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禛能保下血洗江夏镇的年羹尧,为何却要赐死坎儿?

发布时间:2023-05-26 18:52:06 发布人:hao168

导读:在《雍正王朝》的前半部中,主导朝堂的人依然是康熙皇帝,但是,作为主角的四阿哥胤禛也已经凭着各种计谋在权力争夺间游刃有余,江南赈灾、国库催款、智救张五哥、火烧《百官行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有

导读:在《雍正王朝》的前半部中,主导朝堂的人依然是康熙皇帝,但是,作为主角的四阿哥胤禛也已经凭着各种计谋在权力争夺间游刃有余,江南赈灾、国库催款、智救张五哥、火烧《百官行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有“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之势,但是,其中却有个小环节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如此运筹帷幄的胤禛为何没有保住自己的管家坎儿、反而一杯毒酒将其赐死?

坎儿和李卫同是难民出身,胤禛和十三阿哥到江南赈灾时看他们可怜,于是就将他们一并收留,当然,还收留翠儿。几个人在雍王府中进步很快,但是镜头并不多,直到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到京城向胤禛复命时才再次出现。三个人朝夕相处,难免萌生爱意,年羹尧看出三人之间的小九九,他赠送给李卫和坎儿每人一个戒指,看谁有福能让翠儿选到。这里没有虐心的“三角恋”,看似其乐融融,但是年羹尧的此次回京却为坎儿埋下祸根

回顾

年羹尧血洗江夏镇的目的是为了给胤禛争到那份记录百官腐败行径的《百官行述》,可没成想,任怀安将其收藏在八阿哥名下的万永当铺中。于是,胤禛就命坎儿拿着凭据去取回这些东西,谁知,人家当时定下了“非本人莫取”的约定,坎儿空手而回的同时,也暴露了自己,以至于邬先生得知情况后首先问的一句话就是“是否有人认出你来?”,邬先生当时是怕坎儿牵连到四爷。

之后,那个吊儿郎当的李卫就隆重登场了,装扮一个山西富二代成功将胤禛的财物抵挡到万用当铺,给了十三爷一个借查赃之名取走《百官行述》的机会,最终,《百官行述》被胤禛私自做主的一把火给烧了。胤禛和老十三的行为激怒了八爷,当八爷问当铺老板“下次你再见到这两人时,能不能认出来?”时,谁都知道要“坏菜”,只不过要看“坏”在谁的身上?

京城发生这么大的事,谁也没有奏报,出巡在外的康熙为了弄清事情原委,将年羹尧提拔为四川巡抚,让他到南京面圣谢恩。这时,邬先生提醒胤禛,年羹尧已经是封疆大吏了,不得不防,并暗示他,必须得找人盯住年羹尧。在经过一番运作后,李卫和翠儿就被年羹尧给带走了。

朝夕相伴的人突然间离开,坎儿心中自是异常失落,尤其得知自己的心上人——翠儿誓死都要跟着李卫,坎儿借酒消愁,一醉方休,却不巧,被八爷的管家遇到,将其劝醉之后让当铺老板前来认人,确认之后又通过一个青楼女子从坎儿口中探知了四爷手里还有一封太子爷写给任怀安的信。清醒后的坎儿也十分悔恨,可经不住八爷管家“歃血为盟”的誓言,他选择了委曲求全。

接下来的事很简单,十三爷在与胤禛下棋时暗示雍王府有人和八爷府走的很近,邬先生亲自询问坎儿,并指示坎儿向八爷管家交出了那封书信,坎儿完全照做后,邬先生再三交代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四爷。再然后就是雍王府高公公给坎儿赐毒酒那一段了,坎儿死前并没有要求见四爷,反而哭着求着想见邬先生一面。邬先生赶到坎儿房中时坎儿已经去了,邬先生不由得感叹:杀坎儿者,邬思道也!

坎儿的死因

坎儿怎么说也是跟了四爷十余年的人,为何四爷要狠心除掉他呢?年羹尧血洗江夏镇700余口,其罪当诛,可胤禛还是想方设法保全了他;为什么按照指示行事的坎儿最终得到的却是一杯毒酒呢?虽然两人都是雍王府的奴才出身,但是,严格来说,坎儿和年羹尧根本没有可比性:

首先,年羹尧是雍王府包衣奴才里官位最高的,深受皇帝赏识,当时的官职已经是四川提督,奴才受宠,主子脸上自然有光。这种心理和脸面上的双重虚荣,坎儿给不了;

其次,年羹尧是奉命行事,而且还是奉了十三爷和四爷的命,虽然手段过于残暴,但是忠心可鉴,而且胤禛心知肚明,如果严查年羹尧的话,自己和老十三根本脱不了干系,所以,必须保下年羹尧;

最后一点,年羹尧给自己的罪行安插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任怀安联合绿营兵抗命不遵!这就是放在朝堂,也显得有情可原。后来,胤禛不就是拿这个理由进行宣传的吗?不光三爷、八爷无话可说,连皇帝也没有深究。

从诸多方面来看,年羹尧已经是雍王府打出的一面旗帜,而且他十分老成,即使有弥天大罪,也能找到“弥天理由”来功过相抵。用邬先生的话说,这种人将来大有用场,只不过戾气太重而已。奴才好找,有能力的奴才却不好找,更何况还是经过朝廷认证的,深谋远略的胤禛肯定不会因为这些小事而自断臂膀

