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那么大规模都没推翻清朝,为何一个武昌起义就推翻了?

发布时间:2023-05-23 00:18:58 发布人:hao168

其实清王朝并不是一朝一夕被推翻的,清王朝的灭亡有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在历次的危机与革命中,清朝的统治根基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最终走向了灭亡。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与我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一样,也

其实清王朝并不是一朝一夕被推翻的,清王朝的灭亡有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在历次的危机与革命中,清朝的统治根基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最终走向了灭亡。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与我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一样,也走入了体制僵化、政治腐败、统治黑暗的时期,即便没有1840年的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这样的大起义也必然会爆发,实际上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全国各地还有很多起义,只是太平天国规模太大,那一时期的起义也就被太平天国给掩盖过去了。

太平天国革命第一次削弱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太平天国首先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清朝是完全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对地方有着完全的掌控力,但在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清朝原先以八旗军和绿营兵为主的“中央军”对付不了太平军,接连被太平军打得满地找牙,还丢失了半壁江山,以至于咸丰帝都不得不立下了“下金陵者为王”许诺。

由于清朝的中央军无能,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廷就只能启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地方武装势力,由此地方势力就分得了一部分军权;而如曾国藩这种地方武装在组建军队的时候需要饷银,清廷没钱给他们,要他们“自行方便”,于是各地方武装为了养活军队,就设立了厘金局,这种部门说白了就是一种收商业税的部门,地方部队也就靠着厘金局给养了起来,由此地方势力就分得了部分财权;而在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曾国藩等汉族士大夫劳苦功高,清廷也不得不封以高官,于是大量的汉族当上了清廷的地方大员,由此地方势力又分得了部分政权。

太平天国革命的结果就是,清廷的中央集权出现了削弱,之前全国的军权、财权、政权都在清廷中央的手上,而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清廷不得不把一部分军权、财权甚至政权,给分了出去。

那么在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清廷能收回分出去的军权、财权和政权么?答案是不能,不要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手上的湘军、楚军、淮军战力已远超清廷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当时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只能用稀烂来形容),如果清廷真的对这些人下了狠手,逼反了他们,清廷还没把握能把这些人给镇压下去,即便真的把这些军队给削了,清廷也无力控制当时全国的局面,如流窜中原的捻军、甘陕发生的回乱等各地方的武装起义,都需要汉族大臣才能剿灭,清廷中央最后一直有战斗力的部队,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也在剿灭捻军的战斗中被打没了。

同时,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全国上下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于是便开展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而要开战洋务运动,清廷也离不开汉族士大夫,没有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清廷的洋务运动也搞不了。

与其说是汉族士大夫们分了清廷的权,不如说是清廷不得不依靠汉族士大夫维持全国的局面,双方更多的是合作关系。

打个简单的比方,清廷是家企业,天平天国革命之前,股权全在满清权贵的手上,老板是爱新觉罗家族,曾国藩这些汉族士大夫都是打工仔。可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企业在爱新觉罗的带领下经营不下去了,便分了不少股权给汉族士大夫们,于是汉族的士大夫们就愿意为清廷卖力,共同维护了清朝这家公司,这是清朝中央集权的第一次削弱。

太平天国革命之后,以慈禧为中心,清朝重建了中央权力体系,在地方则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汉族士大夫,这个局面维持了大约30多年。

而慈禧在重用汉族士大夫的同时,也在打压他们,比如对待曾国藩,慈禧就把之前咸丰“下金陵者为王”的誓言给一个字一个字地吃了回去,不要说王爵,连个公爵都没给,最后只给了个一等候。左宗棠收复了新疆,最后也只给了个二等候,其实照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功绩来说,封王是毫不为过的,但为什么只给了个侯爵呢?

这主要就是因为汉族士大夫拥有的权力太大了,军队、财政、政权都分走了相当一部分,而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清贵族,这个时候满清贵族在权力上已经显得非常弱势,除了地位上能压住汉族士大夫外,在其他方面根本就压不住了,如果不打压一下汉族士大夫,满清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就会转手了。

这就是慈禧,一个非常善于玩政治平衡的老道的政治家,她既要保局面的维持,重用汉族士大夫,也要保证满清在公司里的绝对控股权,晚晴近50年的政治平衡,慈禧勉强算是维持住了。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再次削弱了清朝的中央集权

清廷中央集权的第二次削弱,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甲午战争的失败,意味着晚晴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同时大清王朝作为一个大国,竟然输给了小国日本,还赔款了2亿多两白银,这场战争就让清廷颜面丢尽,那么清廷还能不能维持对中国的统治呢?

