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除了八旗兵之外,其实有一支军队更为重要

发布时间:2023-05-20 13:23:54 发布人:hao168

绿营其实是满清因客观需要,而在八旗之外建立的常备军队。清朝(后金)虽然是以八旗兵起家,入关之后虽然八旗军队已达二十万之众,但面对庞大的明朝疆域,这些兵力根本不足,于是便在八旗之外开始招降和吸收蒙古人和

绿营其实是满清因客观需要,而在八旗之外建立的常备军队。清朝(后金)虽然是以八旗兵起家,入关之后虽然八旗军队已达二十万之众,但面对庞大的明朝疆域,这些兵力根本不足,于是便在八旗之外开始招降和吸收蒙古人和汉人士兵,因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故称之为“绿营”。

绿营的兴起与衰落

努尔哈赤以祖、父十三副遗甲起兵,在兼并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开始创建八旗制度,此后八旗便成为了后金的常备之兵。随着地盘的扩大,以及对明作战的需要,数量有限的八旗兵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然而,由于女真各部人口毕竟有限,为了满足持续扩张和战争需要,因此早在入关之前,后金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吸收部分蒙古人和汉人势力,从而在满八旗之外又设立的蒙八旗和汉八旗。而在入关之后,虽然八旗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但面对庞大的明朝疆域,这些军队仍然远远不够。

为了彻底一统天下,同时加强对已占有土地的统治,清政府便开始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新的军队,其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故称之为“绿营”,用来作为八旗军之外的常备军队。

清初时期,绿营的职责还只是镇守疆土,然而由于八旗的迅速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开始不断加强。到康熙年间平三藩之时,清军便已经以绿营为主,在平定三藩过程中,先后有四十余万绿营兵被派往前线。

而到了乾隆、嘉庆两朝,绿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万,完全成为了满清的军事主力。然而由于天下承平已久,绿营也开始逐渐腐化,在嘉庆元年(1796年)的“川楚教乱”中,绿营甚至已经无法对付擅长游击作战的白莲教徒。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叛乱之时,绿营已经腐化堕落到了极点,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同治时期,朝廷开始多次裁撤绿营,绿营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清末新军成立之后,绿营便已经名存实亡了。

绿营的建制和管理

绿营主要以步兵为主,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也就是对外作战和各地守军两种,此外还配有一定的骑兵和水师。

在建制方面,其主要分为标、协、营、汛四种,其中营为基本单位,每营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六七百人,每营下辖若干个汛,而标和协则统辖一至五营不等。标一般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所属,协则为副将所属,营则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汛则为千总、把总、外委所属。此外,绿营还分为京师、行省、边区三个部分,京师设巡捕五营,隶属于步军统领。内地各直省则均有兵额不一的绿营兵驻守,其中闽广最多,安徽最少。通常情况下,绿营兵会按距离远近和水路冲缓,分汛布防。

在武将层面,绿营兵种最高的武职为总督,可以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官。而各省的绿营,自巡抚、提督、总兵所属的各标以下,全部由总督节制。巡抚在原则上不节制提镇,但在不设总督的省份及巡抚兼任总督的省份,却可以节制镇协。此外,江苏、湖南、福建、台湾、甘肃、新疆和贵州等省,巡抚也有节制总兵之权。

而为了防止藩镇割据的局面出现,清廷也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一是以文制武,地方绿营的各级统兵官均归地方最高文官统辖或节制。二是相互分权、相互牵制,总督可以节制巡抚、提督、总兵,但提督和部分巡抚也可节制总兵以下各级武官,这就分散和限制了总督的指挥权。又如总督、巡抚、提督都有调遣兵马的权力,但是他们除了统辖为数不多的本标人马外,却不直接统辖其它镇协营兵。重兵虽然由总兵管带,然而总兵却并无调动兵马的权力。三是实行兵皆土著,将则调补,兵籍和兵饷的发放统归兵部的制度,于是将不得私兵,兵不为将有,权力悉归中央。

综上所述,纵观绿营从建立到消亡的整个历史,我认为比起八旗兵,绿营在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当中,发挥的作用显然要更为重要。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