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被一只“死鹰”彻底击倒的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开始了皇位传承的最终安排。和正常人预计的不同,康熙皇帝并没有对诸位极具威胁的皇子下手,也没有刻意调度武装力量,甚至连有可能维持局面的上书房大臣也都被其“
导读:被一只“死鹰”彻底击倒的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开始了皇位传承的最终安排。和正常人预计的不同,康熙皇帝并没有对诸位极具威胁的皇子下手,也没有刻意调度武装力量,甚至连有可能维持局面的上书房大臣也都被其“革去一切差事,暂留上书房行走”。康熙皇帝唯一的安排,就是用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诏书控制住了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只是隆科多能不能坚定执行康熙临终遗愿,尚不可知。
皇四子胤禛这边,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虽然能牢牢控制西北的皇十四子胤禵,但就如同皇八子胤禩所言,“胤禵远在西北,无须担心,真正的威胁在京中”。而唯一能为胤禛保驾护航的皇十三子胤祥,此时仍被圈禁在宗人府。
皇八子胤禩这边,时任“丰台大营提督”的成文运是自己人,时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也被其认为是“万无一失”。手握丰台大营和步军统领衙门这两大武装力量,胤禩和皇位之间的距离,似乎就只剩下康熙皇帝最后的一口气。
可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晚,皇四子胤禛却得以无惊无险地接过了康熙皇权,顺利成为了雍正皇帝。
作为康熙朝剧情的“收官”,康熙皇帝驾崩当晚将残酷复杂的“九子夺嫡”推向了最高潮。这一晚,就皇子和皇子之间的对决,有皇子和朝臣之间的对决,更有皇子集团内部的纷争。个人认为,这一晚的剧情演绎才是《雍正王朝》能被封为经典的真正原因所在。
这一晚,到底演出了多少职场潜规则、人生大道理?
我们以几个较为明显的疑问,展开论述:
1、康熙皇帝为何如此确定隆科多不会叛变,会如实宣读《传位诏书》?
2、康熙皇帝为何直到最后一刻才当众宣布传位决定?趁着意识清楚,口齿清楚的时候,哪怕是提前一个时辰宣布不更好吗?
3、面对手持“金牌令箭”的张五哥,邬思道的具体表现,你看懂了吗?
4、被圈禁了长达十年的皇十三子胤祥,能够顺利控制丰台大营,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5、皇四子胤禛的皇位确定后,最为铁杆的皇十三子胤祥为何不第一个跪下称臣?
一、康熙皇帝为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才宣布传位决定
康熙皇帝宣布了传位决定以后,皇八子胤禩等人以其“口齿不清、传位不明”为由,开始发难。当然,这是胤禩等人的最后一搏,但康熙皇帝即使不能像乾隆皇帝那样提前禅位,为何就不能趁着自己意识清晰、口齿清楚的时候宣布传位决定呢?哪怕是提前一个时辰,甚至半个时辰或许就能让胤禩等人彻底闭嘴?
其实,这才是康熙皇帝保证皇权顺利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对皇十三子胤祥的处理。
关于胤祥的处理,康熙皇帝临终对胤禛有过明确的交代:
“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义;可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时冲动,闯下大祸,结果把你也牵连进去,可怎么收拾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能够做好你的帮手了。”
胤禛能不能顺利接过康熙皇权,胤祥的作用有多大,康熙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更何况,康熙皇帝还希望胤祥能做好胤禛的帮手。既然如此,康熙皇帝为何不提前释放胤祥?就算为了打消胤禩等人的怀疑,等到皇子全部聚集畅春园以后,也可以下令将其释放,赶来勤王保驾啊?
