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5岁杀死鳌拜,为何晚年却后悔并亲自为其平反,还称其是忠臣

发布时间:2023-05-25 05:27:43 发布人:hao168

《史记》有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世无周全,人无完人,智者有失,世间常态,心怀谦卑,知错便改,难能可贵。提及清朝,许多人感叹它是落日的余晖;许多人埋怨末代的统治者不作为,将中国

《史记》有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世无周全,人无完人,智者有失,世间常态,心怀谦卑,知错便改,难能可贵。

提及清朝,许多人感叹它是落日的余晖;许多人埋怨末代的统治者不作为,将中国置于险境;也有人将视线从整个王朝中抽走,转而关注清廷统治者的个人命运。倘若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清廷统治者个人身上,那么8岁登帝、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一定是大多数人目光的焦点。

除开康熙皇帝年少即位、在位时间最长以外,康熙皇帝一生还有众多的人生高光时刻,其中他少年擒鳌拜更成为他一生英勇善战的代表。只是,许多人都知道康熙皇帝在15岁的时候擒鳌拜,却鲜有人知道他在晚年时却后悔,并为鳌拜平反,当初的奸臣成为了忠臣,这是为何呢?

顺治十八年,康熙即位,彼年康熙仅仅是一个八岁小孩,想要处理朝政自然为难,于是顺治皇帝便为康熙皇帝留下了四位可以托付的大臣,希望这四位大臣可以助康熙一臂之力。这四位大臣分别是鳌拜、索尼、苏克萨哈以及遏必隆,他们曾协助顺治皇帝一统江山,是顺治皇帝于朝廷之中最为信赖的人。

在四位辅政大臣之中,索尼处于首位,各类重大事件基本都需要经过索尼之手。然而鳌拜却往往做事独断,不向索尼请示,索尼虽心怀不满,但介于鳌拜乃三朝元老,不便与其发生争论。

康熙六年,索尼离世,这时辅佐康熙皇帝的重担便落到了鳌拜、苏克萨哈以及遏必隆三人身上。对于鳌拜来说,索尼一直是他最大的威胁,如今索尼已死,鳌拜便变得更为独断专权,日积月累间,鳌拜手中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彼时康熙帝也在不断成长,他与鳌拜之间的矛盾更是不断激化。

到了康熙皇帝14岁时,正式亲政,然而此时朝中大权并未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于是,辅佐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便向康熙皇帝提议,收回辅佐大臣之名,将权力重新归还于康熙皇帝手中。

从苏克萨哈的提议来看,不难看出他的忠心,毕竟作为辅佐大臣,他便可以掌握重权,可他如今主动提议收回辅佐大臣的任命,可见他不爱大权。

只是与此同时,鳌拜却并不同意苏克萨哈的提议,一旦解除任命,那么他手中的权力将会损失众多。也正因如此,狠心的鳌拜决定将苏克萨哈杀害,尽管康熙皇帝并不认可,鳌拜却毫不顾及康熙皇帝的感受,不久之后,鳌拜及其党羽诬告苏克萨哈不愿归政,就在康熙皇帝亲政十余天后,苏克萨哈被害。

康熙皇帝深知苏克萨哈是为了自己好,而表面正义的鳌拜则是他的一个巨大威胁,因此,在康熙皇帝心里,亦埋下了擒拿鳌拜的念想。

两年后,康熙皇帝终于想出一招妙计,准备将鳌拜一举拿下。康熙八年,虽然此时康熙皇帝手中并未握有太多实权,但他已经亲政两年之久。这一年,康熙皇帝开始频繁的召集一群少年侍卫入宫,令其在宫内练习摔跤。

狡猾的鳌拜当然注意到了这一点,然而他只当康熙皇帝是个小孩儿,这只是他嬉戏的方式,于是并未过多关注。谁也没想到,这群小儿会成为鳌拜之死的决定者。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鳌拜像往常一样前来参拜康熙皇帝,没想到忽然有一群少年涌出,众人牢牢将鳌拜控制住。虽然鳌拜以高超的武力闻名,可他也无法从众多少年手中挣脱,就这样,康熙成功擒拿鳌拜。

后来,众大臣纷纷请求将鳌拜杀死,然而康熙皇帝最终念及鳌拜是三朝重臣,于是赦免了他。然而鳌拜最终没能继续活下去,惨死于禁所。

在许多人看来,康熙皇帝与鳌拜斗智斗勇的故事应当就此结束,然而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康熙皇帝对于当初擒拿鳌拜的举措感到后悔,虽然鳌拜专权是事实,但他却从未谋反,是个忠臣,而作为三朝重臣,实在罪不至死。最终,为了表达自己的悔意,康熙皇帝为鳌拜平反,并将其追封为重臣,以示景仰。

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倘若鳌拜懂得收敛自身、约束自己,那么当初也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好在康熙皇帝并非一介昏君,几十年过去后,并没有逃避责任,最终让鳌拜得以安息。

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我们免不了与其他人打交道,无论我们自身有多强大,都不应太过于嚣张,都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稍有不慎,我们便可能将自己送入深渊。

参考资料:《清史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