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驾崩前,为何下密旨让年羹尧陪葬?

发布时间:2023-05-25 01:17:40 发布人:hao168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人传颂的康乾盛世正是清朝最为鼎盛时期,作为一个不是由汉人统治的朝代,清朝的历史在世人眼中始终蒙着一层薄薄的谜纱,对于清朝皇宫中的疑云,始终有不少历史爱好者趋之若

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后人传颂的康乾盛世正是清朝最为鼎盛时期,作为一个不是由汉人统治的朝代,清朝的历史在世人眼中始终蒙着一层薄薄的谜纱,对于清朝皇宫中的疑云,始终有不少历史爱好者趋之若鹜,想要在古籍文献中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中国古代的帝王就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朝为了巩固君主专制,更是将皇权推向了顶峰。

朝廷纷争,皇权争夺,康熙曾经密旨下令男子陪葬?这个男人为谁?在帝王之争中又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呢?

临终密旨,男子陪葬

公元1722年,这是康熙在位的第六十一年,此时已是数九寒冬,看着每日前来畅春园请脉的太医,康熙心中早已知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

回想自己的一生,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自己身为帝王,对大清可谓是殚精竭虑、心力憔悴,如今躺在病床上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连奏折也无法批阅,或许,我也快要解脱了吧。

他虽无法起身,可思绪一直清醒,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身后事:都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偌大的疆土该给谁守护?他又能守得住吗?

经历了两度废立太子、九子夺嫡的惨状后,康熙心中也满是凄凉,可帝业艰辛,诸子争权唯有胜者才有资格继承帝位,可如今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再不采取一些措施,若是在自己死后朝野大乱,恐怕连这江山也要拱手让人。

思虑了一整夜,康熙明白对于一个初登帝位的新皇来说,大臣的支持是皇权根基的关键,心中打定主意提前为未来的储君选好左膀右臂。

可放眼朝堂,人虽多,可满足条件的只有那么几个。

首先,这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威信,能为刚继位的储君管理好朝臣,同时也要足够忠心,避免继位时根基不稳擅自夺权。

该选谁呢?康熙在一众大臣中选来选去,最终看中了年羹尧与隆科多。

年羹尧是康熙十分赏识的名将,出身就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汉军镶黄旗人,父亲是湖北巡抚年遐龄,哥哥又担任工部侍郎、广东巡抚,妹妹更是嫁给了四阿哥雍亲王,自己也娶了当朝大学士明珠的女儿,明珠就是那位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纳兰性德。

全家都在朝为官,妹妹嫁给了雍亲王更是与皇家攀上了亲,有了身份的加持再加上那些年全国多地叛乱,年羹尧受康熙提拔走上了武将之路,一跃成为朝中重臣。

再看另一人隆科多,身为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从四阿哥小时候起就与他接触良多,更是被四阿哥称呼一声“舅舅”,长时间的相处让隆科多对四阿哥多了些长辈的慈爱,不论朝中如何风起云涌,内心始终是偏向胤禛的。

两人都是朝中重臣,隆科多的两个姐姐也都分别嫁给了康熙帝,深受皇恩的隆科多仕途自然也一路顺畅,在公元1688年时就被康熙帝提拔成一等侍卫,随后又成为正蓝旗的蒙古副都统。

自从入仕以来一直步步高升,这不难看出康熙对隆科多另眼相待、青睐有加,甚至任命隆科多为步军统领时,几乎是把整个京城的安危都交给了隆科多,可如此的信赖,最后为何又要颁下旨意要他陪葬呢?

隆科多的姐姐

“后宫佳丽三千人”,康熙后宫中的嫔妃可谓是多姿多彩,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若是安排一场家宴,估计整间房都装不满。

说起康熙的后宫,就不得不提一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也就是雍正的生母。

自古帝王多情,康熙也不例外。

他一生共有四位皇后,其中只有乌雅氏是雍正登基后尊封的。那么这位乌雅氏又是何许人也?为何不是被康熙帝册封为后?

皇上挑选妃嫔不像我们普通人谈恋爱看颜值、讲三观,更多的是看重嫔妃身后的家族背景,以此来巩固政治势力。

乌雅氏的曾祖父是清朝的开国功臣,祖辈曾立下赫赫战功,也算是曾经的朝中重臣、满清权贵,但后来家族没落,乌雅氏的父亲只是一个五品的武将。

尽管出身低微,乌雅氏还是在十四岁那年参加朝廷选秀被康熙选中,几年之后生下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按理说,历经十月怀胎好不容易在深宫之中成功诞下子嗣,乌雅氏应该对长子多加疼爱才是,可现实却偏偏相反,乌雅氏更加偏心自己的小儿子胤禵,甚至在四阿哥取得皇位后非常恼火,她认为这个皇位应该是属于小儿子的,可乌雅氏为何如此偏心呢?