原因有三:
1、提前释放胤祥,胤禩等人就会立马做出反应,让其倍加放心的丰台大营也会立马做出相应调整。如此操作以后,胤祥再想顺利控制丰台大营就基本不可能了。即使皇子们齐聚畅春园,只要康熙皇帝不死,胤禛就无法下达“不论是谁,敢于走出宫门一步,即刻锁拿”的命令,胤禩调整丰台大营的指示仍然能够传出去。
2、康熙皇帝下令释放胤祥,和胤禛毫无关系;可如果胤禛下令释放胤祥,便是对胤祥有恩,胤祥再率兵勤王,才能成就一段君臣知遇的佳话。胤禛对胤祥有恩,胤祥对胤禛有功,只有如此,胤祥才能知恩图报,效忠胤禛;胤禛才能犒赏拥立之功,重用胤祥。
3、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如何成就上述两个关键原因?
如果康熙皇帝提前宣布传位决定,在其驾崩之前,胤禛无法动用“金牌令箭”释放胤祥,但胤禩却能下令调整丰台大营的部署。如此一来,康熙皇帝所有的传位打算都会落空!
所以,康熙皇帝必须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宣布传位决定,皇四子胤禛才能和皇八子胤禩同时反应,命张五哥持“金牌令箭”释放胤祥的同时,下令封锁畅春园,一气呵成,方能万无一失。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当时的隆科多已经官至“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完全可以封锁整个畅春园,不让任何人外出宫门一步,不就能够阻止胤禩向外传递消息了吗?
别忘了隆科多的本性——投机;别忘了隆科多直到胤祥带兵赶到畅春园,才明确站位了皇四子胤禛的表现。也就是说,此时的隆科多到底站位于谁,还是一个未知数,根本不能指望。
二、对隆科多的利用
既然隆科多不能指望,康熙皇帝为何要将宣读传位诏书这样重要的事交给他?康熙皇帝临终的两道诏书,真能控制住这个投机分子?
当然不能!只是,康熙皇帝并不担心隆科多会叛变,因为隆科多的站位选择完全在于胤祥对丰台大营的掌握。如果胤祥能够顺利控制丰台大营,隆科多就是胤禛的拥立功臣;如果胤祥失败,那隆科多肯定就会成为胤禩的拥立功臣;至于张廷玉掌握的两道诏书,康熙皇帝都驾崩了,传位诏书都篡改了,张廷玉还能活着吗?那两道诏书还有意义吗?
所以,如果胤祥不能及时控制丰台大营,隆科多即使坚定站位于皇四子胤禛,也将毫无意义,也会和张廷玉一样,落得被杀的下场。
既然如此,康熙皇帝为何要将“宣读诏书”这样的关键任务交给隆科多?
或者,既然胤祥能够充分保证胤禛能够顺利继位,还要隆科多干嘛?
这就是康熙皇帝的大智慧,那就是对雍正皇权合法性的保证:
1、作为佟氏家族的第四代家主,隆科多乃系“佟半朝”的领头羊,更是满洲勋贵的代表人物。此时的佟氏家族,甚至远比马齐代表的富察家族势力更大,根基更深。让隆科多宣读传位诏书,就等于让满洲勋贵们承认雍正皇权的合法性。
2、因为孝懿仁皇后的缘故,隆科多乃系诸位皇子的“舅舅”,也就是诸位皇子的长辈,让隆科多宣读诏书更具威慑力和征服性。
3、在康熙皇帝制约隆科多的诏书中,有着如此说明:
“步军统领隆科多,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简拔,位列台阁,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图谋不轨,谋求非分恩荣,着即赐死。”
康熙皇帝都能明确皇八子胤禩多次笼络隆科多,满堂朝臣更能确定隆科多就是坚定的“八爷党”成员。对于皇八子胤禩而言,隆科多更是“万无一失”的自己人。让坚定的“八爷党”成员,宣布传位于皇四子胤禛的诏书,岂不更具说明力和可信度!
