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十八世纪丹麦文学也开始发生变化

发布时间:2023-05-26 10:38:42 发布人:hao168

引言丹麦剧坛在18世纪上半叶也出现了重要转折。1772年第一座丹麦剧院在哥本哈根建立,这标志着丹麦戏剧从此摆脱和改变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剧团垄断丹麦剧坛的局面,丹麦自己的戏剧开始登上丹麦舞台。路德维·

引言

丹麦剧坛在18世纪上半叶也出现了重要转折。1772年第一座丹麦剧院在哥本哈根建立,这标志着丹麦戏剧从此摆脱和改变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剧团垄断丹麦剧坛的局面,丹麦自己的戏剧开始登上丹麦舞台。

路德维·霍尔堡(1684-1754)出身于挪威卑尔根一个军人家庭,1702年移居丹麦,1704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神学院。从1704年至1716年他曾在欧洲旅居。1706年至1708年在英国和1714年至1716年在巴黎和罗马的两次旅居对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霍尔堡接受了当时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批判哲学和文学的新思想。1717年霍尔堡任哥本哈根大学形而上学和历史学教授。霍尔堡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以汉斯·米格尔森的笔名发表的、亚历山大体的讽刺诗《彼德·鲍斯》(1719-1720),并获得很大成功。

当1722年9月丹麦建立起自己的第一座剧院时,剧院负责人邀请霍尔堡为剧院创作剧本。霍尔堡欣然同意,他总共为这个剧院创作了32部喜剧,其中15部为“性格喜剧”,11部为“风俗喜剧”,创作于1723年至1727年。晚年他还写过一些道德讽刺剧,但同他以前的剧作相比大为逊色。霍尔堡用欧洲模式创造出18世纪丹麦文学,并使人民在笑声中达到娱乐的目的。他在“性格喜剧”中选择社会上的一些人物类型,展示其性格的缺陷和弱点,进行道德说教。

《政治工匠》(1722)讽刺了那些以为自己是潜在的政治伟人的野心家;《法国的让》(1722)揭露在丹麦讲法语、学法国人的愚蠢的势利小人;《大惊小怪的人》(1726)是讽刺那些无事瞎忙、一事无成的人;《山上的耶柏》(1722)是丹麦文学中最诙谐、最动人的一部喜剧之一,描写无辜的农民耶柏被人哄骗,被庄园主加以愚弄,最后又成为不公正审判的受害者。

霍尔堡最著名的“风俗喜剧”有在1723年至1727年间创作的《亨立克和潘尼拉》、《假面舞会》、《蒙面女人》和《圣诞游戏》等。这一类喜剧大都描写年轻男女一见钟情,几经曲折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霍尔堡是丹麦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他对丹麦文学最杰出的贡献是在现实主义喜剧创作方面。他的喜剧将丹麦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但使他本人蜚声欧洲文坛,而且使丹麦文学成为当时欧洲文学的一部分。为此,他被誉为“世界上20位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在创作中大胆地借鉴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和莫里哀的手法。

他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受莫里哀戏剧影响最深,有“丹麦的莫里哀”之称。不过霍尔堡和莫里哀之间有个重要的区别,莫里哀是宫廷剧作家,而霍尔堡剧本中所写的人都是他同时代的一些普通人物,如军官、工匠、农民和小城镇居民等等。他着力刻画他们的纯朴和智慧,作品中寄予了对他们的无限同情。此外,霍尔堡在作品中对庸俗无聊而又狂妄自大的贵族、唯利是图而又虚荣吝啬的商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对盲目媚外以及愚昧无知的习俗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讽刺和嘲弄。

霍尔堡喜剧作品的特点是语言朴实通俗,形式活泼清新,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除喜剧外,霍尔堡还著有用拉丁文写的讽刺小说《尼尔斯·克里姆地下之行》(1741)。这是一部描述到异国旅行的幻想故事,妙语连珠,引人入胜。他还著有随笔集《道德思想》(1744)、《自传》(1727-1745)和《书信五百封》(1748-1754)。这部《书信五百封》通过和一位假想的通讯者写信的形式反映了霍尔堡自己对生活、婚姻、妇女、宗教、鬼怪、科学、哲学和历史事件的看法,是18世纪丹麦最精彩的论文集。