同时国人开始认识到,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是不行的,还要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于是君主立宪就成了当时清廷的改革方向。

其实以慈禧为代表的清朝统治者也知道要改革,如果按照旧制一直搞下去的话清朝肯定没戏,所以在这个时期,清朝就进行了戊戌变法,只是戊戌变法没能成功,反而引发了戊戌政变,光绪帝被慈禧软禁了起来,后来又出现了八国联军战争。

八国联军战争期间,清朝的中央集权再次被严重削弱,当时的东南九省就没有响应清廷的号令,对各国开战,而是私下与各国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整个东南地区在战争期间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这是公然违抗朝廷的旨意,可慈禧对此也毫无办法,要么事情就这么过去,要么就要惩治那些违抗朝廷旨意的地方大员,可这些地方大员都有谁呢?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江南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等,如果真办了这些人,情况与太平天国革命之后差不多,逼反了他们的话,清廷的统治就会马上瓦解,因为他们手上都有兵,而且这个时候清朝的中央部队已被八国联军打了个稀烂,真打起来还真不是东南这些督抚们的对手;即便这些人不反抗,真的被清廷惩办了,清廷就无力维持全国的统治了,没了汉族大臣掌控地方大局,各地就会到处发生暴乱,所以对于“东南互保”的事,慈禧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八国联军战争可以说是让清朝丢脸丢到了姥姥家,首都丢了不说,还赔了差不多10亿两白银,清廷也成了个彻底的丧权辱国的政权,所有的一切都证明,清朝必须要进行改革了,如不改革,清朝就只能做世界上的弱国,任人宰割。

所以在八国联军战争之后,慈禧就实行了立宪改革,这个时候国内的政治势力大概分为三派: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

保皇派,以满清权贵为主,他们反对任何方面的改革,主张维持“祖制”,也就是高度集权的皇权体系;

立宪派,以袁世凯为首的汉族士大夫为主,没错,袁世凯其实是立宪派,他们并不主张发动一场推翻清朝的革命,而是按照西方制度的蓝本建立君主立宪体系。其实对于汉族士大夫来说,如果真的实行了君主立宪体制,皇帝的权力就会被削弱,他们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权力,同时不发动推翻清廷的革命,也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利益;

革命派,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为首,他们的诉求就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共和制的国家,与清廷势不两立。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清廷对全国的掌控已经很弱了,鸦片战争之前,清廷对全国的掌控力是100%;洋务运动时期,慈禧能掌控40%的局面,以奕为代表的满清贵族能掌控20%的局面,剩下的40%为汉族士大夫掌控;而到了八国联军战争之后,慈禧仅能掌控20%的局面,满清贵族仅能掌控10%的局面,剩下的70%已经落到了汉族士大夫的手里。八国联军战争之前,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满清尚能勉强占有绝对的控股权,在八国联军战争之后,绝对控股权已经就落到了汉族士大夫的手里。

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军权,在武昌起义之前,全国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是完成了新军改编的7个半镇,这其中包括了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和张之洞一个半镇的湖北新军,后来武昌起义军的主力就是湖北新军。

其他的部队,如大约20万的八旗军、60万的绿营兵和各省的巡防营,在新军面前都是渣渣,完全不是对手。北洋六镇中除了第一镇由满人组成外,其他五个镇都是汉人,而湖北新军的一个半镇也是汉人,由此汉人实际上掌握了清朝的绝大部分军事力量。

当然,慈禧在世的时候还是把局面维持住了,她继续重用汉族大臣并施以恩惠,通过笼络的方式使汉族大臣继续为清朝卖命,而汉族大臣一方面为清朝卖命,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过立宪改革,在清廷中分到更多的权力和好处,虽然这个时候清朝实际上已经无力维持全国的统治了,但清廷与汉族大臣之间的合作关系还是存在的,并维持了下来。

摄政王载沣打破了政治平衡,后果很严重

但是到了摄政王载沣上台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载沣上台后实行的是保皇派的那一套,把清廷的各个重要部门都安排给了满清权贵。比如北洋新军,载沣就直接把袁世凯开缺回家,让满人铁良和良弼接管了袁世凯的部队,只是载沣没想到的是,即便开缺了袁世凯,北洋新军仍然只听袁世凯的。

后来清朝搞了场所谓的立宪改革,但是当第一届内阁名单出台后,汉族大臣们就对清廷彻底失望了,全部内阁十三人中,汉族仅占了四人,而且都是些外务部、邮传部之类的冷衙门,内阁总理、度支部(财政部)、陆军部、海军部、民政部等重要部门全是满清权贵,这届内阁也被人们戏称为“皇族内阁”。

