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击败台湾郑氏后,康熙曾想放弃台湾的土地,多亏施琅全力劝阻

发布时间:2023-05-26 18:40:45 发布人:hao168

1662年,郑成功郁郁而终,郑氏家族内乱不断。此时的清朝,康熙初登皇位,辅政大臣们对于台湾问题十分重视。经过一番商议,清廷大臣一致认为应该招降台湾郑氏。清政府很快便派遣使者到达台湾,当时郑成功之子郑经

1662年,郑成功郁郁而终,郑氏家族内乱不断。此时的清朝,康熙初登皇位,辅政大臣们对于台湾问题十分重视。经过一番商议,清廷大臣一致认为应该招降台湾郑氏。

清政府很快便派遣使者到达台湾,当时郑成功之子郑经正驻守厦门。面对清廷的招降,他与伯父郑泰商议后,确定了被招降后的条件,同意像朝鲜那样称臣,每年纳贡,但是不能剃发。

郑经一边与清廷和谈,一边亲率水师到达台湾。清廷四处散发舆论,扰乱郑氏人心。郑经到达台湾后,对台湾水师进行了大洗牌,一大批优秀的水战将领被逼走,然后换上了自己人。而这些被逼走的将领,日后却加入清廷,成了自己的敌人。

此时的清朝刚刚站稳脚跟,但是对于台湾的郑氏政权一直都在关注。施琅紧急上奏,建议朝廷攻打厦门。作为曾经郑氏的得力干将,施琅曾帮助郑氏镇守。郑成功攻下台湾后,认为应该将精力放在台湾,所以想放弃金厦。而施琅认为金厦距离内陆比较近,是攻击清朝的一大优势,不应该放弃。

对于施琅的建议,郑成功丝毫听不进去。相反,他认为施琅想要造反,于是派人杀了他全家。此时,远在金厦的施琅心灰意冷,于是便率部投靠清廷,与郑氏台湾结怨。

当时清政府的水师远不如郑氏,但是荷兰人也对台湾很感兴趣。荷兰希望与清政府合作,帮助清廷夺取金厦,然后他们要进驻台湾。

其实当时的清廷,对台湾并没有什么好感,他们只想夺回金厦,所以对于荷兰人的请求,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派出17艘军舰,接近三千名士兵,协助清廷与郑氏作战。可是打着打着,荷兰人发现郑氏并不是那么好打,于是退出了与清政府的合作,放弃了进驻台湾的想法。

虽然荷兰退出了这场战争,但他们还是帮助清政府拿下了厦门、金门等地。施琅想要继续攻打澎湖,可是这时候遇到了台风,只能作罢。清廷见目的基本已经达到,就响起了主和的声音。

康熙六年,清廷两次派人去招降郑氏,但都无功而返。康熙亲政后,又派明珠去台湾招抚,但依然遭到了拒绝。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开始反清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随即响应。此时盘踞在台湾的郑经,见大陆起了内乱,也派出水师攻打清朝沿海地区,没过多久便占据了泉州、潮州、漳州等地。而这些地盘,大部分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因此郑耿两家成为死敌。

八年后,三藩之乱平定,清廷再次开始重视台湾问题。而此时的郑氏台湾,可谓是内忧外患。郑经去世后,权臣冯锡范毒死郑经长子郑克臧,拥立郑经幼子郑克覃称帝。面对冯锡范的胡作非为,大批郑氏官兵离去,进而投靠清廷。

此时的施琅,已经闲居京城十三年。康熙皇帝在李光地的建议下,决定拿下台湾,于是重新启用施琅。清廷联合日本,中断了跟郑氏台湾的贸易往来。如此一来,郑氏收入骤减,内部争斗更加激烈。

一年后,施琅率水师进攻郑氏,直逼澎湖,可惜又遇到了台风,只能撤回。又过了一年,施琅再次出发,率三百多艘战船,水师三万进击郑氏。战争十分激烈,最终施琅大获全胜,杀敌过万。

澎湖之战,郑氏损失惨重,于是一些大臣建议降清,但是冯锡范认为应该继续与清廷抗争。最后,迫于清政府的压力,郑氏集团还是决定放弃继续战争,向清廷投降。1683年,施琅登上台湾岛,站在这片土地上,他百感交集。对于郑氏之前的仇恨,他并没有报复,反而去郑成功的祠堂进行了祭拜。

在收复台湾一事上,康熙皇帝可谓是大费周章。但是辛辛苦苦打败郑氏后,朝堂之上却对台湾的弃留问题起了争执。一些大臣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之前是因为郑氏对抗朝廷,所以才派兵攻打。如今祸患已除,应该把当地民众迁到内地,放弃那块土地,否则对这么远的一块狭小土地进行管理,难免会劳民伤财。对于这种说法,康熙皇帝也表示赞同。

但是此事遭到了施琅的坚决反对,他及时谏言康熙皇帝,说台湾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如果轻而易举放弃,一旦被夷人窃取,那么沿海地区就危险了。姚启圣等人也向康熙陈述了弃守台湾的后果,积极劝阻康熙皇帝。

最终,康熙决定留住台湾,并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归福建管辖。还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就这样,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