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流亡者众多:权力争夺下惩罚流放,畏罪潜逃而自动逃难

发布时间:2023-05-24 10:09:43 发布人:hao168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经提到,古希腊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民族。对古希腊流动的印象大多都存在于殖民时期,但是实际上,在古希腊建立初期,便开始有了流动,那时候的流动更多是"流亡"。"流亡"是一个很常见的

西方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经提到,古希腊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民族。对古希腊流动的印象大多都存在于殖民时期,但是实际上,在古希腊建立初期,便开始有了流动,那时候的流动更多是"流亡"。"流亡"是一个很常见的名词,指的是因为战争或者其他政治原因等被迫离开家园。"流亡"在古希腊十分常见,并且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因为政治原因还是战争等,大部分都是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最终使得古希腊人民背井离乡。家园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割舍的,而古希腊人民远离家园的原因又是为何?

权力争夺被流放

自古以来,权力一直都是政治角逐的中心,而由一个个城邦组成的古希腊也不例外。古希腊一开始也是家族继承制度,一般都是"父氏继承,"也就是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这样一来,家庭便成为权力争夺的主战场,内部由于争夺权力,会引发斗争,最终失败者有可能会被放逐。在《神谱》中,乌拉诺斯因为疑心自己的孩子有谋算他的心思,随后便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子嗣流放,后来乌拉诺斯的子嗣被宙斯所救,随后才重新回到光明世界,而宙斯也是如此,在获得权力之后也选择流放了自己的父亲。虽然是神话故事,但也是古希腊的政治缩影,可见在那时候由于家庭内部斗争而被流放的并不罕见。

除了家族内部斗争之外,古希腊是由一个个家族部落党派而建立起来的,这是国家层面上的权力争夺。以雅典为例,阿尔克米昂家族是掌握雅典政权的主要家族,阿尔克米昂家族采取流放其他家族成员的办法,报复打击其他势力,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将雅典的政权牢牢把握在手中。因为古希腊是由一个个城邦组成,自然部落跟党派众多,各方势力相互斗争,之后当政的便会通过"流放"其他对手的方式来斩草除根。在这种部族或党派的斗争中,便会有许多人在权势的压迫下,被流放之后变成为了"流亡者。"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古希腊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贸易也随着发展起来。随着商业贸易的增多,平民也逐渐积累了大量财富,财富的增多平民也想要获得权力,必然会通过与贵族斗争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权力。推翻贵族统治的方式必然是武力斗争,尤其是在伯利克里执政期间,一系列的改革增加了平民的权力,平民发动暴乱也越来越多。其中,萨摩斯发动暴乱后失败,200士兵死亡,随后一些幸存者则被流放到雅典之外。还有一些因为斗争失败后主动逃亡,避免被处罚。

当古希腊人发动谋反之后,将会遭受流放的处罚。伯利克里日常教他弹琴的老师,有部分政客认为老师假借教伯利克里,通过诡辩实现对伯利克里的操控,也就是伯利克里老师有谋反的意图,随后也被伯利克里流放。谋反也是权力争夺的一种形式,也会遭受流放的处罚。

违法犯罪而成为流亡者

在古希腊有大量人成为流亡者的原因是违法犯罪。对于古希腊来说,无期徒刑并不适合古希腊,因为古希腊认为,触犯法律的人带有污秽,继续留在古希腊的土地上会玷污了土地,成为古希腊的污点,会给城邦带来不幸,所以一般古希腊触犯法律严重者不会选择长期监禁,而是被驱逐出城邦。实际上,这也是处罚的另一种形式,因为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外邦人想要生存下来十分艰难,实际上也相当于是一种死刑。

古希腊也不会随便在国内处以死刑,因为无论是有罪还是无罪,对于古希腊来说,杀害国民实际上便是在"弑亲",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在同个土地上的,或多或少都有点血缘关系,古希腊人认为,杀害有血缘关系的人,也会给自己乃至城邦招来不幸,有时即使是处以死刑,也会将尸体扔到城邦外。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在触犯法律后,因为担心受法律处罚,所以会选择逃离城邦,流亡到其他地方。

其中,最重的犯罪情形无疑是杀人:根据《德拉古法》,古希腊人在犯了杀人大罪之后,将会采取放逐的处罚形式,只有被害人的男性至亲同意撤诉,才可以免除罪行。这也可以看出,在古希腊放逐可以说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在被驱逐出境后,各个城邦都有限制,想要生存极为困难,相当于从一个共同体中被剔除孤立,独立生存的可能也大大减小,这与死刑无异。