乌雅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在深宫中的生活有了一丝希望,她期待着自己与儿子相伴成长,看着婴儿的脸颊,乌雅氏不自觉地疼爱。

生为人母,乌雅氏自然是想能够亲手抚养,可奈何后宫中极重位份,位份低的嫔妃即使生下皇子也没有资格抚养,她也是一样,所以雍正从一生下来就是受当时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正是隆科多的亲姐姐。

九子夺嫡,密旨陪葬

自古以来,帝王之位的争夺都是兄弟相杀,手足相残,雍正又是如何从一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夺得帝位的?

当初在皇太子被废后,八阿哥胤禩原本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选。

在旁人眼里,八阿哥胤禩礼贤下士、待人亲和而且能力出众,很快便在朝堂上笼络了一大批的拥护者。

看到朝中对自己有那么大的支持力,八阿哥心中暗喜,这太子之位志在必得。

可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又怎么能猜透,康熙一看八阿哥在朝中的呼声那么高,心中有些忌惮,最终储君之位落到了看似毫无野心的胤禛头上。

确立了储君之后,康熙又想着自己万一哪天驾崩了,这朝堂上一团乱麻谁来帮太子收拾,又要如何确保隆科多对新君的忠诚呢?

在受到康熙传召后隆科多颁了一道秘密旨意:为康熙帝陪葬。

接到圣旨的隆科多大惊失色,一想到自己还是大好年华,仕途还没有走到尽头,那么多的荣华富贵、万贯家财都没有享受够,怎么能白白结束自己的性命去给康熙陪葬。

可圣意不能违,抗旨就是杀无赦,犹豫片刻后,隆科多还是接下了这道圣旨。

该如何挽救自己的性命呢?

从皇宫出来回府的路上,隆科多一直在想自己的退路在哪,如今看来,能够让皇上有所改变的只有四阿哥雍亲王了。

好巧不巧的是,四阿哥当时正为如何笼络人心发愁呢,此时隆科多送上门请求,看在他的身份和家族势力上,四阿哥自然是不会轻易拒绝,可想到自己皇子的身份不能随意为大臣的生死求情,因此反复追问隆科多是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若是一不小心惹得皇上不快,说不定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一炬。

听到四阿哥一直追问,隆科多也非常郁闷,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自己在朝中小心谨慎,至少没有什么把柄握在别人手上,要不然也不会走到今天的位置,所以对康熙的这一道陪葬圣旨,隆科多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四阿哥还是去拜见了康熙,小心翼翼地为隆科多求情。

在去大殿的路上,四阿哥心中冒出了无数种想法,原以为康熙会龙颜大怒,没想到在一番求情后看到坐在高处的康熙心情颇好地嘴角上扬,摆了摆手就撤销了这道殉葬圣旨,甚至又下了一道圣旨提拔隆科多为顾命大臣。

见康熙帝如此反应,雍亲王瞬时就明白这是父皇在给他送忠臣。

凄惨结局,咎由自取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雍亲王奉密旨登基,改国号雍正,自此开启雍正王朝。

隆科多贡献良多,此时雍正才知道当年父亲的高明之处。不过隆科多荣华富贵已久,终究是腐化了。

原本念着隆科多为巩固皇权做了不少贡献,雍正便对他买卖官职、大肆敛财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没想到隆科多却因雍正的宽容更加放肆,几番下来,雍正逐渐产生了除掉隆科多的心思。

顾及到隆科多的身份和康熙帝的嘱托,雍正并没有直接对隆科多处以死刑,而是将他圈禁起来,剥夺了人身自由,之后还多次降罪于他的家人。

隆科多在监禁时日日听闻家族的坏消息,身体情况每况愈下,最后在雍正六年时,在被圈禁之地抑郁而终。

而当年战功赫赫、位极人臣的年羹尧也被雍正亲手定下九十二项大罪,难道是真的犯下了滔天之罪才杀人灭口吗?还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后记

康熙帝时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更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少年时就铲除权臣鳌拜,独掌皇权。后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汲取中原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完成统一中华、国富民强的大业。

康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正如他的儿子雍正皇帝评价说:圣祖在位六十二年,仁厚恭俭,勤政爱民,乾纲在握,总揽万几,而文德武功超越三代,历数绵长,亘古未有。

参考资料:

新传奇:康熙临终前为何要让一个男人陪葬

二月河文集:康熙大帝

三联·名山: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