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冷拒英使闭关锁国,并非盲目自大,哈佛教授:他发现了阴谋

发布时间:2023-05-26 07:00:16 发布人:hao168

时间走到1793年的中国,正是大清王朝盛世之中的最后几年,这个时候的清朝被一个年号定义为乾隆的满人统治。这个国家的情况是欣欣向荣,中古以来的习惯和中国人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到此都没有改变过,这个时候封闭

时间走到1793年的中国,正是大清王朝盛世之中的最后几年,这个时候的清朝被一个年号定义为乾隆的满人统治。这个国家的情况是欣欣向荣,中古以来的习惯和中国人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到此都没有改变过,这个时候封闭的东方世界曾经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东西方历史正常轨道的大事件。

英国人马嘎尔尼的使者团队代表了英王和手下贵族的意见不远万里的来到了中国,两个代表了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国家在这一次的历史之中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交锋,这一次的交锋之中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数十年的平衡维持要到鸦片战争之后才能能够看出端倪,国内很多人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纷纷指责乾隆皇帝盲目自大,闭关锁国使得中国失去了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接轨的机会,但美国知名哈佛大学的教授却不这样认为。

英国使者来到清朝访问

乾隆皇帝一共统治了六十年之久,在嘉庆上位之后还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堪称是中国古今历史的皇帝寿命之最。在他统治天下的第五十八个年头之中曾经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这件事情在东方整体世界造成的影响就如同是平静的洞庭湖之中投入了一块石头一样,离他近的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面貌,稍微保守远离一点的人则是依旧秉持着曾经的观点。

带着英国国王的命令来到了中国的马嘎尔尼使者团队浩浩荡荡数十人,清朝官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的好奇,对于这种远方来客,他们从天朝上国的角度给出了最高的接待礼仪。马嘎尔尼的船只在大海之中漂泊了一年的时间才寻找到了正确的航线从中南中国广州一带进入。他们这一次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明面上是作为外国使者给乾隆皇帝祝寿,实地上是为了和清朝沟通商道,建立一条自由开放的贸易航线。

乾隆皇帝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看到了这样史籍之中未记载的小国家来给自己祝寿,心中自以为自己已经超过了秦皇汉武,拥有了为大清增加新的朝贡国的威慑力,所以心中十分的高兴,亲自下达圣旨让这支使者团队从天津登录上岸,然后来到京城之中拜见自己,但这个过程之中发生了一些矛盾,因为对于跪拜礼仪的纠结耽误了很久的时间,英国绅士认为单膝跪地就足以,而五体投地的跪拜则是有辱人格。

这一次的礼仪之争差一点就使得这次使者团队访问清朝失败,最后英国人还是没有放弃,而清朝方面的官员在乾隆皇帝的授权之下则是开始松口,允许英国人单膝跪地求见皇帝,乾隆皇帝虽然同意了,但心中依旧十分的不爽,最后下旨降低对这些英国人的接待标准,而此后的两国贸易问题可能也因为这件不愉快的事情使得乾隆皇帝心中增加了一丝芥蒂。

献出礼物与请求通商

马嘎尔尼和此次来到中国的许多水手其实从内心之中一直就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家着迷,内心之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来到中国的土地之上一睹上国的风采,因为自从13世纪欧洲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始,到明朝的利玛窦等人,他们将中国渲染成为了一个遍地都是黄金,到处都是英雄豪杰,城市建筑宏伟壮观,衣冠服饰堪称世界翘楚的国家,这是代表世界上最接近上帝伊甸园的国度。

马嘎尔尼得到了英国王室和政府的授权,花钱筹备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之中生产出来的许多工业品和精美礼物,这里面有西洋仪器之中的机械钟表,天文仪器,蒸汽机,放大镜,甚至于英国军队之中最新装备的枪支弹药和大炮,可惜的是乾隆皇帝看到这些礼物之后大失所望,说这些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罢了,还表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从清朝国库之中调集了许多金银和丝绸瓷器作为“回礼”赏赐给英国使团。

遭受冷遇之后的马嘎尔尼并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他在送完礼物之后对着乾隆皇帝提出了英国王室和议会成员商议出来的6个要求,这些要求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希望清朝能够在沿海增加更多的通商口岸,然后拿出一块土地作为英国商人存放货物的地方,并全面开放当时清朝的市场和英国进行贸易,这些要求一经提出之后在清朝朝堂之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极少数的开明大臣听到之后开始心动,但却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绝大部分大臣则是秉持反对意见。乾隆皇帝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果断,他明确的表示自己统治之下的大清王朝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根本不需要和英国这样的小国家做生意来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最后直接下旨让地方上一普通礼仪将这群英国使者送回到自己的国家。乾隆皇帝的看法其实代表了当时清朝九成九以上人的想法,这一次的拒绝被后世许多历史学家看成了是为鸦片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哈佛大学教授对乾隆的看法

乾隆皇帝拒绝和英国通商的历史事件在传统的教材观点之中历来都是秉持一种批驳的意见的。很多人都认为以马嘎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是为了促进东西方科技经济文明发展的正义使者,认为是乾隆皇帝的傲慢自大和封建保守使得清朝从这个时候开始就逐步落后于西方,最后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不得不被动挨打输掉战争再次通商,那事情和历史的走向就真的是这样吗?乾隆皇帝作为执掌了东方世界近乎六十年的人眼光真的如此之差吗?

对于这次东西方的历史碰撞,美国哈佛大学的沈艾娣教授却不是这样认为,她对于乾隆皇帝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认为乾隆和此前的雍正、康熙等几代皇帝的闭关锁国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到不需要向别人学习了,与之相反的是正是因为造就清朝的这三位盛世君主看到了以满人为首的清朝其实暗弱,引进西方工业革命的果实等于自掘坟墓,而封闭则完全是为了自保。

英国使团之中提出的“将舟山群岛之中的一处海岛提供给英国商人存放货物”其实就已经包藏了英国人的祸心,这个地方要求的治外法权则是具备了侵略和殖民性质,完全就是英国人准备侵略清朝的一处桥头堡,这样的错误此前明朝皇帝在澳门的时候已经错误了一次,清朝皇帝不可能再到这个地方错误第二次。所以乾隆皇帝在涉及到国家领土的时候心中十分警惕,对于英国人的无理要求断然拒绝。

在送走了英国使团之后的乾隆皇帝也没有闲着,他以皇帝的名义向清朝的沿海省份下达了许多圣旨,要求地方上的总督和满洲将军要增强军事上的防御措施,增加大炮和加强操练大清水师,防止英国人偷袭,对于舟山群岛和澳门地区的官员,乾隆皇帝和提出了增兵要求,其实就是已经作好了战争的准备,而英国使者这次回去之后没有完成使命,但或许是因为出于对这个东方国家数千年来的敬畏之心没有贸然发动战争,而是又等待了几十年。

总结

马嘎尔尼访华的目的绝对不单纯,这是历史之中的经验给我们后人的教训。从鸦片战争间隔了只不过四十年的时间来看,马嘎尔尼访华其实也是充当了军事观察的,他们的使者到处观察清朝人的风气和精神面貌,对于沿途之中经过的城市和地形地貌都作了充分的记录,为之后的发动战争做好了准备,可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不管林则徐禁烟与否,都会开打,缺少的只是一个借口和恰当的时机罢了。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