三、邬思道的自保之术
康熙皇帝生前最为担心的“停尸不顾、束甲相争”到底出现了,虽然并无军事对决,但皇八子胤禩等人对雍正皇权的不承认、不认可,也让皇四子胤禛无可奈何。于是,胤禛和邬思道事先做好的计划,开始派上用场。
被扶到偏殿休息的皇四子胤禛找到“金牌令箭”,命令张五哥:
“我让你去办一件大事,你带上金牌令箭即刻赶到我府上,告诉邬先生,亲口告诉他:皇上已经传位给我了,叫他依计行事。”
而邬思道得到张五哥的消息后,如何回应:
“苍天呐,终于大功告成了!”
然后,才是对张五哥的命令:
“张五哥听令,命你拿这支金牌急速赶往宗人府,赦出十三爷,叫他立刻赶往丰台大营接管兵权并依计行事。”
问题来了:
1、如此紧张关键的时刻,邬思道为什么还有时间感叹“苍天啊,终于大功告成”?
大晚上的,邬思道为什么能和胤禛的女眷在一起?因为,胤禛前往畅春园的结局如何,不能确定,邬思道和女眷们被府中侍卫集中保护起来了。邬思道的这句“大功告成”就是告诉女眷们已经安全了,更是告诉保护他们的侍卫们,不要生出二心,胤禛已经成功了。
四福晋的安危,邬思道或许不会在乎;但女眷里面还有曾和其关系非同一般的年秋月呢!
2、邬思道并未官吏,为何能对张五哥“下令”?
注意,那支“金牌令箭”,邬思道从始至终都没有碰过;而对张五哥下令,又是手指“金牌令箭”,以“金牌令箭”的名义下令。
在邬思道和胤禛之前的计划中,张五哥肯定不存在,释放胤祥的直接执行者该是邬思道才对。既然事情发生了变化,邬思道也要适时做出改变:
“钦差关防”交给邬思道,胤禛都不放心;“金牌令箭”再交给邬思道,胤禛势必会更加担心。邬思道不碰“金牌令箭”,就是想通过张五哥向胤禛证明:自己绝无夺权之心,大可放心。
只是,如果邬思道始终和“金牌令箭”保持距离,又有着刻意规避的嫌疑,更何况这又严重违背了胤禛事先的计划。于是,他就以“金牌令箭”的名义直接对张五哥下令。
打消胤禛怀疑的同时,还能坚定遵从胤禛的事先安排,邬思道的自保之术,竟高明如此!
邬思道的表现告诉我们什么?
1、关键时刻,要时刻注意领导的每一句话,因为领导的真实意图已经在不经意间告诉你了!
2、如果领导给了你绝对权力,别嚣张,更别大意,如此使用这个权力,如何打消领导对你“越权”、“篡权”、“夺权”的嫌疑才是关键所在。
四、胤祥的职场智慧
被张五哥赦出的皇十三子胤祥立即赶往丰台大营,注意,这个时候的丰台大营已经整装待发而且牢牢掌控在提督成文运的手中。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胤祥已经被圈禁十年之久,他之前的手下也大多被压制或者被清除了。
如何顺利接管丰台大营?
我们来看看皇十三子胤祥的具体做法:
1、“是我,皇十三子胤祥。好啊,好你们这群兔崽子,如今都升了官了,可比当年跟着我的时候威风多了!”
亮出身份,先行震慑;追忆往昔,提醒一干将领,别忘了是谁带出来的?
2、(拿出金牌令箭)“这是什么,你看清楚”
搬出“如朕亲临”的金牌令箭,再行震慑,只有将提督成文运暂时压制,才能将一干将领暂时压制。控制住局面,胤祥才能正式拉开同成文运之间的对决。只要将领们不参与,一位皇子对决一位提督,才更有胜算。
3、“毕力塔、张雨、殷富贵,你们三个人当年都是跟着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怎么到了现在,还是游击参将啊?你们三个都听真了,从现在起,爷提升你们为副将。”
“游击参将”,正三品;“副将”,从二品;胤祥一句话就将三位老部下升了至为关键的一级,而且是久被压制以后的升迁,也难怪三位将领会发出“愿为十三爷效命”的郑重承诺。
这叫什么?
