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敢违抗咸丰皇帝的命令?懂人性,才能驭人

发布时间:2023-05-25 12:35:55 发布人:hao168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领导的决策错误时,愚蠢的人会抱怨,智慧的人会想方设法化解。晚清名臣曾国藩面对领导的瞎指挥,他所采用的化解方法,也许能给很多迷茫的人指明一条方向。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每天3分钟,了解真实的曾国藩

领导的决策错误时,愚蠢的人会抱怨,智慧的人会想方设法化解。

晚清名臣曾国藩面对领导的瞎指挥,他所采用的化解方法,也许能给很多迷茫的人指明一条方向。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曾国藩刚刚创建湘军时,羽翼未丰,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为何敢违抗咸丰皇帝的命令呢?

我们违抗领导的命令,最多就是工作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是,在封建社会,当一个人违抗皇帝的命令时,就是“抗旨”,后果非常严重,充军、砍头都是有可能的。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为官的人,他不会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得罪咸丰皇帝,是他有驭人的本领。

要想驾驭他人,就要懂人性。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违抗咸丰皇帝命令的案例,详细分析:

一是要试探领导的底线。

最笨的人,就是直接和领导叫板,觉得领导缺了他,地球就不转了!

这样的人,无论有多大的本领,都不会得到领导的重用。

真正高明的人,都善于试探领导的底线,而且,不会和领导针尖对麦芒的正面发生冲突。

我们来看曾国藩试探咸丰皇帝底线的方法。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八月,太平军的西征军已经兵临武汉城下,朝廷的绿营毫无抵抗力,纷纷败退。咸丰皇帝担心太平军一路长驱直入,威胁到京城的安全,十分惊恐。可现实非常残酷,朝廷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江南、江北两大阵营,导致咸丰皇帝的手中已经无兵可派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咸丰皇帝想到了在湖南练兵的曾国藩,命令他火速带领湘军北上支援武汉。

此时的曾国藩才练兵几个月,根本不能派上战场。他虽然有了一万多兵马,可是要面对久经沙场的几十万太平军,那就是鸡蛋碰石头,根本无济于事。

咸丰皇帝的命令又不能不听,曾国藩该如何做呢?他采取了试探的方法。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汇报,说自己打算派三千人去增援湖北。对于曾国藩的这个决定,咸丰皇帝自然不同意,坚决要他亲自带领所有人马北上。

曾国藩通过试探的方法,知道了咸丰皇帝的底线,那就是朝廷仅仅只想利用湘军来阻挡一下太平军,避免快速逼近京城,对湘军的死活,咸丰皇帝并不关心。

二是要清楚领导心里的想法。

无论领导的能力如何,他所作出的任何一个决定,所下达的任何一个命令,都有原因。因此,在违抗领导命令的同时,一定要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要弄清楚他心里的想法。

曾国藩能在羽翼未丰之时,就多次违抗咸丰皇帝的命令,就是他善于从咸丰皇帝关心的问题出发。

面对日渐强大的太平军,咸丰皇帝对曾国藩所训练的湘军,并不是太有信心。一是在朝廷的正规军都无法与太平军抗衡的情况下,一个民间武装团练队伍,能有什么作用呢?二是咸丰皇帝也期盼曾国藩确实能像他所汇报的一样,练出一个“大团”:

练一人收一人之益,练一月有一月之效。

在朝廷无力与太平军对抗的情况下,咸丰皇帝急需第三方力量能帮助自己。

正是因为曾国藩站在咸丰皇帝的角度,知道他对自己又怀疑又充满期待的复杂心情,才敢于多次违抗命令,让自己获得了练好湘军的充足时间。

在拖延时间的过程中,曾国藩既不和咸丰皇帝产生正面冲突,又能理解皇上焦急的心情,自始至终,曾国藩违抗命令,都是为了能练好一支军队,为朝廷效力,为咸丰皇帝效命。曾国藩的忠心,彻底将咸丰皇帝驾驭住,最终安慰曾国藩:

汝之心可质天日,非独朕知。

在咸丰皇帝任命的40多个团练大臣中,除了曾国藩,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而曾国藩之所以敢于抗命,就是懂得驭人之道。

曾国藩的这些驭人方法,在《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中有全面的讲解。

该专栏从曾国藩入朝为官开始讲解,按照曾国藩为官的时间顺序,剖析他如何与道光、咸丰、慈禧以及朝中权臣穆彰阿、肃顺等打交道的过程。他的驭人方法,都是实战方法,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购买方法简单,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和购买。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