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其实唱的不是康熙,而是郑成功

发布时间:2023-05-22 10:25:21 发布人:hao168

2001年,一部《康熙王朝》走入人们的视线,距今已有19年。看过该剧的人们或许已经模糊了剧情,但是绝对不会忘记那首铿锵有力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一声声高歌仿佛是对命运不甘的嘶吼,让人愈发敬佩起

2001年,一部《康熙王朝》走入人们的视线,距今已有19年。看过该剧的人们或许已经模糊了剧情,但是绝对不会忘记那首铿锵有力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那一声声高歌仿佛是对命运不甘的嘶吼,让人愈发敬佩起这位康熙大帝。

可是你知道吗?康熙在位61年,乃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更是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实在不符合"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中壮志未酬的悲剧情感。细细探究起来,这首歌更像是写给民族英雄郑成功,并非写给康熙的。

巨大利益之下,"海禁政策"形同虚设,盛行

郑成功,中学历史课本中在南明末年击退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历史上的郑成功,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他的背后依靠的是海商中的龙头老大"郑氏家族"。

郑氏家族发家于素来以"海禁"著称的明朝,是活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商"。当然,在禁止海上贸易的朝廷看来,郑氏家族不是海商,而是海贼。

彼时世界正处于大航海时代,荷兰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伟大航路,将印尼的香料群岛当作了自家的后花园。香料养肥了荷兰这个不足河南省面积1/4大的"弹丸之地",打出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奠定了荷兰海上霸主的地位。

仅仅凭借香料,便让荷兰如此富裕,更何况中国的茶叶、瓷器与丝绸,具让荷兰渴望无比。荷兰商人开出很高的价钱收购这些"中国特产",在巨大的利润之下,即便明朝有海禁政策,浙江、福建一带的海商活动从未停止。

郑氏集团就是众多海商之一,与日本、荷兰交易往来密切,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就是正儿八经的日本人。而后,郑氏集团做到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可谓是东南沿海一霸。

郑家在海边叱咤风云,赚得盆满钵满。大明朝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整治措施,这盖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自顾不暇。此时崇祯当政,明朝内有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外有清军吞并蒙古,像一头猛兽一样趴在大明的脊梁上,虎视眈眈。

终于,农民军最先取得了胜利,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逼着崇祯自缢,建立了"大顺"政权。紧接着,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宣告着明朝的覆灭。明朝残余政权大多逃亡南方,以南京为都城建立了"南明"。谁知南明还没有南宋坚持的久,仅仅18年便覆灭了。

虽是"海贼",但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偏安一隅的郑氏集团目睹了大明的种种动荡,抛去郑氏集团种种违禁的海上贸易活动。郑成功生于明朝,长于明朝,有一腔忠君爱国之心,见到国家动荡,他毅然地站了出来。

郑成功打着大明的旗号,在福建沿海一带抵御清军,一度攻入过南京。只是愈进行胶着,郑成功愈是看清,大明气数已尽,清军的大势不可阻挡,负隅顽抗已经没有意义。

一腔抱负无处施展,郑成功万分不甘心的撤军。回到福建一带时,遥望着台湾海峡,郑成功突然想到,台湾此时还是荷兰的殖民地。他更加气愤,祖国被内外分割,他的愤懑之情满溢胸内。

清军势大无可奈何,小小的荷兰竟也如此嚣张。思及此,郑成功便发动了收复台湾的战争。他带着山河破碎的国仇家恨,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凭此永垂青史。

彼时,只有台湾这一座孤岛属于大明,成为了大明最后的"火种"。被视为"海贼"的郑氏集团,也成为了大明最后的希望。

康熙抢了郑成功的歌,也剥夺了郑氏集团的政权

纵观郑成功的抵抗清军、收复台湾的历程。他一生征战,相较于康熙一生中寥寥三次亲征,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豪情一词更适合来形容游侠,放在帝王身上有些违和,特别是长于深宫的康熙。但是放在长于海浪中的郑成功的身上,便会合适许多。大风大浪没有浇灭他胸中的豪情万丈,不然他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抵抗清军、去驱逐荷兰。这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郑成功少年无忧,成年后肩负大业,打着大明的旗号讨伐清军,期待能够复兴大明,不正是歌词中所说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吗?

唱到副歌部分:"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时,细究起来,这每一句歌词都像为郑成功"量身定做"。

以一个大明子民的视角来看,满清骑兵入关,一路南下击破南京城,可不正是铁蹄铮铮,踏遍了大明的万里河山吗?这显然与出身异族,以侵略者身份入关的康熙无关。

再者,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城,虽说经济上属于沿海地区,但是地理上并不属于沿海地区,康熙又从何"站在风口浪尖"处?相反,郑成功长于海上,倒是常常可以得见何为"风口浪尖"。

而后便是"日月旋转"这四个字,"日、月",恰好组成了一个"明"字。如果这还不足以证明这是大明的"明"的话,不妨来看一下郑成功以光复大明的口号抵抗清军时的旗帜。旗帜乃是一面"日月旗",其上月亮围绕在太阳周身,挥舞旗帜时,可不正是"日月旋转"吗?

此外,郑成功在厦门的据点叫做思明,如果说一件事可以说是巧合,那么件件事都与"明"字有关时,就必然不是巧合了。

最为关键的在于这首歌的名字——《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需要结合郑成功的结局来看。他收复台湾后,没能看见"梦中的明天",不足5个月便急病去世,年仅39岁,可谓是英才早逝。因此歌词中多次呐喊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十分符合一位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

其实据坊间传言,这首歌最初是给《大英雄郑成功》量身定制的。不过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这部饱含爱国主义情怀的电视剧迟迟未能上映,这首歌自然也搁置许多,最后才被同时期的《康熙王朝》剧组要走。

而后《康熙王朝》大火,让本属于郑成功的歌,彻底地落在了康熙头上。最为讽刺的是,在郑成功死后,郑氏集团势力早已不如从前,很快便被康熙亲手拿下,让清朝的领土逐渐走向完整。清朝也在康熙的治理之下,愈加繁荣昌盛。

数百年之后,更多的人会记得那个"康熙大帝",而少有人会主动想起郑成功。只有史实,记载着郑成功曾经为大明做出的最后努力,记载着他英年早逝之后,"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悲凉心境。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