简单来说,“皇族内阁”出台后,汉族士大夫们在清朝公司中的股份被大幅削减,仅控股不到20%,满清权贵控股了80%,而全国形势来说,汉族大臣们已经掌控了全国的70%,满清权贵们最多只能掌控30%,所以这种政治安排肯定是不平衡的,既然不平衡就肯定会出问题。

对于汉族大臣来说,他们原以为经过立宪改革后能都多分到些股份,不想股份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部分人基本都是立宪派,于是立宪派就对清廷彻底失望,此前对镇压革命党的事情还有些上心,这下就根本不上心了,他们其实更希望革命党能把事情闹大,等到事情闹大了,清廷控制不住局面了,自然就只能用到他们了,到时候他们就能获取更多的权力。

比如为什么武昌起义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在武昌起义之前,湖北新军中就充斥了大量的革命党人,如此多的革命党人进入了新军,也是地方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后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还曾经派海军去镇压过武昌起义军,结果海军到了武昌后,很快就投诚了起义军,不但没有去镇压革命,反而自己还加入了革命军,由此可见当时清廷对局势的掌控能力已经差到了什么程度。

武昌起义彻底崩盘

所以当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能用于镇压武昌起义军的,就只有北洋六镇,因为其他部队都不是湖北新军的对手,只能用新军对付新军,武昌起义才能镇压下来。问题在于,这时候的北洋六镇还不听清廷的号令,他们只听袁世凯的,被逼无奈之下,清廷也只能请袁世凯重新出山。

可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就坐地起价,要清廷把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给他,他才肯出山,后来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不出动北洋六镇就根本镇压不了武昌起义,清廷便只能答应了袁世凯的要求,让袁世凯出任了内阁总理大臣,由此朝政大权就到了汉族大臣的手里。

更大的问题在于武昌起义造成的后果,后果就是全国一下子就有十五个省宣布脱离清廷而独立,这下子清朝在全国的统治也就基本瓦解了。为什么一下子就有这么多省份脱离了清廷的统治呢?原因就在于掌控地方的基本都是汉族大臣,此前他们在清朝公司中的股份严重缩水,对清廷心怀不满已久,便乘着这个机会就干脆反了。

其实当全国十五省宣布独立后,清廷的统治也就宣告结束了,只是还顶了个中央政府的头衔而已。论军事,新军绝大部分在汉族大臣手里,论财力,十五省独立后,清廷就基本没了财源,论政权,此时清廷还能掌控多少地盘呢?

经过太平天国革命和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清廷对全国的掌控力已经严重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分些股份给汉族大臣,让汉族大臣们帮着维持局面。

可载沣上台后吃相太难看,恨不得把所有的好处都往满清权贵的兜里装,自然就引发了立宪派的不满,而立宪派占了汉族大臣的大多数,在地方上拥有实权,这些人就等于是被载沣给逼反了。

后来袁世凯出山后,面对清朝统治崩溃的局面,其实他也无力回天,因为到处都是武装叛乱,他手上也就只有六镇兵力,一下子江苏出事,派了一个镇过去,一下子山西出事,派了一个镇过去,武昌起义那边调了两个镇,一时间袁世凯也是在全国到处灭火,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而且北洋六镇是他的家底,他可不想真的把这些家底全耗光。

于是对于袁世凯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跟革命党谈判了,本来袁世凯还想维持君主立宪的局面,可革命党却坚决不干,坚决要求清帝退位,因为对于革命党人来说,如果清帝不退位,即便革命成功了,他们也知道清廷肯定会找他们秋后算账,所以只有推翻了清朝,清帝退位了,他们才能真正地得到安全保障。

所以革命党的底线就是清帝退位,不答应这条他们就跟袁世凯死磕到底,对于袁世凯来说,武昌起义他或许能镇压,但是还有江苏的起义呢?江西的起义呢?湖南的起义呢?难不成要一个一个地去镇压?最后革命是镇压下来了,他的北洋六镇就彻底给打废了,没了北洋六镇,清廷还是会把他开缺回家,这何苦呢?

所以当孙中山承诺,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他就可以当民国大总统的时候,袁世凯还能怎么选择?只要头脑正常点的,都会选择接受这个条件,逼清帝退位,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去当大总统了。

当时的清廷呢?军权基本没了,财权基本没了,政权也基本没了,硬撑下去,死磕到底?然后被彻底打败了退位?那就不是退位了,而是灭亡了,下场呢?很可能跟崇祯一样,除了自杀还能做什么?如果这会退位,民国政府每年还能给皇室400万银元的生活费,还能体面地退下来,命能保住,荣华富贵也能保住,对此,清帝退位诏书的最后,才会这样说: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意思就是说,我大清皇帝退位以后,还能安享幸福的生活,受到国民的礼遇,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人间一桩美事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