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当面讽刺康熙,太子师傅王掞为何如此牛?这才叫忠臣

发布时间:2023-05-24 18:15:48 发布人:hao168

西北兵败以后,康熙皇帝打算在诸皇子择一贤者为大将军王,代天子亲征。按照皇八子胤禩的说法,甚至在所有皇子、满堂朝臣看来,这个“大将军王”就是康熙皇帝选定的新任储君,就是大清将来的皇帝了!于是皇位争夺变得

西北兵败以后,康熙皇帝打算在诸皇子择一贤者为大将军王,代天子亲征。按照皇八子胤禩的说法,甚至在所有皇子、满堂朝臣看来,这个“大将军王”就是康熙皇帝选定的新任储君,就是大清将来的皇帝了!

于是皇位争夺变得简单,直接转变成了西北带兵之权的争夺。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三位带兵出身的皇子中,皇长子胤褆早被削爵、圈禁;皇十三子胤祥也被圈禁于宗人府多年;唯独一个皇十四子胤禵最为可能成为这个“大将军王”。

但在“八爷党”的内部会议中,皇八子胤禩一边敲打、一边威胁,硬是逼着皇十四子胤禵表明了拥护自己的态度。只是,“君权天受、岂能私相授受”,等到康熙皇帝召集诸皇子大臣御前商议时,几乎所有的事情就都变了!

明确了会议主题以后,康熙皇帝抓住了在下面窃窃私语的皇九子胤禟:

“胤禟,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来看胤禟的回答:

“回皇阿玛,胤禵现管兵部,儿臣以为应先听听他的见解。”

注意,康熙皇帝并没有问及胤禟关于“大将军王”人选的意见,只是对其窃窃私语表达了不满。可胤禟为何直接将话头扔给了皇十四子胤禵呢?

要说,胤禟的“毒蛇老九”称号绝非虚言,这小子的智慧水平也绝对能在剧中排上名次。

他之所以“答非所问”,乃系因为有着自己的精细打算:

别忘了,皇十四子胤禵曾在“八爷党”的内部会议上,明确表达了对皇八子胤禩的拥护和支持。可如果胤禵当堂反悔,毛遂自荐或者举荐别人呢?等到尘埃落定,确定了“大将军王”的人选,皇八子胤禩不就彻底没希望了吗!

所以,胤禟才会将这个话头扔给胤禵,让胤禵先表明自己的举荐意见。如果胤禵举荐胤禩,则一切照原定计划进行;但如果胤禵不举荐胤禩,那么“八爷党”就会将矛头直接对准胤禵,让胤禵夺权的希望也彻底落空。

也就是说,皇九子胤禟的这句话是用来试探胤禵,或者逼着胤禵支持胤禩的!

只是,胤禟的这点小心思,康熙皇帝还能听不明白?于是,康熙皇帝偏就不顺着胤禟的话说,再次对其追问。

没办法,胤禟只能先将自己的态度表明:

儿臣以为,阿哥带兵只是个做纛儿的主帅,要紧的是运筹帷幄、将士用命,皇阿玛适才说的一个“贤”字,儿臣认为至允至当。因此,儿臣举荐八阿哥胤禩,请皇阿玛鉴纳!

胤禟虽然坏,但他说话的方式,说服人的能力,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说服对方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拿对方的话来当自己的证据。康熙皇帝刚言及“择一贤者,为大将军王”,胤禟就将康熙皇帝话中的重点牢牢抓住,然后予以放大、强调,让你不得不服。

只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皇九子就这样说完等着回应,康熙皇帝还真不好回答。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位“打小就会读书”的爷们站出来了:

九哥的话有理,当主帅的原用不着冲锋上阵,诸葛亮一丁点武功也没有,不照样打胜仗吗?

为什么说皇十子胤俄是“猪一样的队友”呢?我们来看下他的这句话能起到什么作用:

1、让康熙皇帝确定这次“大将军王”的推举,“八爷党”内部确实有过提前商议;而且,决定推举的对象就是“一丁点武功都没有”的皇八子胤禩。

2、让诸位朝臣,尤其是坚持真理、看不惯这种“结党营私”行为的老臣们,看清了“八爷党”的真实意图。

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直接让原太子师傅王掞找到了话头,立马站了出来。

来看老臣王掞的表演:

十爷的话,至为允当!