这叫“树立典型、激励部众”,让那些仍在犹豫徘徊的老部下们都看到效忠十三爷的现实收获。如此一来,谁还会犹豫,谁还会参与胤祥和成文运之间的对决!
4、最后一招——杀了成文运
成文运冥顽不灵,该杀;成文运活着,大营部将仍有犹豫,也只能杀了成文运以震慑。更重要的是,胤祥已经没时间和成文运纠缠,当机立断方能成就大事。
现在来看,胤祥果真就是“不会权变”的莽撞人?恐怕,连康熙皇帝都没看透这位智勇双全的“拼命十三郎”!
处死成文运以后,胤祥手持“金牌令箭”下令:
“听我的命令,带领兵马,随我速去畅春园,勤王护驾!”
已经控制了丰台大营的胤祥,为何还要高举“金牌令箭”对众将领下令?
虽然成文运已经被处死,但胤祥到底怎么从宗人府出来的,谁也不确定;更何况,在皇权更迭的关键时刻,如果擅自跟随胤祥前往畅春园,弄不好就会大祸临头。所以,直到最后时刻,将领们心中仍有疑虑。
所以,胤祥才会以“金牌令箭”的名义下令,其目的在于打消将领们心中最后一丝疑惑,调兵命令是“如朕亲临”的“金牌令箭”所下达,而非我胤祥擅自调兵。自此,胤祥才完美的掌握了丰台大营!
五、下跪顺序有讲究
有了丰台大营的加持,胤禛的皇位稳了;有了隆科多的传位诏书,胤禛的皇位合法了。大局已定,皇四子胤禛开始了“表演”:
“阿玛,阿玛!您在位六十一年,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如今把这副重担交给了儿臣,叫儿臣如何担得起啊!”
已经完全掌控局势的皇四子胤禛,为何还有如此感叹?或者,他这段“表演”是不是多余呢?
当然不是!
胤祥的武装力量、隆科多的传位诏书确定了皇四子胤禛的皇位继承人身份,但最重要的部分——“朝臣跪拜、承认新君”的必要过场还没有呢!
如果诏书刚宣读完,张廷玉等人就立马跪倒在地,势必会落得邀功请赏的嫌疑,即使胤禛不会这样想,别人也会生出嫌弃之心;皇八子胤禩等人原本就心有不甘,更不会主动打破僵局,跪拜称臣。所以,为了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胤禛就只能一个劲哭诉、叩头,给张廷玉等人一个搀扶自己的机会。只要有搀扶,就势必有称呼;有了“皇上”这个称呼,胤禛的皇位才算被正式承认。
只是,在张廷玉给出“大位已定,朝拜新君”的号召后,为何胤禛的铁杆兄弟胤祥没有第一个跪倒称臣,而是皇三子胤祉“抢”了头功呢?
这里有一个职场最为敏感的潜规则,那就是“站位领导,要懂得时机和场合”!
就当时的局面而言,谁才是真正的老大?手握兵权的胤祥!如果胤祥率先跪倒称臣,势必会有“要挟”的意思,虽然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武力压制,但这个时候是该讲究“服众”的表面工作了。
那么,谁最能服众呢?自然是年龄最长,“康熙驾崩,长兄如父”的皇三子胤祉!胤祥递给胤祉的那个眼神,什么意思?只有你先跪,才能让众位弟弟,尤其是皇八子胤禩等人不失体面又不得不下跪称臣。
康熙皇帝驾崩当晚所演绎的职场潜规则,你都看懂了吗?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原神在萨雷奥杰卡的天空翱翔成就怎么达成 原神在萨雷奥杰卡的...
微信怎么解绑手机号,网友:可以学习下。说到微信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它是需要绑定手机号...
真正的驼奶什么价格,真正的驼奶的价格是多少,驼奶喝了之后对我们人是有很多的好处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太空行动变色龙套装2023最新兑换码有那些 太空行动变色龙套装...
护照有效期不是永久的。它有一定的期限,每个国家的有效期不同。在中国使用的普通护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