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刘墉,果真配称“好官”?其实,他比贪官和珅更可恨

发布时间:2023-05-22 02:46:14 发布人:hao168

刘墉是清朝时期的名臣,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多为“奉公守法、为官清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著名演员李保田主演的《宰相刘罗锅》让人印象深刻。剧中的“刘罗锅”就是刘墉的原型,在李保田的演绎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刘墉是清朝时期的名臣,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多为“奉公守法、为官清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著名演员李保田主演的《宰相刘罗锅》让人印象深刻。

剧中的“刘罗锅”就是刘墉的原型,在李保田的演绎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清官的仕途之路。然而这些影视形象多是呈现他正面积极的一面,对认识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有误差的。

我们都说要“以史为鉴”,不管是对历史事件还是人物的理解都以史料记载为主。而正是因为通过史料去分析了刘墉这个人之后,发现他也不像电视剧中演得那么好。

仕途不顺

在清朝乾隆年间出过两个非常有名的大臣,他们都是乾隆皇帝的心腹大臣,一个是和珅,另一个就是刘墉。而刘墉从一个小官走到宰相之位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刘墉出生在山东诸城的一个名门望族,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予了他非常好的教育条件。他父亲刘统勋在朝中深得乾隆的赏识,是为一代名臣。他也因为这个关系得以举人的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

殿试之后他考中了第二名进士,随后被安排到翰林院担任编修,后来又被升迁为侍讲,这也是他仕途的起点。但不久后,他的父亲刘统勋因为在办理军务的时候有失宜之职被皇帝下狱,刘墉也遭遇牵连。

但乾隆还是很器重这对父子的,不久后就把他们俩放了出来。但刘墉此刻又被降级成为翰林院编修。一年后,乾隆将他调到广西任乡试的主考官,他也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为官生涯。

在地方上,他曾任乡试主考官、安徽学政等职。在任期间他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任何的闪失。后来他针对当时贡生、监生管理混乱的状况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深得乾隆的肯定。

四年后乾隆将他提拔为江苏学政,临行前乾隆还写了一首诗赠予他并表达了对他寄予厚望的信念。刘墉也不辱使命让当地的科举乱象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当时他到扬州主持考试,因为严格把关,使得一些作弊之人最后都不敢入场。后来他还将对当地的政治印象书写成文上奏给乾隆,得到乾隆的夸赞。

虽然乾隆赏识他,但却未给他升职,也没有要调任他回到京城的意思,刘墉的仕途也一度遭遇停滞。

官海沉浮

刘墉因为家境的原因,心中多少有点文人的傲气。他在江苏学政岗位上劳心劳力,结果多年也只换来乾隆的一句好评,这于他而言是非常郁闷的。他一直想寻找个机会能够让乾隆改变主意。

直到乾隆二十六年的时候,这个机会才终于到来。当时有个监生叫阎大镛因为“抗粮案”被捕入狱,朝廷委派刘墉来主审他的案件。他在审理的过程中,发现阎大镛所著的《俣俣集》出现了反清的言论。

刘墉看到这里大喜过望,于是便将这些诗稿打包呈给了乾隆。随即乾隆大怒,于是立即下令要从严处置。此案之后许多人遭到株连,刘墉也获得了“忠君爱国”的荣誉称号。

文字狱每个朝代都有,但以清朝最盛,乾隆时期最广。当年雍正时期的“吕留良一案”就成为了清朝文字狱中的典型案例。那时乾隆也曾经历过,因此对反清诗文是非常痛恨的。

刘墉掀起这股文字狱之后,他也终于迎来了加官进爵的机会。从乾隆二十七年开始,他先后出任了山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官职也一升再升。

他在担任冀宁道台的期间,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国库的银两被革职查办,刘墉因为失察之罪被判极刑。但最终因为乾隆爱才免去了死罪,被发配到军台赎罪。

直到乾隆三十四年刘墉因为父亲的关系被重新任命为江宁知府。这次能够脱身重返官场,刘墉倍加珍惜。在江宁地区的时候,他为官清廉,奉公守法,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

随后乾隆念他有功将他升任为陕西的按察使,没过多久他父亲去世,按照清廷的规定,刘墉需要回家服丧三年。

丧葬期满了之后,刘墉被招为内阁学士,在南书房任职。至此他也暂时结束了在地方任职的历史。在职位上他一直勤勤勉勉,不敢有所懈怠,生怕乾隆又将他调走。

但刘墉怕什么就偏偏来什么,第二年江南乡试正考官这个职位尚缺,乾隆想起了担任多年学政的刘墉,于是便任命他为江苏学政走马上任。刘墉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为官之道

重新回到江苏这个地方,让刘墉感慨万千。他对京城的向往一直萦绕在心间,因此重新获得重用的想法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还真的让他等到一次机会。

这一次刘墉也是故技重施,当时秦州有名举人叫徐述夔,他的诗句中“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被刘墉抓到了把柄。他像当初状告阎大镛一样以同样的方式将这名学子给拉下水。

最终这场“文字狱”成为了清朝有史以来最大的冤案,惨遭株连的多达两百多人。刘墉踩着学子们尸体而上,再一次得到了乾隆的嘉奖,又重新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京城。

不过这次回来刘墉年岁也大了,多年在官场中经历的沉浮不定让他出现了疲惫不堪的状态。那时候和珅得到乾隆的赏识,成为朝廷中大权在握的人,刘墉的仕途也处处受到了限制。

他再也不复当年在江宁时候公正廉明、不畏强权的形象作风,而是成为了一个深谙官场规则,对和珅“虚以为蛇”之人。当中的转变除了他害怕自己在被乾隆降级处分之外,有了更多明哲保身的含义。

那时“无为便是无错”成为了刘墉的为官之道,在此种座右铭的影响下,刘墉开始了懒惰的行事作风。但乾隆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他不称职的行为,于是对他多加训斥。

有几次还被乾隆骂得狗血淋头,他也多次被降职处分。嘉靖帝登基之后,对刘墉的评价也是“不干实事、为人懒散”。虽然后来嘉靖帝委任他成为体仁阁大学士,但也是实在没人不得以为之。

纵观刘墉的官场之路,他实在算不得一个好官,甚至比和珅还要可恨。和珅虽然贪,但是他做事尽心尽力,也没想过踩着谁的肩膀上去。但刘墉不同,他两次升迁都沾染了“文字狱”中学子们的鲜血。

虽然他曾经有过一段为官正直为民体恤的时候,但后期拿着俸禄却不干实事的懒散作风实在不能算得上一个称职的好官。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