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洪承畴从大明主将到大清降将,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05-20 20:40:59 发布人:hao168

洪承畴一直以来是个争议极大的人,原本在明朝位高权重,是大明后期的柱石人物之一,到后期却突然背叛明朝投向大清,并且带领清军横扫了中华大地。其中洪承畴叛变的原因惹得人们众说纷纭,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洪承畴

洪承畴一直以来是个争议极大的人,原本在明朝位高权重,是大明后期的柱石人物之一,到后期却突然背叛明朝投向大清,并且带领清军横扫了中华大地。其中洪承畴叛变的原因惹得人们众说纷纭,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洪承畴,福建泉州人,年少贫寒,却才华横溢,于二十三岁高中进士,在三十少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古代可算得上是前途光明。但当时大明的情况不太好,外有满清外族在关外肆虐,内因灾荒有流民在各地游荡,两者给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带来了巨大威胁。

洪承畴的仕途倒是非常顺畅,不久就做到了陕西参政,后被发现军事才能,深得皇帝崇祯的信任,其本人也是不负众望,以“杀”的方针和自身的谋略一举荡平了当时陕西的流民,并且多次击败起义军,俘杀了闯王高迎祥,身份也是扶摇直上,从陕西三边总督升任至兵部尚书,并总督五省军务,成为了当时抗击起义军的一面旗帜。

时间终于来到了1639年,辽东战事告急,随着大明王朝的优秀将领孙承宗、熊廷弼、卢象升等人死亡,洪承畴成为了当时大明最优秀的将领,被崇祯紧急任命为辽东总督率领大明最精锐的一批士兵将领守卫重要的锦宁防线。1641年,清兵围攻锦州,崇祯连忙催促洪承畴率领13万援助锦州,部队不敌善于野外作战的八旗军队,后退守松山,不久也被攻破,洪承畴也被清军所俘获。

据史记载,洪承畴起初是愿一死以报国家的隆恩厚望,这也是他所信仰的儒家所推崇的仁义之道。

皇太极想收服洪承畴,他太重要了,从政治层面上看,作为大明最高级别的军官投降大清无疑会沉重打击明朝抗击八旗军队的信心,从军事层面上看,有了一位熟知大明军队底细甚至于部署如何的人在以后入关时攻克大明各地会简单得多。

于是,皇太极不择手段地进行着诱降洪承畴的工作,最后请出了他最信任的汉臣范文程来劝降洪承畴,洪承畴一开始不为所动,范文程慢慢地跟他讲起了古往今来的事,忽然间梁上有灰尘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拂去了灰尘,范文程于是知道了洪承畴可以被拿下。“惜其衣,况其身乎?”范文程归而告诉皇太极说,后果然洪承畴归降大清。

民间对于他归降也有种种猜测,最为出名的便是有点桃色风情的庄妃劝降的故事了。可能后世对于这位大明最后的武力支柱轻易地投降的不满,便编造了这一故事,故事里面洪承畴被庄妃这位美人所征服或说是迷住,英雄难过美人关嘛,然后就投入了敌营。

但民间故事又未免太浅薄,一是作为一名深受儒家文化教化的儒士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弯下自己的膝盖;而是一位高傲的上位者真的会用这么下三滥的招数来收揽一位以前的敌人吗?庄妃当时的地位可不低,要是用美人计大可不必用庄妃,随随便便在王公大臣家里找一位大家闺秀就行了嘛!

原因有三:

一是他骨子里存在着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他想完成这些目标,而腐朽的明王朝已经不具备让他完成理想的客观条件,一群不停剥削百姓的贪官和一位猜忌多疑、政无定法、残暴寡恩的君主已经注定了明王朝灭亡的命运。此时清王朝却在蒸蒸日上,宛如初生之朝阳,露出了勃勃生机,洪承畴这位机敏多智的将军也看到了这点。

二是虽然自己是俘虏的将领,但是皇太极却露出了非一般的重视与尊敬,而崇祯帝呢?哪怕你做得再好,他那多疑的心灵也不会停止猜忌自己,可供参考的前车之鉴就有袁崇焕、熊廷弼、孙传庭等一众名将,这些人无一不是为了守卫大明王朝贡献了一生的人,最后的结果却凄惨无比,大部分不是死在敌人手上,是死在那无耻的党争还有皇帝的猜忌上面,对军人来说生时为国奉献一生死后死却于宵小之手是无法忍受的。

三是为了黎民百姓,他看出了明朝必走向灭亡的局势。在改朝换代的时候,百姓才是最受苦的,最快地结束掉这场战争也是减少百姓受苦的一种方式,而他有这种能力,他熟知明朝军队的战斗水平和大致的军事部署,结合战斗力远超普通军队的八旗部队,他自信能迅速地攻克全国各地,使华夏大地重归一统。

当然,可能他只是一个怕死的懦夫,但往事已成烟云,我们不可能知晓他那时是怎么想的,只能根据历史所记载的点点滴滴去猜测。清朝的人也把他编进了贰臣传来贬斥他,至今人们还在非议这个不知如何定义的历史人物,或许也算是历史对他判降的一种惩罚吧!

参考资料:《明史》

《清史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