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被一群少年擒获,康熙如何对待这些功臣少年?

发布时间:2023-05-25 16:50:38 发布人:hao168

康熙一生中最痛恨的人就是鳌拜,康熙帝在十六岁时已经以智取胜除掉鳌拜,自此康熙皇帝开创属于自己更名留青史的康熙盛世。康熙皇帝生于公元1654年,他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关

康熙一生中最痛恨的人就是鳌拜,康熙帝在十六岁时已经以智取胜除掉鳌拜,自此康熙皇帝开创属于自己更名留青史的康熙盛世。

康熙皇帝生于公元1654年,他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在他出生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关注,因为康熙的母亲佟佳氏并不受顺治皇帝宠爱,那时候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是董鄂妃,注意力根本不在康熙出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为康熙取名。

顺治皇帝长子幼年夭折,而次子福全又是顺治最爱的董鄂妃所生,因此康熙皇帝基本是没有机会登基称帝的,但是因为福全又因外貌缺陷与皇位失之交臂,康熙成为幸运的继承人。

康熙皇帝的童年经历充满悲伤,幼年不受重视又染上天花,成功克服天花之后,自己的父亲顺治皇帝驾崩,而在第二年,最疼爱自己的母亲也与世长辞,此时康熙皇帝身边只有祖母孝庄太后。

顺治皇帝在临终之前为皇帝选定四位辅政大臣,由于康熙皇帝年幼登基,并不能处理政事,所以暂时有辅政大臣代为处理。顺治皇帝非常聪明,他同时册封四位辅政大臣,另外一个目的是让他们相互制裁,避免一人独掌朝政。

在这四位辅政大臣中间,就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鳌拜,实事求是地讲,鳌拜虽然有开国功臣后代的背景,但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凭借的就是鳌拜勇猛异常,在康熙时期,鳌拜也只能算是权臣,还不够格被称为奸臣。

封建皇权在明朝时期达到巅峰,但在历朝历代,将皇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是经久不息的斗争,而统治者也最痛恨染指皇权的人。

顺治皇帝将多尔衮挖出来鞭尸,其中发泄的就有淤积多年的侵染皇权之气。对于康熙皇帝来说,鳌拜将是侵夺皇权的人。

康熙皇帝八岁即位登基称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在登基之后,康熙更加刻苦地学习治国之道,认真研读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而玄烨这个名字也是汉文化的代表。

在研读古籍的同时,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对骑射武术的锻炼,再加上孝庄太后从中点拨,康熙皇帝成长非常快,年纪虽小却有吞并八荒的大志向。

看到康熙皇帝的成长,孝庄太后对此非常欣慰,孝庄太后感到自己苦命的一生还算有些盼头,但此时孝庄太后也对朝局有些隐隐担心,顺治帝为康熙留下的辅政大臣内部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开始威胁康熙帝的皇权。

四位辅政大臣中,鳌拜本来是位居最末位,但是由于索尼年老多病不愿意为政事争吵,所以基本不过问朝堂大事。遏必隆此人又缺少主见,遇到大事经常要看鳌拜脸色行事。苏克萨哈与鳌拜是对头,但是由于苏克萨哈曾经是多尔衮的追随者,所以势力在顺治帝时期急剧下降,背后没有太多势力。

因此,在朝堂上,四位辅政大臣没有人能够与鳌拜抗衡,鳌拜的权势正在迅速膨胀,而鳌拜本人也渐渐生出弄权之心。

孝庄太后只是在其中尽力周旋,渴望康熙能够早日亲征掌权。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并没有让祖母失望,他自己心中对鳌拜的僭越行径也深感憎恶,决心除掉鳌拜。

康熙皇帝知道鳌拜势力庞大,并且鳌拜个人勇猛异常,曾经获得先祖封赏的“巴图鲁勇士”称号,要想扳倒鳌拜,康熙皇帝明白必须智取。

康熙皇帝先是故意向鳌拜示弱,令其放松警惕,以练习摔跤为名义从八旗子弟中招募忠诚勇敢的少年,日日秘密练习,为将来擒获鳌拜做准备。

在康熙决定擒获鳌拜之前,先将鳌拜的亲信分批逐步调离京城,召见鳌拜进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鳌拜擒获,完成智擒鳌拜的历史壮举。

那跟随康熙皇帝擒获鳌拜的那些少年结果如何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帮助康熙擒获鳌拜的少年有很多个,但是在历史上留名的只有五个,其余英雄少年并没有留下详细姓名。

第一个是爱新觉罗哈赤。哈赤是康熙皇帝的远亲,年纪比康熙稍大,在他17岁时被康熙选拔进入布库少年。在擒获鳌拜之后,康熙皇帝将哈赤任命为兵部郎中,康熙对哈赤的信任程度是非常高的,在哈赤三十三岁时被康熙任命为湖南巡抚。

湖南巡抚已经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尤其要注意的是哈赤当年只有三十三岁,意味着哈赤的前途是十分光明的,其实在清朝历史上这样的现象很少,皇帝一般不会让皇族兄弟担任地方大员。

但是,哈赤在三十六岁时就英年早逝,一个仕途新星就此陨落了。

第二个是齐佳明图珠。明图珠出身尊贵的上三旗,在完成擒获鳌拜任务后,明图珠被康熙任命为兵部郎中,对其同样信任有加。

几年之后,明图珠向康熙皇帝呈上奏章,说明自己母亲病重在家需要床前尽孝,请求辞职回家照顾老母。康熙看后恩准,同时赏赐给明图珠五万两白银,诏命明图珠终生享受巡抚俸禄待遇。

明图珠是历史上少有的明白人之一,功成身退者能够做到的没有几个。明图珠后来一直没有再踏入仕途,而是将聪明才智用在经商上,成为家底雄厚的富翁,很有点范蠡的影子。

第三个是佟佳扬古泰。关于扬古泰的记载较少,从仅有的记载中可以得知,扬古泰是上三旗子弟,在14岁时被康熙皇帝选拔进入布库少年。

鳌拜被擒后,扬古泰被康熙留在京城任职,此人一直活到80岁,算是较为长寿的一个。

第四个是黄昌顺。黄昌顺是汉人后代,他的父亲是康熙时期备受信任的汉族官员黄锡衮。

在擒获鳌拜立功后,黄昌顺先后被任命在刑部和户部,但是后来黄昌顺收受贿赂、行为嚣张,遭到不少官员的弹劾,康熙皇帝仍然对其格外开恩,旁敲侧击地告诫黄昌顺老实为官。

黄昌顺最终在七十三岁时善终。

第五位是魏宝全。魏保全是布库少年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据史书记载,魏保全年纪虽小但却最坚决,当时紧紧抱住鳌拜的一条腿,在擒获鳌拜过程中立下大功。

魏宝全被康熙皇帝赏识,在后来被安排多个重要职务,曾在康熙御林军中担任要职,还带兵参加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后来再被任命为广东巡抚。

魏宝全晚年回到老家时,康熙皇帝赏赐他终身巡抚待遇和五万两白银,得以安享晚年。

康熙皇帝在智擒鳌拜后,专门建立善扑营,所有布库少年全部被收入其中。善扑营担负着守卫皇宫的重要责任,深受康熙皇帝信任,这些人都得到善终。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