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费尽心思想维护太子,让太子一句“但是”全毁了

发布时间:2023-05-24 12:50:11 发布人:hao168

对于《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胤礽倒行逆施、荒唐不羁,既无治国之才,又无御下之术,康熙皇帝为何不早早将其废黜,另择新储呢?其实,这既是康熙皇帝不得已的苦衷,也是康熙皇帝

对于《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胤礽倒行逆施、荒唐不羁,既无治国之才,又无御下之术,康熙皇帝为何不早早将其废黜,另择新储呢?

其实,这既是康熙皇帝不得已的苦衷,也是康熙皇帝用以稳定朝局、压制夺嫡乱局的理性选择:

1、太子胤礽再无能,也是康熙皇帝唯一嫡出的皇子,仅凭这个高贵的出身也能碾压所有的皇子,有效压制其余皇子的夺嫡想法。

2、正如邬思道所言,胤礽毕竟是当了30多年的太子,势力盘根错节、党羽遍及朝野,一旦太子被废,朝野动荡不说;也会立马激起其余皇子对储君的觊觎之心,这绝对是康熙皇帝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3、康熙皇帝对太子胤礽的疼爱,绝非其它皇子所能企及,这种父爱在康熙皇帝晚年表现得愈来愈浓烈,于心不忍也是康熙皇帝保留胤礽太子名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在《雍正王朝》剧情演绎的最初阶段,康熙皇帝非但没有废黜胤礽之心,反而时时处处想着维护胤礽的太子地位和权威。在商讨黄患应对办法的朝会上,皇四子胤禛将户部亏空汇报以后,康熙皇帝在指责了太子胤礽“监理国事不力”的同时,还强调了其余皇子的“协理责任”,就是出于此意。

同样,当有人上折弹劾皇四子胤禛“纵容灾民闹事、逼迫盐商捐款”的时候,康熙皇帝还是想着趁机维护太子胤礽的地位和权威。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这份弹劾奏折出自何处?

顺利完成“江南募捐”的差事后,既得利益受到严重损伤的皇九子胤禟曾对皇八子胤禩有过这样一通泄愤之词:

“我要参他!我要参他灾民闹事、逼迫盐商捐款,他不是人!”

虽然这个提议被皇八子胤禩当场阻拦,但视钱如命的皇九子胤禟还是上了弹劾折子,甚至搬出了康熙皇帝最为恩宠的妃嫔、自己的生母——“后院的郭主子”。

这份折子一上,康熙皇帝立马召集太子胤礽和上书房三位大臣,收集相关意见,商讨处理决定。

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未出现之前,三位上书房大臣有过一段对话。

马齐说道:

“四爷一个奏折就参倒了三十多个府道官员,这是不是有些急躁了?”

佟国维立马接过话头:

“这差事交给八阿哥他们干,准不会这么干!不过,怎么说呢,也难得四爷和十三爷这片心呐!那些个官员,一手从国库里面掏银子,一手向百姓敲骨吸髓的!”

佟国维和马齐的意思很明确:皇四子胤禛行事过激、处事不当,再延伸开来,就是太子胤礽荐人不当、识人不明。相反,皇八子胤禩才是办理这件差事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才是“监理国政”最合适的人选。总之,佟国维和马齐就差没明说对皇八子胤禩的拥护了。

只不过,佟国维和马齐毕竟是久润官场的老狐狸,说话永远是嘴上一半、心里一半,意思到了就行,绝不说透。

再来看张廷玉的态度:

“对,佟中堂说的对!这大清的江山也非得四爷这样的人痛加整治不可!”

注意张廷玉的语言技巧:

1、先强调“佟中堂说的对”,既能让对方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为自己接下来的发言打好基础;还能将自己发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完美转移,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顺着佟国维说的,如果说错了,请找佟国维,和我无关。

2、借着佟国维模棱两可的态度,张廷玉予以“非得四爷”这样的说法,如此既能明确自己的态度,还能将佟国维硬生生的转移到自己的阵营中。

就三位上书房大臣的态度而言,康熙皇帝手中那份弹劾奏折会议论出何种对胤禛、对胤礽不利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马齐言及民间歌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的关口,康熙皇帝及时出现:

“老百姓说呢?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这口风截然不同啊!”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别光听当官的怎么说,多听听老百姓怎么说,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最能说明事实情况的所在。很明显,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态度,就差没明确表达对皇四子胤禛的赞许,对太子胤礽的维护了。

然后,康熙皇帝又给出了一个命令、一句话:

“李德全,给各位达人拿椅子,上茶!”

先拿出足够的尊重态度,希望三位上书房大臣能够上体圣意,给出符合康熙皇帝心中所想的态度和建议。

“胤禛他们江南一行搞的挺热闹,你们刚才说的,朕也听到了,是各有各的说法。朕这儿还真有一份奏折,说胤禛他们在江南纵容灾民闹事,逼着盐商捐款,今儿请你们上书房的来议议,听听你们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更明确:我的意思已经表达了,你们该有什么态度和意见,请慎重回答!

