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烟锁池塘柳”,考生:“太难”,结果却成了状元?

发布时间:2023-05-20 12:32:29 发布人:hao168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不是真事。古代科举制度是非常严肃的,岂能由某个人放了某个彩虹屁,哄得皇帝高兴,就能成为状元的?这不就太儿戏了吗?不过,虽然不是真事,但人民群众喜欢听,说明这故事还是颇有生命力的,里面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不是真事。

古代科举制度是非常严肃的,岂能由某个人放了某个彩虹屁,哄得皇帝高兴,就能成为状元的?

这不就太儿戏了吗?

不过,虽然不是真事,但人民群众喜欢听,说明这故事还是颇有生命力的,里面的故事性还真值得说道说道。

故事说的是,乾隆年间举行科考,有两份卷子文采势均力敌、难分高下,状元和榜眼当属这两人,但谁属状元、谁属榜眼,主考官无法定夺,只好请乾隆出面钦点。

在民间传说里,类似状元和榜眼难于决择的情况出现了很多次。

唐朝的都是“看脸”,谁帅选谁。

据说拥有状元才的钟馗就因为长得丑,落选了,愤然气死,死而为神。

又据说大诗人罗隐也是长得丑,从此亡命江湖。

盐枭世家出身的黄巢,也是长得丑,落草为寇,搞垮了唐政权。

宋朝喜欢看身体——宋太祖让两个文采旗鼓相当的考生摔跤,谁赢谁是状元。

比乾隆晚出现的慈禧喜欢看名字,刘春霖的名字比朱汝珍好,慈禧就选了刘春霖。

……

乾隆治学广博,琴、棋、书、画、诗、赋、歌、辞样样出彩,选状元可不会像宋太祖那样粗鄙,也不会像慈禧那样白痴,他想了个妙招,让这两个考生对对子,谁对得好,谁就是状元。

嗯,出什么对子好呢?

乾隆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自认为是无下联可对的绝对,云:烟锁池塘柳。

这个绝对一出,其中一个考生立刻面色大变,双拳抱拳,朝乾隆一拱手,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太难,太难!对不出来!告辞,告辞。”转身走了。

另一个考生本欲张口应对,却又觉不妥,眉头一蹙,回思细想,反复推敲,时如老僧入定,一动不动,时如疯癫,如痴似狂,长思不得,最终口吐白沫,仰天晕倒。

那么,这两人都对不出下联,该定谁为状元呢?

按一般人的逻辑,第一位见了上联,立刻当缩头乌龟,应该是个懦夫、胆小鬼,直接淘汰。

第二位奋力应战,虽然最终败阵,但也殚精竭虑,精神可嘉,可以定其为状元。

但是乾隆哈哈大笑,对考官说,把晕倒之人抬下!然后朱笔一挥,把先告辞那位定为状元。

众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齐问:为什么?

乾隆眉飞色舞地解释道:“老夫,哦,不,朕这一个上联可是绝对,天下人绝不可能有人能对得出下联。第一位刚刚听到,就秒懂其难,可谓高手中之高高手;第二位不其知妙,自不量力,白白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终于心力交瘁,可笑可笑!”

故事非常有意思,结局出人意外,却也有几分歪理在其中。

尤其是故事推出“烟锁池塘柳”这一上联,更引无数人跃跃欲试,挑战乾隆,挑战绝对,一旦对出,就以状元自居,洋洋得意,其乐无穷。

故事也因此生命力极强,越传越广。

实际上,编故事之人是从明朝陈子升的作品《中洲草堂遗集》中摘录出“烟锁池塘柳”这一上联的。

而陈子升在书中已记载有他自己所对的三个下联,分别为“灯垂锦槛波”、“烽销极塞鸿”、“钟沉台榭灯”,都非常妙。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