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大臣能够猜透康熙的心思,却为何前半生得志,后半生失意

发布时间:2023-05-22 10:24:59 发布人:hao168

康熙晚年,皇宫中正在上演着一出好戏,大臣们惶惶不安不说,皇子们也惶惶不安,因为“九子夺嫡”马上就要出结果了,而这个结果将改变很多人的一生,成则王败则寇。康熙到底想让谁当继承人我们不知道,在康熙生前他没

康熙晚年,皇宫中正在上演着一出好戏,大臣们惶惶不安不说,皇子们也惶惶不安,因为“九子夺嫡”马上就要出结果了,而这个结果将改变很多人的一生,成则王败则寇。康熙到底想让谁当继承人我们不知道,在康熙生前他没有说,可能说了也没有公布出来,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疑案。

康熙的九位皇子根本猜不出康熙的什么想法,因此也只好着急的等待着,该做的都做了,该陷害的都陷害了,该打击的都打击了,以四皇子和八皇子为首的双方看似非常的平静,当康熙闭上眼睛不再睁开的时候,隆科多宣布康熙的遗诏,四皇子胤禛继承皇帝位。

九子夺嫡的事件告一段落,从上面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九位皇子根本就不知道康熙什么想法,也猜不出康熙究竟想让谁当皇帝,也可能是康熙在皇位上坐的太久了。不过在康熙早期的时候有一个人非常的清楚康熙的心思,他也是康熙最为倚重的一位重臣,不过这个人前半生得志,后半生失意。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纳兰明珠,他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儿子叫做纳兰性德。首先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纳兰明珠和康熙的关系,纳兰明珠的祖父是叶赫那拉部的首领,而这位首领的妹妹是康熙的奶奶的母亲,也就是康熙的曾祖母。

这位首领后来在和努尔哈赤对打的时候战死了,纳兰明珠的父亲带着人投靠了努尔哈赤。两个部落其实打来打去最后都是一家人,都有着亲戚关系,纳兰明珠还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所以辈分上面是比康熙长一辈的。

和皇帝扯上亲戚关系,只要不是笨蛋基本上都能爬到很高的位子,纳兰明珠不是笨蛋,而是一位十分聪明的人,不过他最终能够成为皇帝信任和倚重的人还得多亏另外一个人,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能够猜透康熙心思的纳兰明珠前半生才得志。毕竟皇帝的亲戚多了去了,多一个纳兰明珠不多,少一个纳兰明珠不少。

和纳兰明珠命运有关系的人叫做索额图,他的父亲是康熙的辅政大臣索尼,但是他去世的早,又因为另外两个辅政大臣根本不是鳌拜的对手,所以当时康熙身边唯一把持朝政的就是鳌拜。当时的鳌拜被人称为鳌少保,权倾朝野。

康熙越看越觉得鳌拜不顺眼,虽然他是大清朝的第一勇士,但康熙深深的知道属于他的东西被这个胡子拉碴的老头夺去了,康熙后来基本上也不管朝政了,因为鳌拜在管着,他心中就只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除掉鳌拜这个碍眼的老头,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时候索额图就出现在了康熙的身边,他为康熙出谋划策,因为倒下一个鳌拜,很多人就有出头之日了,索额图的算盘算的非常好,他认定跟着皇帝混比跟着鳌拜混更好,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要好,况且就算康熙没有办法除掉鳌拜,熬也能熬死他。

康熙后来用摔跤的少年把鳌拜生擒了,自己亲自管理事物,鳌拜是悲惨的,但也是自找的,索额图是幸运的,但也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从此朝中除了康熙外,索额图成为了大臣们争相恭维的对象,毕竟索额图是康熙身边的红人,讨好他让他在康熙面前美言几句比自己闷着头苦干三年都强。

就这样索额图慢慢的培养着自己的势力,渐渐的在朝堂上都能够显露出来,比如康熙问群臣对某件事有什么看法的时候,如有有一位大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而索额图反对的话,很多的臣子都会站出来反对,这是康熙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因为索额图做大之后势必会影响他的地位,说不准还会成为另一个鳌拜。

自古帝王最擅长的就是权衡之术,康熙决定在提拔一个人和索额图抗衡,于是纳兰明珠就被康熙看重了,接着他的官职就蹭蹭的往上升,朝中的大臣们也都是明白人,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因此那些以前得罪过索额图或者不被索额图待见的人纷纷转向纳兰明珠,朝中出现了两股平衡的势力,分别以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为首。

