“八爷党”已经不将胤祥视为政变阻碍了。所以,雍正皇帝有足够的把握将自己的性命交付胤祥,而胤祥虽然只能靠抬行移动,但以他的军中威望和对丰台大营、西山锐建营的绝对掌握,他掌控或者重新掌控军队实权只是露面不露面的问题。
所以,雍正皇帝必须趁胤祥活着,趁胤祥能露面的时候,趁胤祥能够擎天保驾的时候,逼迫胤禩等人发动“逼宫事件”。事实证明,雍正皇帝对于胤祥的“性命相托”,让雍正皇帝最终取得了和廉亲王胤禩之间最后一次巅峰对决的绝对胜利。
参考文献: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小编为大家分享暗黑破坏神不朽法师传奇宝石怎么搭配-暗黑破坏神不朽法师传奇宝石搭配攻略...
退休工龄工资新规定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
佛头果是什么水果,佛头果也叫释迦牟尼,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佛头果的功效与作用的...
今夜无人入睡在线观看完整版!今日为大家带来的今夜无人入睡在线观看完整版是一款不会让...
小编提供的荒野乱斗怎么固定摇杆。荒野乱斗是一款快节奏的热血战斗手游。在游戏中玩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