作为历史学教授,霍尔堡还著有多册关于欧洲、丹麦和挪威历史的作品,其最主要的历史著作是三卷本《丹麦王国历史》(1732-1735)。霍尔堡尽管著有不少历史著作,但他真正的兴趣还是在于当时的丹麦。他赞颂实际的改革家和有成就的发明家,他认为古代和中世纪只不过是“无知”和“粗野”。霍尔堡一生没有结婚,浩繁的作品以及俭朴的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十分富裕的人,他用积累的财富创建了索勒学院,并因而获男爵称号。

与霍尔堡同时代的重要作家是汉斯·阿道夫·布罗松(1694-1764)。他是一位教区牧师,在德国虔诚派的影响下发表了两部赞美诗集,《信仰的珍奇之宝》发表于1739年,《天鹅之歌》是在他去世以后出版的。布罗松的圣歌同丹麦17世纪圣歌诗人金果不同,金果的圣歌听起来富有气势,而布罗松的作品则优雅娇柔。1740年至1770年之间,丹麦文坛没有发生重大事件,也没有出现第一流作家和杰出的作品。

18世纪末叶,丹麦文学开始复兴,出现了几位重要作家。约翰·海尔曼·韦索尔(1742-1785)出身在挪威的牧师家庭,在挪威上完中学后到哥本哈根上大学并任家庭教师。1772年,他的悲喜剧《没有长袜子的爱情》上演,引起轰动。剧中的主人公不是王子,也不是贵族,男主人公是一个裁缝,女主人公是一个女佣,因为男主人公在婚礼上缺少一双长袜子而不得不到他的情敌那里去偷,爱情和道德的冲突引起悲剧,

最后剧中人一个个自杀身亡,舞台上像一场战役结束后那样躺满尸体,天上的保护神又使他们恢复生命,全剧在歌曲声中落幕。韦索尔的这部悲喜剧重要之处在于它结束了丹麦戏剧对法国和意大利古典主义的模仿。除了剧本外,韦索尔还创作了一些幽默的叙事体诗歌。韦索尔是“挪威社”中的活跃分子。

约翰内斯·埃瓦尔(1743-1781)是丹麦前浪漫主义作家代表。出身于日德兰半岛南部一个虔诚派牧师家庭。他的作品以抒情诗为主,是丹麦文坛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对人类的爱和对上帝的崇敬,他还从斯堪的纳维亚古代的文学、神话、萨迦、丹麦教士萨克索·格拉马蒂可斯作品以及中世纪民谣中吸收养料,他的诗有时壮丽雄伟,如《克里斯蒂安国王》(1779);有时热情激昂,如《灵魂颂》(1780);有时则悲痛忧伤,如《这个病人》;有时又愉快欢乐,如《尤斯台德的极乐》(1775)和《献给我的莫尔梯格》(1780)。

埃瓦尔在研究了莎士比亚、弥尔顿等作家的作品后,以丹麦历史事件为题材创作了几个剧本。《罗尔福·克拉阿》(1770)是丹麦文坛上第一部重要的悲剧。《白洛之死》(1774)是丹麦第一部以无韵诗体创作的悲剧。《渔夫》(1779)具有强烈浪漫色彩,是丹麦第一部歌颂普通人的严肃戏剧。这个剧本中的一首歌《克里斯蒂安国王站在高高的桅杆旁》被选为丹麦国歌。埃瓦尔的这些剧作为19世纪的丹麦浪漫主义戏剧运动打下了基础。

除了诗歌和剧本外,埃瓦尔还写过以《生活和意见》(1773-1777)为题的自传。韦索尔和埃瓦尔都是早逝的作家,在世纪末以前都去世了。他们去世后的18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里,丹麦没有出现过比他们更杰出的作家。不过彼得·安德莱斯·海贝格(1758-1841)和马·考·勃鲁恩(1775-1826)还是值得一提的。他们虽不是伟大的作家,却是激进主义文学的代表。

结语

18世纪末期的法国大革命对丹麦文学影响很小,只有海贝格和勃鲁恩是当时丹麦文坛中两个唯一具有激进思想的作家。尤其是有挪威血统的海贝格,他愤世嫉俗,发表了讽刺、揭露和抨击社会弊端的作品,如小说《钞票的轶事》(1787-1789)和喜剧《德旺诺和德万诺》(1792)等。1798年他因发表了两篇具有激进政治主张的文章《政治声明》和《语言研究》而被丹麦驱逐出境。1800年他移居法国,作为难民一直居住了40年。他的散文属优秀的新闻报刊文章,而他的诗歌大部分是标语口号式的作品,文学价值不大。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