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和溥仪间还有一位“皇帝”,在位仅3天,名字如雷贯耳

发布时间:2023-05-22 04:17:55 发布人:hao168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17岁入宫成兰贵人,第二年晋封懿嫔,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咸丰驾崩后,她的儿子载

慈禧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17岁入宫成兰贵人,第二年晋封懿嫔,生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咸丰驾崩后,她的儿子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慈禧也成为了清朝的真正掌权者。

因为咸丰只有同治一个儿子,可想而知,同治的人生是多么享受,多么顺风顺水,他即位没有任何压力。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同治称不上是一个好皇帝,经常疯玩,喜欢去烟花柳巷。他在这样的生活中彻底迷失自我,因为种种原因,年仅十九岁就去世了。

儿子的离世,让慈禧非常悲痛,因为清朝皇位继承一直遵循着“父死子继”的传统,但是同治早早去世,并没有子嗣,他也没有兄弟姐妹,让清朝江山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慈禧明白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事已至此,她更应该把握住的是自己的权力,她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同治刚死没多久,慈禧就在养心殿的西暖阁召开紧急会议,这是决定清朝命运的重要会议,目的是为了选出合适的君主。

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由四部分人员构成:以恭亲王为代表的皇族成员、军机处、内务府、同治皇帝的老师们。

前三类人都会影响到朝廷局势,同治的老师们没有任何话语权,当时会议讨论很激烈,慈禧当时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想自己登基,她更喜欢的还是躲在幕后,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她不会选择年纪大的皇室宗亲,在多重考虑下,四岁的载湉就成了光绪帝。

在立光绪帝这件事上,慈禧说了这样一句话:文宗无次子,今遭变故,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年乃可教育。

慈禧总算是证明了自己的权力,这句话就是说自己是在为文宗皇帝选儿子,选儿子是皇家的私事,跟那些军机大臣没有关系,让他们别掺和。

醇亲王听到自己的儿子将成为皇帝,他没有开心,反而是瘫软在地,大哭起来,醇亲王心里高兴、难过、兴奋、惆怅,可谓是五味杂陈。

醇亲王知道慈禧的手段,自己的儿子又怎么能是她的对手,自己的孩子落到慈禧手中,不过是下一个傀儡罢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于非命。

后来的结局,正如醇亲王预料到的那样,光绪的生活并没有多好,最后甚至被害死。

慈禧本想找另一个傀儡,但光绪显然并不像同治,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凭借努力光复大清朝。

光绪推行变法新政,在政治、军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对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

光绪是个好皇帝,但是他手中没有实权,终归是斗不过慈禧。很多人说,光绪是史上最命苦的皇帝之一,从进宫到囚禁,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向慈禧长跪,他跟慈禧一样争强好胜,但是他总是棋差一招,慈禧从未给过光绪好脸色。

慈禧需要的是听话的傀儡,而不是改革的“好皇帝”,因此慈禧就想将光绪废掉,然后从皇族中再找一个新的接班人。

当时慈禧并没有选中年幼的溥仪,而是将目光放到了端亲王载漪一家人的身上,他的二儿子溥儁的生母,是慈禧的亲侄女,所以慈禧将溥儁封为皇太子。

当时溥儁的一切吃穿用度等都采用皇帝的规格,慈禧计划让光绪在年内禅位给溥儁,虽然当时朝廷里的人意见都很大,认为他并不是最佳的皇帝人选。光绪当时身体健康,也有不少臣子拥护他。

不过这不能让慈禧打消这个念头,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溥儁正式代替光绪在奉先殿行礼,直至最后被大臣们发对被迫终止,也不过才三天的时间,光绪没有让慈禧如愿,溥儁依然是大阿哥的身份。

后来光绪身死,溥仪即位,没多久,清朝灭亡,中国的封建历史也就此结束。溥儁很难说是不幸还是幸运。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