再来看坎儿,他在雍王府的地位应该说还是可以的,拿着凭据去取箱子这样的大事交给他而没有交给李卫也算是一个证明吧,而且后来八爷府的胡管家第一次遇到他时也说“前阵,你和四王爷一起到过八爷府”,说明四爷当时还是很赏识他的。那为什么对他的态度会出现180度的反转呢?如果仅仅是没有给主子增光,也断不会落得这个下场,坎儿错就错在,非但没有增光,反而触到了胤禛的底线:

其一:破坏家规

十三爷和四爷下棋时提醒四爷注意府内奴才,而四爷张嘴就是“雍王府是篱笆牢、铁门拴”,自信十足。十三爷说出事实后,坎儿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他破坏了雍王府的“家规”,胤禛断不会容忍这样的奴才存在;

其二:对主不忠

奴才的生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主子的提拔下平步青云,像年羹尧那种;一种是在府内安老本分、伺候好主子。这两种奴才有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忠心”,这是起码要求。你可以无能,但是不可以不忠心!年羹尧后来升任陕甘总督,心有点飘,屡屡拜会八爷和十四爷,却没去向胤禛请安,结果呢?不还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并且还告诫他“你头上只有一块云,那就是我”!

而坎儿,显然只局限于“跑腿奴才”的范畴,这种人满街都是,偏偏坎儿还缺少了一个奴才最该有的忠心,一个青楼女子和“歃血为盟”的诡计就能将他俘获,供出雍王府天大的秘密,哪一个主子会继续留用这样的奴才,更何况他的主子叫胤禛,所以,他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鸟尽弓藏

那为何胤禛当时没有直接处死坎儿呢?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

当时的胤禛已经开始争夺皇位,但是从太子“废了又立”中,他也察觉出康熙对太子的袒护,如果没有杀伤力十足的证据,断难将太子再次拉下台来。如今手里有了太子写给任怀安的信,完全可以扳倒太子,可怎么把这个证据交给康熙又是一个难题,由谁去交呢?按照邬先生的推理,呈奏这个折子的人可能会毁掉太子,让太子之位出现空缺,但是也将“不容于君、不容于民、不容于朝”,也就是说,会引起公愤,从而失去了对皇位的竞争,皇八子在太子第一次被废期间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

胤禛断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去做这种“鱼死网破”的蠢事,既然八爷的管家急于得到这封信,索性“送佛到西天”,借着坎儿之手,将这封信交到八爷他们手中,由他们交给皇上,就算康熙震怒,也怪不到自己的身上。即可以罢黜太子,清除夺位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又可以让皇帝反感八爷等人,一箭双雕

然而胤禛的心思剧中却表现的很隐晦:去开导坎儿的是邬先生,指示坎儿将信交给八王管家的也是邬先生,而且邬先生还专门提醒坎儿“不要把这事告诉任何人”,坎儿问:“四爷呢”,邬先生回答:“暂时也不要让四爷知道,时机成熟我会告诉他”!

表面来看,这番操作是邬先生为了扶持四爷上位而私自采取的措施,甚至还让人认为四爷还被蒙在鼓里,可是这件事根本经不起推敲:

一:府内奴才出现这种行为,四爷肯定会当即处置,即使没有要命,起码也会驱逐离府,再退一步说,杖责是少不了的吧?可四爷什么都没做,连去开导坎儿的也是邬先生。倘若没有四爷授意,邬先生能去见坎儿吗?坎儿能留在雍王府吗?

二:太子给任怀安的这封信何其重要,按照四爷对十三爷的说法“我无伤虎意,虎有害我心”,他之所以保留这封信是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太子将所有罪责都推到老十三身上而采取的被迫行为,也就是说,这封除了能制约太子外,还是十三爷的“保命符”,这么重要的证据,四爷肯定会妥善保管。如果他没有介入此事,信件怎么会由邬先生之手流出、经坎儿交到八爷那里呢?说四爷不知道这事,谁也不信

种种迹象都表明,四爷不但知道这件事,而且还是整个事件的幕后推手,当坎儿将信件交出去之后,坎儿的利用价值也就彻底消失了,等待他的就是一杯毒酒。

坎儿之死

坎儿死前为什么求着高公公要见一下邬先生呢?一方面是求饶,在李卫和翠儿走后,雍王府能帮他说句话、能和四爷说上话的也只有一个邬思道了;另一方面也许还有几分不甘,因为一切都是按照邬先生的指示去做的,为何还要赐死自己?

坎儿是被高公公秘密处死的,他的死显然也出乎了邬先生的预料,当邬先生从梦中惊醒,一瘸一拐地走到坎儿房间、呼唤坎儿的时候,他才发现坎儿已经被处决了,不由得仰天长叹“杀坎儿者,邬思道也”。利用坎儿的计谋是邬先生出的,只不过,连邬先生都想不到四爷会下此毒手,坎儿的死怎能不让他自责?

结语

坎儿之死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可能就是李卫和邬先生了

李卫在当官后第一次回府时问胤禛:“坎儿呢?”,胤禛从容回答:病死了。李卫没有继续追问,他并不傻,他心里什么都知道,之所以没有深问,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胤禛连坎儿都敢杀,还有什么做不出来。他和坎儿都无非是胤禛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而已,自保的方法只有一条,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雍正登基后邬先生为求自保主动提出要到李卫那去,临别时十三爷前往送行,邬先生有句话意味深长“过了今晚,那些曾经给四爷秘密办事的人可能就...”,这何尝不是从坎儿身上总结的教训呢?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2018-2020 郓城中悦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24501号-2 技术:ZYY时尚网
鲁ICP备20017431号网址地图