可在这句话以后,康熙皇帝并没有将话头扔给三位上书房大臣,而是直接问道了胤礽,让胤礽先行发言,给出具体看法。

康熙皇帝此举何意?

1、让胤礽先给出具体态度,再听取三位上书房大臣的意见,以便于康熙皇帝分辨其具体站位倾向;

2、康熙皇帝已经表明了自己对胤禛的赞成态度,将第一个发言的机会扔给胤礽,就是想让胤礽支持自己的态度。毕竟,此时的皇四子胤禛还是坚定的“太子党”成员,更何况皇四子胤禛还是太子胤礽举荐的。也就是说,太子胤礽会不会支持自己的态度,康熙皇帝还是比较自信的。

3、更重要的,这是康熙皇帝借机维护太子胤礽权威和地位的理性做法。康熙皇帝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再让胤礽顺着自己的意思表达,三位上书房大臣还能傻到唱反调吗?不用想也能知道,他们的第一句话毕竟是“太子所言极是”。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

只是,机会给了,太子胤礽到底有没有抓住呢?

来看胤礽的回答:

“儿臣以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办事也肯尽心尽力,这次筹到了款,也购到了粮,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功不可没。”

凭心而论,太子胤礽的这句话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几乎无懈可击。作为一国储君,就算胤禛不是自己的党羽成员,胤礽也理应对胤禛“为国立功、为君分忧”的具体行为予以正面评价。如果胤礽的话就此结束,哪怕再给出一句“不宜过度奖赏,以免心生骄傲”,康熙皇帝也会倍感欣慰,三位上书房大臣也会明确自己该有什么样的态度。

但是,太子胤礽还有一个“但是”:

“但是,皇阿玛经常开导儿臣们,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要说在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点!”

注意,太子胤礽在“但是”之前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停顿,而且还是在得到康熙皇帝“许可”和“鼓励”的情况下,才继续给出的评价。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康熙皇帝的真实意图,太子胤礽心知肚明,这个“但是”以后的内容就是胤礽的刻意为之。

太子胤礽为何摆明了要和康熙皇帝对着干?

1、就算胤禛是自己举荐的,就算胤禛是自己的党羽成员,但其毕竟也是拥有夺嫡资格的皇子,也是胤礽潜在的威胁,胤礽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位皇子的崛起。所以,他必须对其予以适当打压。

2、正如康熙皇帝所希望的那样,如果胤礽再顺着康熙皇帝的态度表达,三位上书房大臣肯定会顺势将胤禛捧上天,这无疑会增加胤礽的危机感。所以,胤礽必须阻止这种情况的出现。

3、虽然康熙皇帝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但也毕竟是隐晦表达,毕竟还有着“听听你们的看法”的旨意,所以上书房大臣们该如何表达看法,尚在未知阶段,甚至还有着主张惩治胤禛的可能。所以,这也是太子胤礽树立自身权威的大好机会。

康熙皇帝的态度模糊,但太子胤礽的意见明确,三位上书房大臣该如何选择支持方向?支持胤禛,可能得罪康熙皇帝,但会得罪太子胤礽;支持胤礽,而可能会得罪康熙皇帝,但会获得太子胤礽的好感;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三位上书房大臣该如何选择,可想而知。

只是,这句话以后,康熙皇帝的脸色明显变了,而且还令人费解的给出了这样一句似乎和当前探花毫无关系的一道命令:

“那个天津桂顺斋供上来的沙琪玛,是真用的真狗奶子和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给大人们搁上一份尝尝。”

从“拿椅子”、“上茶”,到“赏赐沙琪玛”,康熙皇帝对于三位上书房大臣的态度越来越暧昧,目的也越来越明确,那就是争取和拉拢。

更关键的是,天津的“沙琪玛”代表了皇四子胤禛,货真价实、不玩虚假;宫里的“沙琪玛”则代表了太子胤礽,华而不实,夸夸其谈;康熙皇帝再一次隐晦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想法。

隐晦压制了太子胤礽的“邪恶内心”以后,康熙皇帝更是直接扔出了一句打脸胤礽的话:

“这老四、老十三家里都怎么样了?他们奔波在外,你这当兄长的该多关心着点才是!”

“以德为本、以仁导行”?你快拉倒吧,就连你自己的皇室兄弟、党羽成员,你都能如此打击,如此薄情寡恩,你的“德”在哪里?你的“仁”又在哪里?

说白了,这是康熙皇帝从“试图维护胤礽”的隐晦态度,失望的转移到了“打脸胤礽、训斥胤礽”的鲜明态度。康熙皇帝的这句话以后,三位上书房大臣又会给出何种态度,可想而知。

机会,康熙皇帝给了,但太子胤礽不但没接住,反而让自己落得非常不利的局面。

这还真就应验了“社会我强哥”的那句名言: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