失职渎职而逃亡:因为触犯法律的案件中,有很多因为失职渎职而亡,其中作战不力占一定比重。德摩斯梯尼在《致腓力书》中表示,法庭不应该多次审问将领,当将领作战不力时,应采取一定措施。修昔底德曾经在安菲波里斯战争中,因为作战政策失误,导致战争失败,随后以作战不力为由将修昔底德流放了二十年。因为古希腊由一个个城邦构成,城邦之间斗争不断,自然会爆发战争,只有优秀的军队才可以保障战争的胜利,所以古希腊对于士兵将领的要求颇高,一旦作战不力,很有可能会面临被放逐的惩罚。

除此之外,如果神庙人员失职渎职,也会遭受惩罚。古希腊也是神话传说的发源地之一,宙斯等人物为众人所熟知,随后神庙诞生。神庙之地乃是信仰所在,但是在封建奴隶制时期,神庙实际上也是一种统治的工具,统治者通过神庙活动等,来证实自己乃是天选之人,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作为宗教跟政治载体的神庙自然也是统治者立法的重点关注对象。古希腊中曾经记载,女祭司培莉亚拉帮助科邦谋反,利用神庙人员一职假造神谕,假装科邦有继承大统的天命,之后在被发现后,莉亚拉跟科邦最终都被流放。可以看出,古希腊对于失职渎职的惩罚较重,采取流放的形式,这也使得因为违法而被流放的流亡者大大增多。

战争流亡者猛增

在战争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的流亡者。第一种则是为了逃避战争而主动逃亡,战争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家园也会毁之一旦,一些没有胜算的战争便有可能出现因为怯战而逃亡。通过主动逃离战场,可以避免战争发生而被波及,同时也会丢掉土地家园。第二种则是战败被驱逐,城邦战争结束,战胜的一方会进驻城邦,同时驱逐原本城邦里的人。

莱山德与萨摩斯的战争中,萨摩斯战败,随后敌人进入城邦,并且驱逐了萨摩斯人,这些是被迫驱逐的,与第一种不同。第三种也是叛军出逃。古希腊招募军人是以雇佣的形式,"雇佣"便是雇主跟佣人,有利益关系存在,这也决定了雇佣兵作战是以利益为目的的,当在战场中,优势不明显,大波的雇佣兵很有可能会临阵倒戈,选择出逃,避免战败后成为俘虏,这是十分常见的。古希腊一直以来战争不断,例如雅典与斯巴达战争等,战争的频繁也使得流亡者越来越多,而这些流亡者,无论是主动出逃还是被迫离开,所去何处呢?

最主要的去处是"异邦"这种投敌心理较好理解,在被放逐之后,相当于已经是被原本城邦抛弃,此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许多的流亡者也会前去异邦寻找庇护。古希腊人被流放之后最常去的一个城邦便是波斯。波斯王朝为了扩张国土面积,大举进攻古希腊,这场希波战争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两国也形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恨。此时被希腊流放之后,最容易进入的便是波斯国,相当于是臣服于敌人,波斯国自然十分欢迎。

假如流亡者没有办法找到可以容纳自己的异邦或者是其他国家,那么只能开启流亡之路,四处飘零,居无定所。流亡者在被驱逐或者出逃之前,必定是犯有一定的罪行,有可能在出逃之后还会面临城邦的追杀,加上城邦限制较多,想要短时间内找到城邦庇护较难。除此之外,有部分逃亡者还会试图自己建立新的城邦或者国家,当然这种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总的来说,古希腊因为流放作为一种重刑,许多的古希腊人在触犯法律之后,都会被驱逐出境,甚至有的为了逃脱责任,选择自己出逃,导致古希腊时期的流亡者数量众多。这也体现了古希腊的政治缺失跟民主的泛滥,从上文来看,被流放者大多都是在政治上有一定地位的人,大量的政客被流放,相当于人才流失到其他地方,而归其缘由在于泛滥的民主政治,尤其是在陶片放逐法出台之后,公民更多的是凭借自己情绪来决定是否要放逐官员,有时还会受到政治家的鼓动,最终导致大量的流亡者,也是威胁国家稳定的存在。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