当年吴三桂打开关门放清军入关立了大功,所以顺治就把投降清朝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个人派到了西南三省驻守,到了康熙年间,三方势力越做越大,康熙也意识到了吴三桂的野心就打算撤藩。

这件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这三个藩王之间不太和睦,吴三桂在云南发展的越来越大,而尚可喜逐渐的被吴三桂打压,尚可喜一怒之下上书朝廷说:吴三桂欺人太甚,我不干了,辞职回家享晚年去,你们把藩王封号给撤了吧。

康熙看到尚可喜的奏折之后召集群臣问大家有什么意见,索额图说撤藩会引发吴三桂的叛变,纳兰明珠说撤藩势在必行,越快越好。当时纳兰明珠已经看清了局限知道了康熙的打算,所以坚持主张撤藩。康熙在听取了群臣意见之后,实际也就两个人的意见,其他人都不敢吭声,说道:吴三桂早有谋反之心,如果不尽快除掉将养虎为患,撤藩!

撤藩命令下达后,吴三桂起兵造反,耿精忠起兵造反,尚可喜是不管事的,他的儿子尚之信却会凑热闹,也跟着起兵造反了。当南方三位藩王造反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索额图义正言辞的向康熙说道:本来没什么事,非得撤藩,现在倒好,南方三省造反,又得用兵,我建议把当初说撤藩的人给处死。

康熙听完索额图的话之后十分生气,因为最终拍板的人是康熙啊。索额图被康熙骂了一顿之后还是任劳任怨的帮助康熙出谋划策,先把吴三桂等人消灭再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索额图就和纳兰明珠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了。

后来三藩被撤,吴三桂等人皆被处死,而最可怜的当属建宁公主吧,丈夫是吴三桂的儿子,然后被康熙处死了,最后连儿子也被处死了。有时候外面的大事背后,隐藏的是很多很多的可怜人,他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只能够默默地承受着家破人亡带来的凄凉和孤苦。

纳兰性德更加的受康熙器重了,虽然他十分的聪明,知道皇帝的心思,但他和索额图其实是一类人,很多人都和他们是一类人,手中有了权势之后就开始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说卖个官职,赚点私利,当初治理河道的时候,河道总督只是修建了上游的堤坝,而不管下游,所以很多人就建议把下游也给治理了。

这件事情最终闹到了康熙那里,康熙做出了明确的指令,下游也得修建堤坝,可是纳兰明珠却在其中持反对意见,最终这项工作两年内也没有做完,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能明白纳兰明珠虽然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却丝毫没有自己的底限。

康熙二十六年,直隶巡抚给康熙递了一道密折,上面罗列了纳兰明珠所有的罪行,并且说纳兰明珠把所有的官都给卖了。康熙急召直隶巡抚进京询问调查,最终查实却有其事,纳兰明珠被捕下狱,按律当斩。

在狱中的纳兰明珠仔细回想了自己这前半生的得志,发现他的存在是用来抗衡索额图的,而光靠他一个人也是无法抗衡索额图的势力,康熙看重的是以他为首的势力,这股势力是康熙需要的。

当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纳兰明珠给前来看望他的夫人说:现在你们去散步我谋反的罪名,最好让索额图去皇上那里说我要谋反。夫人:康熙的心思老爷别猜了,纳兰明珠说道:我这次猜对能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于是夫人照做了。

索额图知道了纳兰明珠想要谋反的消息后赶紧去汇报给康熙,康熙听完纳兰明珠要谋反的消息后却笑了,索额图很是不解,但康熙把他打发走了,然后康熙嘀咕了一声:明珠啊明珠,也只有你能猜透朕的心思了。

不久以后纳兰明珠被康熙放了出来,如果谋反罪名成立后,那么和纳兰明珠有关系的人基本上都要被处死,到时候整个朝堂又只剩一个索额图了。

虽然纳兰明珠被放了出来,不久之后还担任了朝廷的职位,但康熙也没办法再重用他了,纳兰明珠前半生很得志,后半生却很失意,不过这一切的一切还是他自己的问题,在利益面前迷失了自己。

至于他的对手索额图因为参与到了皇子之间的争斗当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就是这样子的吧。大家觉得纳兰明珠聪明吗?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