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老太私开粮仓,官员上书禀告乾隆,乾隆大怒:赐她三品诰命

发布时间:2023-05-25 08:38:41 发布人:hao168

清朝,是一个中央特别集权的朝代,为了巩固皇权,往往朝廷会制定一些严格的律法,以惩治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可是,即使是再严格,毕竟这些都是由人制度出来的,有时候需要根据情况来裁决。在乾隆26年,出现了一个这

清朝,是一个中央特别集权的朝代,为了巩固皇权,往往朝廷会制定一些严格的律法,以惩治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可是,即使是再严格,毕竟这些都是由人制度出来的,有时候需要根据情况来裁决。在乾隆26年,出现了一个这样情况,一位七旬的老太太,私自代替儿子行使职权。如果按照当时的大清律法,其作法已经违法了律法,必定会受到惩罚,可是在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非旦没有生气治罪,反而赐于老人为三品诰命。这是怎么情况呢?

原来,在乾隆26年,京杭大运河上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暴雨连着下了七天七夜,造成了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流良失所,山东德州的百姓有的爬上屋顶,有的爬上了树梢。最为关键的是,大雨将百姓的粮食都冲走了,只有少数家庭还有些粮食。眼看到没有粮食,于是百姓找到地方的官员。当时担任督粮道一职的官员叫颜希深,此人倒是为人正直,普通百姓也十分认可他。当有人打听到山东督粮道衙门的官仓里还有粮食,所以就想请政府放粮,可是当时颜希深并不在德州,而是去了外地公差。可是其他官员明明看到百姓的困难,却对开仓放粮的事压根不提,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朝廷对官仓的管理十分严格,当时的律法有明确的条文,动用官仓,必须上报朝廷才能开仓放粮,否则擅自开仓的人,不仅要丢掉乌纱帽坐牢,而且要用自己的粮来填补动用的粮草。可在洪水暴发后,德州受灾的情况是无法及时上报的。这里,走出一位老太太,她是颜希深的母亲,她召集了地方官员,让他们开仓放粮。地方官员对老太太解释为什么不放粮的原因,之后老太说,人命关心,不能拘泥于常法。儿子不在家,就由为粮的作决定。要是有一天不管是丢官或是坐牢,都由儿子独自承担,我们的家产也可以全部抵押,以便为将来作抵偿之用。后来,德州的百姓全部获救。但是山东巡抚依然以“未经请示擅动官仓”为由,写了奏折给乾隆皇帝。

之后就出现了片头的一幕。乾隆皇帝看完奏折反问山东巡抚,这样好的贤母良吏,你不是保举反而要弹劾?从这件事也看出,乾隆帝十分关注百姓,正是因为其重视社会稳定,得到了百姓的拥戴。网友们,你们认为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