接别人的话头,开始自己的言论,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辩论技巧。这样做,有着三个极为关键的作用:

1、以赞同别人的言论为开头,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被反驳的可能!

2、将言论的主要责任转移,即使自己说错了,也只是顺着别人的意思说而已;但如果说对了,可就是自己的功劳了!

3、让倾听者暂时分不清头绪,给人一种迫切想要听下去的渴望,为自己的发言制造最佳的语言环境。

只是,王掞的发言可决不是为了支持皇八子胤禩,而是用讽刺的方式来提醒康熙皇帝:

老臣保举一人必能胜任,兵法云:哀兵必胜,二阿哥胤礽自获罪以来痛悔不已,常思戴罪立功、以赎前愆。老臣一位如派胤礽前去带兵,他一定会身先士卒、鞠躬尽瘁,请皇上鉴纳!

注意,此时的太子胤礽已经接连两次被废,而且康熙皇帝也已经明确下旨,将其“永远圈禁”。而且,太子胤礽之所以被彻底废黜,就是因为武装政变,王掞却偏偏举荐胤礽担任“大将军王”,掌握十几万兵马,是王掞年老昏聩了,还是王掞真活够了?

当然,都不是!

王掞就是在开玩笑!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八爷党”都在开玩笑!

让一个压根就不懂军事、不懂排兵布阵的皇子担任“大将军王”,不是开玩笑是什么?康熙皇帝还认真地听,用心的思考,不是我王掞疯了,也不是我王掞昏聩,而是你康熙皇帝糊涂、昏聩了!

好,既然这样一位皇子都能担任“大将军王”,那么,废太子胤礽为何不能担任?讲道理、摆理由?别忘了王掞就是靠嘴吃饭的,他能说到让你怀疑人生的!

好了,原本还略有沉思的康熙皇帝,立马返回了龙椅,也立马改变了情绪,回应道:

“好啊,静极思动了啊,还想跃马疆场,将来好带兵又来逼宫、又来篡逆。他既然想骑马,那就把他关到上驷院里去,让他和马关在一起!”

很明显,康熙皇帝听出了王掞的讽刺,更听出了王掞对自己的提醒。只是,对于王掞的说话方式,康熙皇帝明显不高兴了,势必会给予反击。

讽刺我?我就让你看看讽刺我下场!开玩笑?我就陪你开玩笑!我得让你知道,你这样讽刺我,会直接影响废太子胤礽被圈禁的生活待遇,我看你还敢不敢?

来看王掞的反应:

“皇上,皇上,是老臣昏悖,老臣收回奏请,请皇上不要虐待废太子!”

这是王掞的风格吗?别忘了,这位老臣敢于正面直斥康熙皇帝“不教而诛”;敢于提前准备棺材上朝直言;康熙皇帝的一句威胁,就能让这样一位刚直老臣屈服?

当然不能!只是,王掞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再争下去,没必要再继续针对康熙皇帝而已。

既然王掞都服软、认输了,康熙皇帝倒也大度,十分不耐烦的下达了命令:

“好了,好了,把王掞搀出去!”

现在来看,这像是正儿八经的君臣奏对,还是向康熙皇帝和王掞之间的一场玩笑?

等到“玩笑”开完,康熙皇帝才正儿八经的回到了会议主题,将意见征询的视线转移到了唯一的“正常人”——皇四子胤禛身上:

“胤禛,你说说看,谁出任大将军王为好啊?”

来看胤禛的回答:

“儿臣写了个折子,敬呈皇阿玛御览!”

这里有个问题,胤禛为何不当朝表明自己的举荐对象,非要专门写个折子吗?

首先,写折子明确原因说明,是区别于刚才胤禟、胤俄乃至王掞“玩笑举荐”的正规表现,这才是朝会上该有的模样。再者,胤禛对于胤禵的举荐主要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人君气宇”,而这一点只能让康熙皇帝明确,不能让其余皇子知晓,只有这样,才能隐藏自己的夺嫡之心。

所以,即使康熙皇帝当朝问及举荐的对象,皇四子胤禛也只是给出了胤禵的名字而已,其余再无多言。

所以,王掞为何敢于当面讽刺康熙皇帝,还能全身而退?不是仗着老资格,更不是倚老卖老,而是因为他在为康熙皇帝清除“玩笑举荐”,以便于康熙皇帝能够做出最正确、最英明的决断!

王掞,才是真正隐藏的高手!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